“垃圾围城”让世界恐慌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会只增不减,那就是令人窒息的垃圾。当愈演愈烈的“垃圾危机”再次让意大利蒙羞时,法国也因为环卫工人参加罢工而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尴尬。近几年,世界电影里不断出现垃圾最终演变成异形生物的可怕预想。而在现实中,一场暴雨导致的垃圾山倒塌就活埋了数百菲律宾人,印度的圣河早已沦为“垃圾河”;即使在欧美的大城市,也绝不少见居民区与垃圾场为邻的景象。
  肯尼亚垃圾场附近未成年人血液含铅超标
  星期六是忙碌的一天。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丹多拉垃圾填埋场,上百名居住于此的拾荒者踏着晨曦,巴望着能淘到些什么。他们累了,就坐在垃圾山上休息。不远处,一辆辆卡车在羊肠小道上排成行,等着进入望不到边的丹多拉。
  坐落于内罗毕东部的这一垃圾填埋场占地约1.2万平方米,平均每天接收来自内罗毕的约2000吨城市生活垃圾,是非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
  穆其力是这里的拾荒者之一,拾荒换来的钱要养活家里的4个孩子。“10年了,我早把这里当成了家。这份工作我也干了10年。”他说。
  穆其力承认,在垃圾场工作不是一个好差事。拾荒者要把捡来的垃圾卖给内罗毕工业园区的垃圾回收公司,“整个过程都充满风险”。“破瓶子和针头是我们每天都要对付的噩梦。没什么人有手套、围裙和橡胶鞋这样的防护措施。”他说。
  拾荒这份活儿不是为那些胆怯的人准备的。在丹多拉垃圾场,不仅充斥着恶臭,还有拾荒者们的竞争、收购公司的压价以及糟糕的天气。
  “我们每周工作7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捡废纸、瓶子和其他可回收材料。如果天气好,运气也好,还是有可能成功的。”曼查利亚认为团队合作、决心和毅力是这份买卖成功的关键。他最好的战果是和他25人的团队一星期收集了800公斤白纸,挣了80美元。“我们最大的挑战来自交通运输。因为如果我们雇私人卡车,就要花掉30美元成本,再减去其他费用,我们一个人一天只能挣6美元。”
  杜塔有4个孩子,已经做了15年的拾荒者。她往往搜集剩下的食物,再卖给内罗毕周边地区的养猪场。在行情好的时候,她每天能挣3美元补贴家用。
  在丹多拉,孩子们是未来。但2007年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人员对此地的328名年龄在2至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进行体检后发现,其中半数人血液铅含量超标。
  对当地土壤样本的化验结果表明,其中的铅含量为通常安全标准的8倍。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认为,生活在丹多拉垃圾填埋场周围的一些儿童依靠捡拾垃圾为生,他们可能成为有毒物质的直接受害者。
  巴西露天垃圾场造成环境污染
  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郊的格拉玛舒垃圾场,是拉美地区最大的露天垃圾山,走到附近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这里本来是一片低矮的灌木林,不远处便是同里约城息息相关的美丽的瓜纳巴拉海湾,以及里约城里清晰可见的高楼大厦。
  格拉玛舒垃圾场自1978年投入运营以来,每天要接收来自里约市和周边卫星城镇的7000至8000吨生活垃圾、环卫垃圾和建筑废料,占地130万平方米的垃圾场,30多年间已经堆积填埋了超过6000万吨各类垃圾。
  多年来,尽管有各种防护措施,但这座垃圾场所导致的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海湾的生态环境。连里约市长爱德华多·帕伊斯都不得不承认,这座垃圾场的存在是政府多年前的一个决策失误。去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前夕,他又说:“如果不尽快停止这一破坏环境的罪行,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东道主城市,里约无颜面对民众和国际社会。”
  2012年6月初,当地政府正式关闭了这座垃圾场。据里约环卫公司介绍,关闭后的格拉玛舒垃圾场将开始一系列的环境恢复工作,包括逐步净化土壤、去除垃圾堆中的沼气并重新覆盖上植被等。预计整个生态重建项目至少要持续15年,之后可以考虑将这片区域改建成一座公园。
  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从上世纪80年代起才慢慢有了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概念,之后很快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链,随后也出现了各种规模的垃圾露天填埋场。
  在这些传统的露天填埋场,各种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即填埋于地下,对周边土壤、水域和空气造成了极大破坏。鉴此,巴西在2010年通过了《全国固态垃圾处理办法》,提出在2014年关停全国共计2900多处传统垃圾露天填埋场,转而将各种生活和生产垃圾运往配套设施齐全的处理中心。
  在新型处理中心,垃圾填埋处下方和四周布有防渗透材料,可有效防止危害较大的垃圾渗透液危及周边环境,同时建设有配套的沼气站,可将垃圾内部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的沼气收集起来,变废为宝转化为电能,为周边居民和企业提供用电。
  印度居民绝食抗议垃圾燃烧
  印度很多城市没有垃圾箱,人们随意扔掉废弃物,街边的排水沟也流淌着污水。贫民窟的问题更为严重,大量的生活垃圾肆虐,在大部分国土处于亚热带和热带的印度,极易滋生蚊蝇和鼠虫灾害,引发疾病甚至疫情。
  印度农村的污染虽然没有城市严重,却也堪忧。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得农村环境不甚整洁,人们随意焚烧秸秆、稻草和生活垃圾。在一些大的宗教节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印度教教徒都会在特定时间一起涌向恒河及附近的庙宇,向圣河或者神明供献鲜花、椰子,或倾倒牛奶、焚烧檀香,这些东西,也给河流带来极大污染。
  目前,印度对垃圾的处理方式总体上比较落后,通常就是掩埋。
  孟买东部郊区的迪欧那垃圾场始建于1927年,是印度最大的垃圾掩埋地。目前,该垃圾场占地132公顷,日处理垃圾5500吨。由于垃圾的日益堆积和燃烧,周边居民常常抱怨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2008年,垃圾场周围的40多位居民还进行绝食抗议,他们称垃圾燃烧后产生了很多烟尘,制造出众多的哮喘病患者,危害了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为此,主管垃圾处理的孟买市政公司不得不关停其中一部分垃圾场的日常垃圾处理业务。   近年来,印度的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一种能把叶子和树枝打碎、燃烧、转化成气体的仪器,使昔日的废料成了高效清洁的能源。这种可燃烧的气体可取代柴油,辅助发电机发电。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印度喀拉拉邦电力局同国外合作在该邦建造了一座以椰子废料为主原料的发电厂,计划日发电量10兆瓦至15兆瓦。废料来源除当地的有机废料外,还包括椰糠、叶柄、托叶、千叶等等。
  利用细菌“吃掉”垃圾也是印度处理垃圾的一项创意。塔塔集团旗下的塔塔能源研究所通过实验,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名为“石油杀手”的细菌武器。它是100%的天然产品,由5种细菌组成,它们都靠吃碳氢化合物的各种成分为生。这种细菌组合可以清除所有的石油垃圾,最终只留下洁净的土壤和肥料。经过6年的实验,“石油杀手”已清除了8000多吨垃圾。
  欧美都出现“垃圾围城”
  美国给人是处理垃圾问题不错的一个国家,但背后也有不少苦衷。在纽约,坐落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着长达12米的火炬。但这个大火炬曾被纽约斯塔腾岛上的另一个人为建筑比了下去。那里有一家名为“Fresh Kills”、占地890公顷的垃圾填埋场,曾每天接受20个驳车、每车650吨垃圾的倾倒量,垃圾堆最高时高出自由女神火炬25米。这家垃圾填埋场从1948年就开始启用,此后一直超负荷承担来自纽约的城市垃圾。按计划,它本来只有20年的“服役期”,结果直到2001年3月22日,才迫于地方居民的反对被关闭。不幸的是,6个月之后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又使它成了世贸中心残骸的堆放分理处。2008年10月,斯塔腾岛开始修建“Fresh Kills”公园,准备把昔日的垃圾填埋场打造成“21世纪大型垃圾场改造的典范”。开始施工后,不少纽约市民被请来参观,有人又开始发愁:这么大的垃圾场关了以后,纽约市每天新增的近5万吨垃圾丢到了哪里?答案是美国的其他州市。在邻近纽约的宾夕法尼亚州,不少民众开始抱怨自己家后院多了恶臭扑鼻的垃圾。
  快餐式生活催生亚洲垃圾
  最近几年,有关垃圾题材的影片在西方国家颇受关注。每年3月,美国华盛顿环保电影节都会放映以环保为主题的电影。《塑料上瘾》、《无影响生存》等影片都对人类大量制造垃圾的生活方式进行质疑和反思,并倡导人们过低碳、低消费生活。美国一位导演用4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垃圾梦》感动了大慈善家比尔·盖茨,他的基金会为此还捐出了100万美元。该片讲述的是生活在开罗郊区一个号称“世界最大”的垃圾村的6万拾荒者如何靠垃圾生存的故事。在南半球,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郊区,英国和巴西导演在那里合拍的纪录片《垃圾场》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获了奖。影片中有一位18岁但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巴西少女说,自己从7岁就开始靠垃圾为生,她很自豪自己没有走上风尘路。韩国在2006年拍摄的电影《汉江怪物》讲的是驻韩美军投入汉江的有毒化学垃圾引起生物变异,生成怪物并危害沿江民众的故事。有影评人说,这是韩国人对美国一直在本国驻军的反抗,垃圾话题背后折射出政治话题。
  帕亚塔斯是菲律宾最大的垃圾堆放点,占地约22公顷,奎松市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垃圾都堆放于此。2003年,一个以帕亚塔斯及贫穷的菲律宾人为题材的纪录短片获得了多伦多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提名。由于很多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有时这里的垃圾山可高达20米。在垃圾堆放点周围居住着近5万户穷人,他们大多数以拾废品为生。2000年7月,一场暴雨导致近20米高的垃圾山倒塌,结果活活掩埋了200多人,使500多户人无家可归。
  相比高消费的发达国家,像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垃圾“产出”要相对少很多。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下属的环境管理局最新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首都马尼拉地区平均每人每天制造生活垃圾0.5公斤。但多达1200万人的人口以及台风作怪,也让马尼拉“垃圾围城”的压力十分巨大。在平常的日子里,马尼拉每天只有73%的垃圾被地方政府的垃圾车收走,另外27%的垃圾则被抛弃至下水沟、河流、空地、公共场所等。去年9月,超级台风“凯萨娜”袭击马尼拉,不仅造成几百人死亡,淹没了马尼拉80%的地区,还使马尼拉的垃圾量一下增加了10多倍,大马尼拉发展署及地方政府的环卫工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彻底将台风遗留下来的垃圾清走。
  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不容易
  10月26日,是东京都台东区浅草寺地区可再使用废弃物垃圾的回收日。清晨,只见一个个家庭主妇推门而出,把一袋袋事先分装好的生活垃圾,分别投置于标志明显的装玻璃瓶、易拉罐、塑料瓶、电池、废金属和废报纸杂志的箱子中。随后,台东区指定的回收公司的车辆便相继而至,按废弃物的再生去向,将垃圾分别运向各自的再生工厂或处理场。
  在许多外国游客看来,日本很多地方“一尘不染,一纸不扬,一物不弃”。但如果时光倒流到上世纪60年代,相伴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抛弃,也让日本列岛在“垃圾时代”挣扎过。据日本官方统计,1965年日本平均每日每人“产出”0.7公斤垃圾。激增的垃圾攻城略地,使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填埋场和焚烧炉无法消化。1972年,在东京还爆发过不流血的“垃圾战争”,一些反对新建垃圾处理场的民众“视死如归”,用身体阻拦垃圾车进入自己生活的社区。到了2000年,日本每人每日平均产出的垃圾量达1.1公斤,日本政府对症下药,以法律形式开始施行解决垃圾困局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法国平均每人日产1.5公斤垃圾,为减少垃圾,法国环保大会提出了三大方针:控制食品、办公用品等资源浪费;推动垃圾变肥料的处理方式;重视垃圾分类。法国人家里的垃圾箱由市政府统一发放,每套包括可回收、不可回收和玻璃制品三种箱型,并依据住户数量及放置空间决定大小。在法国,扔大件垃圾要事先告知回收部门,并在指定的时间段将物品放到楼前的街道上。尽管这项服务对居民是免费的,但还是有人胡乱丢弃。住在乡下的法国人会觉得扔垃圾要麻烦一些,在一些小镇,垃圾车可能一周只来一次。错过了这趟车,就只能自己开车送到垃圾站了。
  亚非国家警惕成“世界垃圾场”
  “垃圾危机”让意大利百姓愤怒,但也有人从垃圾中获利。意大利环境保护组织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意大利黑手党靠垄断一些地区的垃圾有偿清理、分类和外销非洲和亚洲,连续两年收入超过200亿欧元。意环保联盟主席讽刺打着“绿色产业”旗号的黑手党“是最稳固和强大的企业”,也是唯一对金融危机具有免疫力的组织。
  欧洲、美国是出口垃圾的大户,中国、印度和很多非洲国家却成了“世界垃圾场”。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每年都有大量欧美地区的电子垃圾“通过合法或非法方式”被运送到中国、印度、印尼和非洲一些国家。据调查,英国每年有190万吨垃圾运往中国,其中不少是从荷兰鹿特丹港运出的。这座欧洲最繁忙的港口,也是欧洲垃圾的转运站和处理中心。过去十几年,欧洲出口的纸张、塑料制品和金属垃圾有一半从鹿特丹港运到亚非国家。2005年3月,在鹿特丹港截获的一艘前往中国的英国货船上,54个集装箱内装满了各种生活垃圾。欧美垃圾外销的做法已引起亚非国家的警惕。
其他文献
学术界流行一种观点:中国封建法律是伦理法。通过对古今中外立法实践的考察,认为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把道德内化到法律中去,是世界上所有封建国家立法的特点,并非中国法律所独有。因
【正】维持适宜的货币投放量就是央行与生俱来的天职,就技术层面而言,由于央行具有货币市场最后贷款人的特殊地位,因此央行发布的货币供给价格——基准利率,无疑是起着决定性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微企业的崛起
联合国《201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出:社会性别平等是一个核心的发展目标,也是智慧经济学。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可以提高生产率,造福子孙后代,并使制度更具有代表性。
通过举例、对比和分析,从两个方面——概念和联想机制,考察了英语辞格metonymy与英汉辞格“比喻”的不同以及与汉语辞格“借代”的相似,提出了英语辞格metonymy译为“借代”可能
西南印度洋中脊沉积物来源广泛,是区域海洋环境演化的记录器,对其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是区域古海洋研究的基础。对采自西南印度洋中脊扩张轴部(34.9°S)西翼的重力柱沉积
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有800多名境外记者活跃其中。他们观察、记录了改革发展中的中国新景象、新蓝图、新对策,并将他们激情的报道传播全球。     改革攻坚树信心   俄罗斯《俄罗斯报》 目前,改革攻坚已成为摆在中国决策者案头的“国字号”问题。环顾中国改革可圈可点。一是改革不分东方西方,四海皆行;二是改革是渐进行为,而非革命式的突变行为;三是改革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并非仅仅指向经济、社会,也指向
地幔存储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碳,其中的CO2可能对岩浆的最初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碱性玄武岩是富碱、贫硅的一类火山岩,也是地球上主要的板内火山岩类型,但其成因长期以来存在争议
提出了含随厚度变化膨胀特征应变的弹性层在任意载荷作用下的一般分析步骤.该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方法和一种渐近展开技巧.如果外载均匀,则展开式系数自前几项后为零,从而可得弹
采用扰动的空间发展模式而非通常的时间发展模式,对含有悬浮纤维的槽流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建立了适用于纤维悬浮流的稳定性方程并针对较大范围的流动Re数及扰动波角频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