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合理使用保平安(上)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的高度紧张,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药物疗法,涉及很多合理用药知识。降压药物只有做到合理应用才能保证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达到稳定降压的理想效果。
  
  季节不同剂量有别
  
  老王去年夏季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医生通过反复测量其血压的变化以及服药后的降压效果为其选用了合适的降压药物并确定了合适的剂量。老王按时服药,很快将血压控制到了正常范围。一夏一秋,相安无事。进入冬天,老王还是按原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但他却时常感觉头痛、头晕。他到医院让医生给他再次测量血压,结果发现血压比平时高出了20毫米汞柱。
  用药指导:不少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物的品种和剂量一年四季不变,夏天怎么吃,冬天还怎么吃。其实,高血压病人在冬夏季节血压高低是有差别的,使用降压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变化。国内外研究表明,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冬季偏高,夏偏低。因人体总的血容量不变,夏季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流阻力小、压力小,血压自然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后也有助于血压下降。一位高血压患者反映,一到夏天就经常出现头晕的情况,原来他夏天仍服用冬天的剂量,结果使血压降得过低,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出现脑梗死或是心绞痛发作。
  另有不少像老王这样的患者,冬季时血压容易波动,原因是他们仍服用夏季的剂量,致使血压没有被有效地降下来,因此出现高血压症状。一般地说,高血压患者冬季的血压要比夏季高,因此,冬天服用降压药物相应也要增加一些。国外一些专家指出,控制血压是防止高血压冬季脑溢血高发的重要措施,强调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即将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控制在140和9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在服降压药时,要避免操之过急,一次降低不宜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过高者,应逐步降压,以免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而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嗜睡,甚至诱发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服用降压药还应当防止血压上下波动幅度过大,血压长期波动,会使脑血管承受的压力时高时低,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具体冬季应当如何加量,加多少剂量,病人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及自觉症状,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调整用药品种),使血压经常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服降压药别饮酒
  
  刘先生和其他老年高血压患者一样,每到冬天就觉得特别怕冷。但他自有一套对付寒冷的“妙法”:每每外出前或晚上睡觉前他都会来二两白酒。刘先生还很得意他这种养生方法,他说,中国自古就有“饮酒抗寒”的说法。这一天,空中飘着雪花,比往常更冷了。刘先生要外出接放学的孙子。他按时按量服过降压药物后又照例先饮了二两白酒,然后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在接孙子回家的路上,刘先生突然感到一阵头晕,接着就昏倒在地,人事不醒了。虽经医生的全力抢救,刘先生保住了性命,但腰部发生骨折,还落下了脑中风后遗症。
  用药指导:不少中老年人喜欢喝杯白酒舒筋活血,然而饮酒带来的危害也不少。喝酒本身容易影响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先兴奋后抑制),增强新陈代谢,使心跳加快,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导致脑血管破裂而中风。另外,饮酒还会与所服用的降压药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酒精进入体内可影响代谢药物的酶——细胞色素P450。P450有许多种,酒精对其中2E1影响较大。如短期内或一次性饮较大量酒,则影响依赖这些酶类代谢的药物,使之不能按正常情况代谢,药物半衰期在体内延长,增加药物毒性和其药理作用,可能造成患者药物中毒。受2E1影响的降压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
  当酒与胍乙啶、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物同用时,会引起严重高血压、心肌梗死,甚至造成休克或死亡。也有些患者则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及昏厥,患者会突然摔倒,引起骨折或脑溢血。如果饮酒过多又服用较大量的降压药,常常会出现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若饮酒(特别是葡萄酒)的同时服用了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的降压药物如优降宁,则会引起血压骤升,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等剧烈反应(高血压危象),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而突然死亡。
  过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和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如复方降压片、肼苯哒嗪、双氯噻嗪、速尿、利尿酸等,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血压骤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昏厥。降压药物硝苯地平(心痛定)、长压定、肼苯达嗪、地巴唑等血管扩张剂与酒合用,将会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冠心病心绞痛,降压药物常与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抗心绞痛药物合用。这时如果饮酒,将会加剧头痛、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晕厥。
  
  服降压药物并非都是“越少越好”
  
  张女士平素一向身体健康,很少服药。她深信“是药三分毒”。自从她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之后,服用降压药时她也坚信这一“普遍真理”,只服一种降压药物。结果是尽管血压有所下降,但一直未能达标,她将所服降压药物适当增大了剂量,但仍时常感到头痛头晕。为避免多服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她仍然硬挺着也不增加其他药物。前不久的一天早上起床时,她上衣还没有穿好,突然发生晕倒。医生诊断属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脑中风。
  用药指导:目前认为,单用一种降压药物,可以使血压降低10~20毫米汞柱。如果单用一种药物不能将血压控制得很满意,我们建议合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而不是增加单一药物的剂量。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剂量增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还可以利用不同种类降压药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加降压药的效果。有些原本血压很高的病人,在开始治疗时,就需要进行两种甚至更多的降压药物的联合治疗。
  随机临床试验证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为了控制血压需要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合并用药有其需要和价值。合并用药时每种药的剂量不大,药物间治疗作用有协同或者至少相加的作用,合理的联用还可以将药物不良反应相互抵消,至少不重叠或相加。
  国内心血管病权威专家胡大一教授认为,由于高血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传统的高血压单一疗法往往效果不佳,难以实现理想的降压达标。因此,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人们最为推崇的就是高血压的联合治疗。因此,“服药品种越少越好”对降压药物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普遍真理”。
其他文献
李丽自从和王洪结婚后就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原因全是因为丈夫有嗜酒的坏习惯。每次醉酒之后王洪回到家都要大吵大闹,有时还动手打李丽。李丽多次提出要和王洪离婚,但丈夫死活不肯。婆婆还扬言:“这辈子休想离开我们王家!”对此,李丽常常以泪洗面,近来经常是彻夜难眠。上周她不得不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她开了7天的安眠片,医生吩咐:“每晚睡前服2片,不可多服”。  前天晚上,王洪又喝多了酒,回到家又是和以前一样大吵
本文主要介绍了维修飞机的最小单位放行小组中存在的人为因素,分析了这些存在和不存在的人为差错,并且想方设法去避免发生或扼杀这些存在和不存在的人为差错。
张小力出生时与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一两岁以后,发育越来越慢,智利也有些差,引起家长的注意,带她到医院检查,化验血中铅含量很高,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
本文介绍了在LG90轧机上寻找满足技术要求的D57泵管工艺过程,并依据钢厂标准组距选取接近的原材料规格。通过验证,使D57泵管由原材料可直接轧制出合格产品,达到了优化原有工艺、
在我国的经济构成中,农业经济一直是我国的经济支柱,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基础,现代农业的农业机械的大范围的使用,标志着我国已经逐渐的进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同
舆论的形成是公众表达见解和意见的言说过程。舆论具有关照公共事务,反映群体心理,形成公共意识和优势意见的内在属性。系统论视域下,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本体、舆论形
十月初的一天凌晨1时55分,陈先生在家中看电视时,突然感到心里发闷,他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向门外跑去,边跑边对妻子喊道:“快送我去医院。”几分钟后两人来到距家最近的医院,陈先生还自己走到了二楼急救室。到医院时陈先生还喘着粗气。当天凌晨2时55分,医生宣布陈先生抢救无效死亡。  突发急症,是急忙送医院,还是叫医生来?有的病不能耽搁,患者必须立即去医院:有的病则不能去医院,患者必须立即就地急救,如果盲目自
山药羊肉汤: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羊肉洗凈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怀山药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他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可补脾胃、益肺肾。  素炒三丝:干冬菇75克,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条,胡萝卜
随着非处方药物的推行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家庭自购药物使用以及自医院购药备用,已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有的人甚至像储购粮油一样,将各种药物贮藏于家中,家庭药房竟可与厨房相媲美。其实,这种视药为粮的做法并不可取,用之不当,贮之不妥,反而有害于健康。  人们切莫忘记“是药三分毒”这句古训。作为入口之物,药物不同于食物,吃药亦非吃饭。就化学药品而言,在进入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同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问世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阻断了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因此作用强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