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醉酒死亡还是他人谋杀?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丽自从和王洪结婚后就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原因全是因为丈夫有嗜酒的坏习惯。每次醉酒之后王洪回到家都要大吵大闹,有时还动手打李丽。李丽多次提出要和王洪离婚,但丈夫死活不肯。婆婆还扬言:“这辈子休想离开我们王家!”对此,李丽常常以泪洗面,近来经常是彻夜难眠。上周她不得不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她开了7天的安眠片,医生吩咐:“每晚睡前服2片,不可多服”。
  前天晚上,王洪又喝多了酒,回到家又是和以前一样大吵大闹。李丽实再是受不了这份罪,她想了医生给自己开的安眠药还没有吃完,于是她就取了2片放在了茶水中让丈夫服下。还好,不一会丈夫就倒在床上睡着了。李丽不忍闻丈夫那满身的酒气,自己抱了被子到客厅沙发上睡去了。就这样一夜相安无事。
  没曾想,第二天早上李丽发现丈夫早已气绝身亡。婆婆认为是李丽离婚不成趁醉酒之时但她强调:自己是按医生吩咐的剂量给丈夫服用的安眠药,她自己也每天晚上服用这个剂量,但服用后第二天起床后并无不适感觉,自己绝对没有想害死丈夫的想法。公安机关对王洪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化验,发现血中确有酒精和安眠药成分。但是,酒精的浓度和安眠药的量确实都不足以致人死亡,证明李丽没有撒谎。那么,王洪到底是因何原因引起的死亡?
  
  药师揭秘
  安眠药如安定、利眠宁、导眠能、三唑伦等,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最终通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而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抑制作用,它能使大腦皮层下中枢失去皮层的控制,首先出现一系列兴奋行为,如言语增多、兴奋,有的人还会发酒疯。兴奋期过后,酒精对皮层下中枢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兴奋现象消失,出现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或昏睡现象等。当酒精对调整人体血管舒缩及呼吸中枢严重抑制时则出现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饮酒后尤其是醉酒后服用安眠药非常危险,尽管从单方面看,酒精和安眠药的量均达不到致死量,但当安眠药与酒精同时服用时,二无均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抑制作用,而且还有互相增强毒性的协同作用,使中枢神经抑制程度增强。另外,由于安眠药是通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的,酒精对这一过程有抑制作用,使安眠药的代谢减慢,药效时间延长,效果也随之增强,容易发生意外,导致死亡。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是于酒宴当晚在睡眠中死去,据说他就是因为酒后服用了安眠药所致。
  药师提醒
  为了你的生命安全,切记酒后要禁服安眠药。正在服用安眠药的患者,千万不可饮酒和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也不可服用含有酒精的液体药剂。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46例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参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疗效相当,阿立哌
摘要:目的: 探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效的医患沟通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医患距离,确保医疗计划落实和诊疗方案实施。特别是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有效的医患沟通对特殊环境下的伤病员更是一种心灵抚慰。
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主张积极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使缺血心肌得到充分再灌注。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虽然造影显示心外膜血管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电力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但由于现阶段电网调控管理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电
介绍了GPS RTK技术的工作原理,阐述了GPS RTK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具体应用,可进行空间定位、地形测绘、地籍和房产测量。分析了影响GPS RTK技术精准度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军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对卫生所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编的“满意清况调查表”对某市11所干休所中156名72~94岁老干部进行对卫生所医护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军队干休所管理的老干部普遍处在高龄、高发病期。“两高”期老干部随着躯体疾病高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渐突出。因此,作为干休所的一线医生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高龄老干部的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汉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士不遇赋》深切抒发了董仲舒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心绪,也典型地体现了一代士人在大一统的专制政治下普遍的不遇境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