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与多媒体教学刍议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f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初中美术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美术欣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美术作品来提高艺术涵养,并且能够领悟作品中的精神内涵。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手段,通过看书和讲解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美术教学的目标。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中还远远不能和其他学科相媲美。在美术欣赏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改革。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多媒体教学
  通过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在欣赏中,学生不仅仅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来欣赏作品,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作品是什么形式的美,以及背后作者想赋予的意义。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美术学科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力度较弱,但是美术教学确实需要广泛推广这一先进技术。台湾艺术教育工作者黄彦硕曾经针对多媒体在中小学美术欣赏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美术欣赏课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再结合美术史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系统的认可程度高于四分之三,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所教授的内容。高效的教学手段不仅体现在教师教的多,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收获的多。传统的美术教学在准备美术欣赏课的时候需要首先分局班级情况修改补充自己的教案,然后准备上课用的美术作品,接下来在黑板上写下板书,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分别展示美术作品,传统的手段是挂在黑板上,通过老师的口述讲解。而多媒体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前从网络上搜集好相关的图片,甚至可以配上相关的背景音乐和纪录片等等,由于采用的是多媒体图片,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切换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这样看来,当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美术欣赏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教学容量增加。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美术在一定意义上是兴趣使然,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成果的前提。现在的中小学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往往和考试无关的学科不会有太多的兴趣学习,因此美术课若想吸引学生,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美术欣赏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即时的变换不同的教学模型,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例如在鉴赏中国山水作品时,我们需要借助于一些中国风的歌曲,或者《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曲目烘托作品意境。透过这种视听结合的艺术氛围,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使作品欣赏更加得现实和立体。
  二、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1.音乐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
  我们在美术欣赏课中,不能仅仅抽象的将作品讲给学生听。例如我们在跟学生分享《父亲》这首作品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背景音乐的渲染。油画《父亲》中是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农民,这位“父亲”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农民伯伯的形象,正是这些农民的辛勤耕种,才养育了祖祖辈辈的中华儿女。画中的父亲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感动。在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音乐与作品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配上刘和刚的《父亲》这首歌,让学生透过歌曲的情感怀着感恩之情理解这幅作品。古铜色的脸,深深的皱纹,粗糙有利的双手,破旧的茶碗,正式这样一个勤劳、贫穷、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的形象成就了这幅作品的地位。透过图片欣赏和背景音乐相融合的手法,使学生的理解程度。再比如我们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时候,不仅仅要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意境。在我国古代,画作与诗作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会有诗情画意之说。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种意境,我们可以在欣赏中国画的同时配上相关的古诗词,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古诗意境,因此在古诗的背景下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软件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美术欣赏中采用教学软件不仅间可以另教师和学生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通过软件的应用会有更有学习动机,在众多的美术软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Photoshop。该软件可以在绘画作品上任意勾画,分析构图特点,同时还可以将元素分离之后再任意组合。帮助学生理解构图规律。例如在讲解《蒙娜丽莎》构图关系的时候,可以将图片放大后形成局部特写,例如我们可以将眼睛部位进行局部放大,可以清晰的看到眼睛中最亮的是物体的受光面,眼角的色彩由亮到暗,通过这样的讲解来让学生感受平面呈现凹凸感的原理。也可以请学生自己操作,看看其他部位是否也是这样表现的。
  在讲解作品构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作品的背景和元素分成差异化的图层,演示过程中可以将图层随意的进行移动,借此来反映不同元素在不同位置展示出来的不同效果。甚至还可以将物象进行放大和缩小处理,展示物象的大小变化对画面的影响。通过实际的操作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构图方法才是最美的。
  在欣赏抽象手法作品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抽象与现实的区别,而这时候借助软件我们便可以现场进行操作,我们将一幅春意盎然的风景照片在电脑里用该软件进行马赛克处理后,这幅风景照片就变成了以绿黄为主色调的抽象画。由于缺乏具体的元素,这幅画便只有了春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抽象画风的概念了。
  三、网络多媒体美术欣赏教学
  就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方法革新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一些问题,例如,多媒体课件多以演示型为主,而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说更多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多媒体课件并没有体现学生为主的思想,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动力。而在这种条件下,网络多媒体教学便应运而生,它以网络为载体,解决了多媒体教学环节当中的存在问题,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综合来看,网络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网络多媒体教学可以共享网络教育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不同逻辑的自由组合。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校外网络通过其他途径访问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甚至卢浮宫等著名美术馆,直接欣赏美术作品。
  2.学生自主参与美术欣赏教学的机会增加。网络多媒体美术欣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计算机之前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联系,然后通过网络通信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以来,学生的课堂活动不在局限于听教师讲课和做一些简单的联系,他们有了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黄彦硕 《超媒体在中小学美术史鉴赏教学之应用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硕士论文.
  [2]张道一 《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于泳翔。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教育论丛[J].2012. 21 69.
  作者简介:向往(1985-),男,重庆市云阳县人,汉,小学一级,大学本科,中小学美术教育,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帆水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的摇篮,信息技术内容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由于计算机教学的起步较晚,在教学模式上还没有固定的借鉴模式和方法,这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们不断研究和开发。本文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掌握基础知识、分析解题思路、渗透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以及反思解题过程等四方面帮助学生训练数学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与广大教师同行进行商榷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解题能力  数学的学习主要是知识和能力的两个方面的结合,学习知识是训练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提高又可返回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要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首
期刊
一、学生高三政治备考需过“五关”  要想高考成功有“五关”必不可少:知识关、能力关、书写关、速度关、心态关。  高三学生知识关可能面对的困惑是:记不清,背不全;辨不明,理不透;面不广,养不深。  能力关的要求: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  书写关的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组答条理。  速度关的要求:50分钟完成12+5道题量。  心态关的要求
期刊
摘 要:类比思维是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 它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定理、数学推论、 数学概念等。基于此,本文结合“三以”教学方法,阐述了初中数学类比思维的培养,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类比思维;培养  类比思维是数学教学上的重要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活化数学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的教学的重点,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来优化和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和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言的学习的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阅读教学作为一项输入性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和获得知识的一个环节,是外语教
期刊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非常注重教学过程中教的方面,即花相当长的时间来准备一节课,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精心设置各种课堂情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以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却忽视了外语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殊不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起着决定作用,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因此,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指导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教师必
期刊
摘 要: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曾有很多人认为美术课是个无关紧要的学科,课也很好上,不用从头讲到尾。笔者认为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初中阶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地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经济、人文的复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有一个统揽全局,层层递进,积极创新的精神,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结合文科的教学方法和理科的教学思维,不断探索,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专题复习;励志教育  高中地理的主要教学版块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知识多且复杂,“形散而神不散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
期刊
摘 要: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各种理论、结论、观点都是通过反复实验总结出来的,生物学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过程。开展实验课程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生物科学基础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