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长引水隧洞围岩块体稳定性预测研究

来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引水隧洞工程中块体稳定性的分析,对隧洞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长引水隧洞内部块体稳定性进行预测研究,利用勘察洞及坡体岩层露头处的岩体结构面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在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稳块体.基于Unwedge软件对工程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稳定块体进行分析,对块体的稳定性及控制性结构面进行计算.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出隧洞内不稳定块体的位置及失稳模式,对类似工程块体稳定性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2018年10月10日和2018年11月3日,金沙江白格先后两次发生特大型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尤其是第二次滑坡后,滑坡区后缘及中后部两侧产生强烈变形,形成一系列潜在不稳定块体(残留体).结合相关学者研究和应急勘查成果,在详细分析白格滑坡残留体特征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基于Mass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残留体堵江范围和高度进行了风险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滑坡残留体仍处在应力调整及变形状态,K2、K3及K1-2变形速率较大,滑槽弃渣堆积体雨季冲刷严重,存在再次发生滑坡堵江的风险.(2)残留体8种组合模型失
脂滴(Lipid droplets,LDs)是细胞内储存中性脂质的细胞器,参与脂质代谢、膜合成转运、信号转导和蛋白质降解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处于动态循环的LDs常与多种细胞器共同行使功能,因此高效的LDs成像技术成为生物学研究及医学病理诊断的有力工具.本文阐述了LDs荧光标记原理,并针对多种荧光染料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比较分析,旨在为LDs荧光染料的特异性选用提供参考.
为探究“6.17”梅龙沟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笔者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理论计算等方法对灾害的特征和形成演化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17”梅龙沟泥石流属低频粘性大规模泥石流,强降雨是引发泥石流的直接因素,前期降雨、高温融雪和地貌环境的影响扩大了灾害规模.今后梅龙沟仍有暴发泥石流的可能,建议及时治理沟道,加强监测预警.
为准确评估山区泥石流危险等级,建立了GA-AHP和云物元分析法的山区泥石流评估模型;构建山区泥石流危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使用遗传算法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对评估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将建立的模型运用到实际泥石流灾害案例中,利用M atlab软件计算各指标的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结果显示1号沟和2号沟都为高危险,3号沟为中等危险,与前人的方法所得结果相一致.
杨房沟水电站左岸坝基沿断层f27发育蚀变岩体,构成了左岸坝基岩体内主要的地质缺陷.论文就该蚀变带岩石蚀变特征及工程特性进行研究,针对不同蚀变程度岩石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岩石学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蚀变带工程处理方案,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处理方案进行了论证,其结果对于保证大坝安全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岩石蚀变及其工程影响方面的认识.
通过蒙特卡洛法建立随机节理边坡模型,运用赤平投影法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汶川县某拟建铁路隧道进口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斜坡岩体有沿坡向向临空面滑移的趋势,自然工况下斜坡处于受压状态保持相对稳定,地震工况下,坡面拉应力明显,坡体后缘拉裂,并沿近水平向节理裂隙滑移.通过对边坡的破坏模式综合分析,边坡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破坏.
精准识别复杂因素影响下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规律是地面沉降风险防控的关键.利用宁波市地面沉降监测中心对土层压缩变形和地下水位进行精准监测,并统计分析1985~2017年监测数据,探讨地下水开采量、含水层水位、粘性土孔隙水压力与土体分层沉降的相互作用机制,重建1985年以来宁波平原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地下水开采期,含水层水位快速下降导致粘性土释水压密,地面沉降主要来自于软土层、硬土层的压缩变形;在地下水禁限采过渡期,含水层水位逐渐回升,主沉降层位由软土层、硬土层逐渐转移到浅部软土层;在城市建设快速推
为正确认识吉安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本文在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基础上,从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降雨等关系着手分析崩滑流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认为诸多形成条件中,人类工程活动是区内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75.93% 地质灾害及99% 的地质灾害隐患与人为工程活动有关;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激化因数.针对吉安县地质灾害发育特点,提出了加强人为切坡工程活动管理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排查与监测预警的主要防治对策.
近年来,在深圳盐田谷地内的工程建设中陆续揭露到隐伏型灰岩(或大理岩)分布,发育有溶洞、土洞现象,这在以往的区域地质资料中没有记载.通过收集资料、野外地质调查,首次系统探讨了永庋断裂在盐田谷地下的展布特征、圈定了灰岩分布范围、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盐田谷地内的灰岩分布可划为两类形式:第一类是埋藏型,埋藏在下石炭统测水组地层之下;第二类是包裹型,是包裹在火山岩中的大理岩捕虏体.盐田谷地内灰岩分布在永安路片区、洪安围片区和望基湖片区,永安路片区岩溶发育程度强烈,洪安围片区岩溶发育程度中等;望基湖片区大理岩随机分布
赣南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切坡建房频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本文在对赣南重点城镇灾害地质详细调查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选取10个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逻辑回归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各因子权重值叠加分析,通过栅格重分类将研究区划分为较高易发区、中易发区、较低易发区和低易发区4类,为赣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