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乐园播撒快乐的种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dt2530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条件,营造乐学氛围,让语文课生机盎然,成为学生的乐园。在这片乐园中,语文教师应是快乐的使者,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更应在他们心中播下快乐的种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学生的智能发展、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伴随他一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创设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
  
  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感、愉悦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的发展。
  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知”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例如教学苏教版小语第一册《家》时,可以采用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老师也很喜欢自己的家,因为……”“今天,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这四位朋友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你们愿意去吗?”谈“家”,使师生、生生、学生与教学内容拉近了距离。
  2. 教师通过自身的情绪、言行创设良好的氛围。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情绪感染下,学生便会愉快、兴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低年级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所使用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既要亲切,又要充满童趣;既要优美动听,又要简单易懂,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家》这一课,在让学生了解“家”的含义时,可以这样说:“朵朵可爱的白云在蓝天上飘呀飘呀,多么自由啊!小鸟们在树林里唱歌、玩耍,多么快乐呀!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有时还调皮地吐几个泡泡!小种子躲在泥土里,正做着甜甜的梦呢!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呀!这就是家的感觉。”这样,生动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到了美好的想象世界,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教师在用情绪带动学生、用语言激发其情感的同时,不可忽视自己的行为、教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教师目光中所包含的热切期待,微笑中所带有的鼓励与赏识,向学生竖起大拇指,为学生鼓掌等,都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讨的乐趣。
  
  二、开展兴趣盎然的课堂教学
  
  1. 角色扮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学习充满情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低年级学生及低年级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扮演角色。角色扮演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扮演向往的角色。向往,是儿童渴求的情感驱动。担当向往的角色,儿童情绪特别热烈。例如教学《我叫“神舟号”》一课时,让学生扮演“飞船弟弟”,想象、体验太空飞行的神奇与快乐,这符合儿童想去太空遨游的向往。他们带着浓厚的情感,带着美丽的憧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2)扮演童话中的角色。童话角色神奇而可爱,对儿童特别富有吸引力。儿童扮演童话角色,为教学增添了活力。在儿童想象的作用下,这种象征性移情使角色笼罩了浓烈的童话色彩,教学化“难”为“易”,变“单调”为“多彩”。例如教学《三个小伙伴》一课,可以制作一些头饰,让学生在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三者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并通过朗读、想象、表演来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
  (3)扮演现实中的角色。现实中角色的出现,使儿童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这些角色的扮演通过角色的对白、角色的情感交流,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由此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练习3》中的口语交际《打电话》时,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真实体验如何与好朋友打电话,送出生日祝福。
  角色扮演,使学生用有限的生命去感受无限的时空,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兴趣盎然。
  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疲劳,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坐不安稳、做小动作等现象,影响教学的效果。游戏教学采用丰富的、多样的手段,让孩子们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学学中获得知识,可让孩子们左右脑交替,和谐发展。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例如教学拼音“u”时,可以让学生玩一玩“开火车”的游戏,以开火车的形式,边玩边说儿歌:“小火车,开起来,我的火车开起来,呜(u)—呜(u)——”这个游戏既能让学生学会读、记“u”这个字母,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做游戏的乐趣,拼音学习也就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三、采用学生喜欢的激励方式
  
  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鼓励与表扬。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信这一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恰当的、为学生所喜欢的激励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语言的激励。
  语言激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激励方式。孩子爱听表扬,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学生表现出色,教师及时表扬,既能使他获得满足感,又能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表扬的语言应贴合学生的实际,并且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能简单地说一些“你真棒!”“你的表现真不错!”等模糊的话语。如果学生的朗读很好,可以说:“你的声音真动听!”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可以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谢谢你为我解决了这个难题!”等。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可以说:“别着急,再想一下,相信你一定行!”等饱含鼓励的话语,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也许最终他们并不一定能想出结果,但在整个过程中,正是有了教师的鼓励,他们才一直没有放弃。
  2. 奖品的激励。
  这种奖品注重的是它的精神价值。如:奖励学生一颗“进步星”、“智慧星”,奖给学生一张小小的贴纸,纸上印有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水果图案、卡通人物等。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很在乎这些小奖品,都很好地保存着,并且同学之间还会进行相互比较,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该努力探索,讲究教学艺术,增强施教活动的吸引力,让孩子们在语文这片乐园里获得成功的快乐的体验。学生是富有灵性的,今天在他们心中播撒快乐的种子,明天就会收获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硕果。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
摘要: 在新课改的契机下,老师和学生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妥善地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来补充知识,使教学和学习能从校内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以获得教学和学习的双赢,这就是本文所要研讨的内容。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校外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要求被写进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但是,为什么一定
摘要: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育应该更努力关注生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尽可能地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炼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灌输给学生,指导学生的生活,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情感交流 品德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领域是一个充满艰辛而又富有挑战、希望的领域。艰辛,是
《西北园艺·果树》是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国家“农家书屋工程”重点推荐期刊。扎根苹果、梨、葡萄、猕猴桃、冬枣等水果最佳优生区和果树设施栽培基地,深入追踪果业品种更新、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重视专业课而轻视文化基础课教学,文化课教学采取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科教学理论,大部分语文教学忽视听说能力、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
本试验首次以4-硝基喹啉-1-氧化物作为诱变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其对小麦的损伤效应。试验结果表明,4-硝基喹啉-1-氧化物不仅对小麦M1发芽率、出苗率、苗高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能诱发M1根尖细胞
该文研究了不同软化点聚碳硅烷(以下简称PCS)的热解特性、不同溶剂的PCS溶液的流动性、裂解产物微结构及其对C/SiC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S的分子量越大,SiC产率越高;使用含不饱和取代
该文通过在聚碳硅烷中掺杂金属氧化物,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了一种介电陶瓷。研究了掺杂剂含量、制备温度对陶瓷材料电阻率、微波频段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