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悦目读绘本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那节课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晴朗下午,我带着全班45个孩子共同阅读了一本名为《活了100万次的猫》的绘本,就是这简单的线条、生动的画面,简短但很温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当我和孩子们的目光相遇时,我看到他们眼圈里泛着泪光,感动在彼此的心底。这感觉像温暖的阳光,像一只大手,宽厚而又温暖地搭在我们的背上,让我们的心柔软起来。
  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在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创造中,打造出了一片新的教育氛围,赋予课程一个新的面貌,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鲜活的生机。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阅读绘本的感受,我想可以是——赏心悦目。“悦目”是因为绘本表现形式使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赏心”是因为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体现了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绘本是图画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视觉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它不仅讲究趣味性、教育性,还具有思想的传递性。一本薄薄的绘本带给我们的是无穷的回味。
  
  一、瞻前顾后,抓住细节,激活观察力。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所以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学生可以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体验和想象,做出种种猜想推测。在这里,孩子的推理也许与故事不谋而合,也许相差悬殊,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发现、去思考、去表达。更可以让孩子在同一绘本中,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图意,使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片段]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介绍给你们,先见个面,好吗?(出示虎斑猫的图)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细节,描述外形。)
  师: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猫,他可神奇了!有一本书就写了关于他的故事(出示题目)来读读这本书的名字——《活了100万次的猫》。大家猜猜看,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
  (学生猜得五花八门,气氛活跃,待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燃烧起来的时候,此时需要引导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走进故事中去寻找答案。)
  师:故事中写到这只虎斑猫曾经是国王、水手、马戏团魔术师、小偷、孤独老太太、小女孩的猫,这只猫还可能是谁的猫,又演绎了一段怎样的人生呢?
  (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没有一个重复,他们津津有味地为虎斑猫导演了一个个曲折而神奇的故事。)
  师:这只虎斑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
  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再现情节,通过思考感悟绘本以产生心灵的顿悟。当阅读把思考的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二、定格画面,创设情境。丰富想象力。
  
  学生阅读的基础是想象力,能够用想象力描绘出眼睛无法看到的故事,才是真正学会了阅读,而绘本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媒介。在教学中,营造出绘本所描绘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给阅读带来鲜活的生机,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片段]
  (出示猫痛哭图,请一位同学朗读旁边的文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虎斑猫捶胸顿足、痛不欲生的表情。
  生2:我仿佛听到了虎斑猫撕心裂肺的哭声。
  师:虎斑猫重生了100万次,从没有流过一滴眼泪,而在这101万次的生命中,他哭了。这一次,他也许会想起了什么?
  生1:他也许会想起了与白猫在一起的快乐日子。
  生2:他也许会想起了白猫在他沮丧的时候是那样耐心地鼓励他。
  生3:他也许会想起了白猫和他们的儿女们嬉戏时的情景,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成为美好的回忆。
  生4:他一定回到了那时美好快乐的时光里,一定又回忆起当时温馨的画面,似乎那笑声和动人的话语就在耳边。
  师:同学们,生命真是如此的奇妙,世界这么大,也只有他们成为我的父母(或是儿女),成为我们最爱的人,最爱我们的人。可是,当你再看看屏幕上的这只老猫,你是否会想起这次的汶川大地震,有多少人就像这只老猫一样,抱着亲爱的人,呼唤着他们,痛彻心扉啊!(出示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一幅幅悲伤的画面,学生们无不为之动容,教室里响起了低低的啜泣声。)
  师: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同学们,失去亲人就是失去了……
  生1:失去亲人就是失去了欢乐。
  生2:失去亲人就是失去了爱抚。
  生3:失去亲人就是失去了叮咛。
  生4:失去亲人就是失去了一切。
  师:这份爱让他的生命升华,让他的生命有了价值。他开始珍惜生命。这只虎斑猫最终的命运怎样了呢?
  生:虎斑猫再也没有活过来。
  师: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到这样的结局你是否产生些许疑问了呢?
  生l:为什么虎斑猫前面死了100万次都活过来了。可是这一次却没有再活过来呢?
  生2:为什么虎斑猫能死100万次又活过来,而他爱着的白猫却只活了这一次没能起死回生呢?
  生3:我觉得虎斑猫以前都不是为自己活的,他是为别人活的,所以他虽然活了100万次,却不知道珍惜,可是现在他学会了珍惜,没有白活,所以死了也没什么了,就不再醒来了。
  生4:我觉得这只白猫一开始就是为自己活的,所以死了也无怨无悔。
  师:同学们都不希望他们分离,但故事的结局是令人感伤的,孩子总会长大,生死定会分离,这就是人生啊!
  在这个片段中,笔者将虎斑猫抱着白猫痛哭的那幅图定格,启发学生想象,把自己放到这个故事中,去感受图画背后隐藏着的深刻情感,从而深化对绘本主题的感悟——是爱让虎斑猫开始珍惜生命。可是,生命温柔了,生命也脆弱了。当他挚爱的、垂老的白猫依偎在他温暖和爱的怀抱里死去时,虎斑猫号啕大哭,这是他101万次生命中的第一次泪水,也是最后一次。画面上虎斑猫撕心裂肺地呼喊,他似乎把100万次生命的泪水都流尽了。然后,他安静地随爱人而去,永不再复生……
  这样的主题,给孩子们阅读,会不会显得太沉重了呢?当伴随着虎斑猫的哭声与呼喊,泪水顺着孩子们的眼眶喷涌而出,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一片断断续续的抽泣声。虽然,作者佐野洋子在整本书里没有一次提到那个“爱”字,但当虎斑猫用自己的生命为“爱”作了注解之后,孩子们怎么可能不理解“爱”的真谛呢?这幅画面也永地定格在我和孩子们的心里。
  
  三、留有空间。巧妙补白,培养表达力。
  
  绘本在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可以用很多方法,但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是什么意思,需要自己去补白和思考。当你与学生用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大脑、创新的表达去理解绘本时,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会不知不觉地铭刻在心,你和孩子都会从中学会怎样对待人生,怎样使用语言。
  
  [教学片段]
  师:人生仅仅是“被爱”还是不够的,生命没有了爱,再活100万次也是白搭啊!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请同学们拿出笔。把读了这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感受写下来。
  在前100万次的生命中。虎斑猫没有找到亲情,而不停地想要找到,活了下来。在第101万次活着时,找到了亲情,找到了爱,他有了一颗爱别人的心。有了这颗充满爱的心,他就满足了。虎斑猫活了101万次,而我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学会珍爱,懂得珍爱,去珍爱生命、珍爱时间、珍爱幸福……(学生感受节选)
  这节课的时间似乎凝固了一般,当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合上这本精美的图画书。却依然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蕴涵书中的关于生命与爱的主题。
  故事的结局令人感伤,但虎斑猫的眼泪没有自流,他使无数颗已经干涸、枯竭的心灵重又涌动起一股清泉。看过这本书后,这汩汩流淌的清泉中或许会融入你的一滴。孩子们是不会体会到成年人的深度的,但是“让童年就能微微触摸久远之后的感情和哲学。不求甚解地留有一些印象和记忆,这对他们生命的理会和诗意也是久远的点拨,久远的养育”。
  这是一个平凡的下午,但我相信这节课会留在孩子们的心里,也许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实的磨砺和我们的成长,这样的感动会逐渐褪色,变得遥远而模糊,但它会留在记忆深处,应和着心灵的呼唤。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儿童的教育,不宜一味地强调所谓的“现代化”。因为,这种“现代化”之中很可能就包含着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因素。在童年期,儿童应该“复演”人类种族发展的历史,因此他理应去接触自然,接触古朴的环境,并得到古典精神的熏染。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去现代化”;儿童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需要教育者耐心地等待其天性的自主生成与自由发展。惟此,儿童未来才能健康地步入现代化的道路。  关
在人群中。你是能很容易捕捉到王笑梅的存在的,不仅因为她高挑的身材,清丽的面容,更因为她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纯净优雅和从容大气。  书香气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认识王笑梅的人。都会夸奖她如诗的才情。王笑梅出生于教师之家。拥有“枕着童话入眠,伴着名著长大”的书香童年:参加工作后,“青灯黄卷,坐拥书城”是她孜孜以求的书香生活;走上校长岗位,她倡导让书香熏染校园,提出“校长。做学校首席学习官
教育家办学的四大“敌人”    提出教育家办学,绝非偶然,因为当前不少学校,背离了教育家办学这个方向,导致经济思维、市场思维、行政思维、乃至于官僚思维、封建式家长思维,侵蚀着教育思想,占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侵害着教育事业的肌体。当前,教育家办学有四大主要的“敌人”。  第一个“敌人”是“企业家办学”。教育和经济,教育家和企业家——一个是社会公益、民生事业,一个逐取利润,不是一个层面的范畴,却被
chant即韵文,类似于在学生口中广泛传唱的童谣,其内容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好记易背,配上强烈的音乐节奏,用说唱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倍感愉快,难以忘怀。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在英语课程标准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说小诗、唱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诗歌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能够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开启心智,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达到长时间记忆的目的。
关于24时记时法,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如何既有效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又解构重组这些生活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对时间本质的理解?为实现此目标,该设计哪些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设计有价值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对“时间”本性做怎样的追问与深思?在仔细品味蔡宏圣老师执教的“24时记时法”一课后,这些“问号”都将得到诠释与破解。    了解学生学习路径中的疑难与困惑,鼓励学生追问“为什么”    和谐至上的教
面对《安塞腰鼓》这篇美文,我们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学会准确定位它的教学价值,并深入钻研文本,根据具体学情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从言语生成的规律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形成有效的教学流程。    一、教学定位    1、教材的编写意图。  《安塞腰鼓》为六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位于“民间文化”这一主题下,前面两篇分别是《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后面的“练习”中安排了民间俗语和以曲艺为主题的词语积累,
文本是有生命的,它诞生后是沉睡的。对文本的深度耕犁,就是一种对生命多样性的唤醒。它的教学价值也植根于此。  ——题记    文本需要深度耕犁,如同土地需要深翻。土地深翻、翻透、翻熟来年才有好收成。初始的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也不可否认地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当它转化为教学文本时,这些特征本身使文本的深度耕犁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随着人们教学思路的不断拓宽,自由意识的逐渐苏醒,对文本已有意义
刷卡器要买吗?  李刚强    一次领导班子例会上,有人反映:某老师上午8:35才进校,下午有时还早走,影响很不好。随后,班子成员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人认为应该加强考勤,用先进的电子考勤卡。这样能够有效规范大家的行为,简单易行。也有人认为,学校老师一贯都很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能因为个别老师的行为而责怒于众,要三思而后行。  听了大家的意见,我陷入沉思。回顾学校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路艰辛,一路欢
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    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的流程主要包括描述事实、建构问题、寻找假定、生成理论、完善行为这五个环节。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的主要方法有个人活动反思法和群体反思法两种。个人反思法有三种:双环学习法(从关心一了解一行动一反馈的循环学习称为“单环学习”,在单环学习基础上,反馈检查行动的同时还检查思维模式的学习称为“双环学习”模式)、经验记录法、档案袋法。群体活动反思法有两种:第
在苏北的灌云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尽兴而归,返京途中经过该地时,因为道路崎岖难行,不得不下车步行。今天的灌云县下车乡的名字便是因此而来。几百年来,这个传说在当地代代相传,多少还是让下车乡乃至灌云县的百姓感到一些尴尬,因为,传说的真伪虽然无从考证,但它映射出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这是一个贫困、偏僻、远离世人视线焦点的地区。尽管今天的灌云和下车早已坦途四通,这里仍然是一个经济薄弱地区,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