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专业发展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
  
  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的流程主要包括描述事实、建构问题、寻找假定、生成理论、完善行为这五个环节。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的主要方法有个人活动反思法和群体反思法两种。个人反思法有三种:双环学习法(从关心一了解一行动一反馈的循环学习称为“单环学习”,在单环学习基础上,反馈检查行动的同时还检查思维模式的学习称为“双环学习”模式)、经验记录法、档案袋法。群体活动反思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校长周围建立各种专业人员的联系网络,使校长们能够就专业发展问题与他人展开对话、交流,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现象进行多元事实描述和价值分析,为校长提供在群体活动中进行反思的机会。第二种方法是将有共同反思意愿、共同实践背景、共同理想的校长们组织在一起建立反思共同体,定期或不定期研讨实践中的问题。反思型校长专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通过对思维方式的检查促进校长专业发展:通过具有独立性、相关性、循环性的反思流程环的不断运转促进校长专业发展;通过个人自我反思活动与群体协作反思活动的结合促进校长专业发展:通过校长的自主性与专业机构的组织相结合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傅树京 《校长阅刊》2007年第8期)
  
  走向个性化的校长培训——基于校长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
  
  校长专业发展取向可以划分为校长专业发展的专业训练取向和校长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专业训练取向认为:校长专业发展主要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校长专业发展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预定的,可以通过专业训练来完成。该培训体系和模式较少关注校长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办学实践中的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培训,缺乏对校长专业能力的培训。校长专业发展自我更新取向认为:培训中的校长是具体的生命个体、校长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主动发展过程、是生命个体整体成长的过程、校长专业发展是通过校长的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来实现的。因此,立足于校长专业发展自我更新取向的校长培训体系和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个校长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能促进每一位校长的自我反思与成长。专题性培训、学校管理诊断指导、校长挂职锻炼等个性化培训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将会更好地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
  (龚孝华 《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10期)
  
  论校长专业精神的提升和专业伦理的完善
  
  现代校长专业精神的提升应包括三方面:(一)提升敬业精神,将校长职业价值观与个人的生活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理解认同校长专业的特殊性,凝练对校长专业的热爱和理解,并献身于校长事业;将校长职业价值观与国家和时代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校长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从国家、民族、政治、经济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和自身职业的重要性。(二)提升科学精神,关注教育和管理的本质,关注师生生命,关注成长的质量,增强法制观念,培养理性思维,崇尚独立思考,研究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效能。(三)提升创新精神,增强现代意识,实施战略管理,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开拓意识,积极推进改革。(四)提升实践精神,专业化校长要富有实践精神,勇于磨砺锤炼。
  现代校长要完善专业伦理,做一个廉洁奉公、公正待人的正派校长,做一个民主大度、谦虚的宽容校长,做一个有大局意识和宏观思维能力,善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校长,做一个有正确权利观、用人观的超脱校长。做一个热爱教师和学生的仁爱校长。
  (孙飞 《中小学学校管理》2007年第9期)
  
  (白雪松摘编)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规则是管理班级最常用的工具,是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先决条件。遵守规则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之一。我国的《小学生守则》里包含了很多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强调社会公德、个人修养,但内容笼统、模糊,小学生难以理解。国外的《小学生守则》强调个人意识,重个体性长成,语言口语化,实用性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年纪越小的学生,需要越具体细微的
名师档案    王凌,1970年5月生,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多次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喜欢读书,勤于思考,尊重自己的工作,相信教学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坚信“教学为教育服务”的观点。代表作有《关于数学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培养“社会适应力”:从教学走向教育》。希望教育工作能让教师和学生自信、快乐、利他、有责任感。  【教学内容】苏
摘要:对于儿童的教育,不宜一味地强调所谓的“现代化”。因为,这种“现代化”之中很可能就包含着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因素。在童年期,儿童应该“复演”人类种族发展的历史,因此他理应去接触自然,接触古朴的环境,并得到古典精神的熏染。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去现代化”;儿童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需要教育者耐心地等待其天性的自主生成与自由发展。惟此,儿童未来才能健康地步入现代化的道路。  关
在人群中。你是能很容易捕捉到王笑梅的存在的,不仅因为她高挑的身材,清丽的面容,更因为她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纯净优雅和从容大气。  书香气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认识王笑梅的人。都会夸奖她如诗的才情。王笑梅出生于教师之家。拥有“枕着童话入眠,伴着名著长大”的书香童年:参加工作后,“青灯黄卷,坐拥书城”是她孜孜以求的书香生活;走上校长岗位,她倡导让书香熏染校园,提出“校长。做学校首席学习官
教育家办学的四大“敌人”    提出教育家办学,绝非偶然,因为当前不少学校,背离了教育家办学这个方向,导致经济思维、市场思维、行政思维、乃至于官僚思维、封建式家长思维,侵蚀着教育思想,占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侵害着教育事业的肌体。当前,教育家办学有四大主要的“敌人”。  第一个“敌人”是“企业家办学”。教育和经济,教育家和企业家——一个是社会公益、民生事业,一个逐取利润,不是一个层面的范畴,却被
chant即韵文,类似于在学生口中广泛传唱的童谣,其内容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好记易背,配上强烈的音乐节奏,用说唱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倍感愉快,难以忘怀。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在英语课程标准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说小诗、唱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诗歌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能够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开启心智,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达到长时间记忆的目的。
关于24时记时法,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如何既有效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又解构重组这些生活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对时间本质的理解?为实现此目标,该设计哪些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设计有价值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对“时间”本性做怎样的追问与深思?在仔细品味蔡宏圣老师执教的“24时记时法”一课后,这些“问号”都将得到诠释与破解。    了解学生学习路径中的疑难与困惑,鼓励学生追问“为什么”    和谐至上的教
面对《安塞腰鼓》这篇美文,我们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学会准确定位它的教学价值,并深入钻研文本,根据具体学情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从言语生成的规律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形成有效的教学流程。    一、教学定位    1、教材的编写意图。  《安塞腰鼓》为六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位于“民间文化”这一主题下,前面两篇分别是《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后面的“练习”中安排了民间俗语和以曲艺为主题的词语积累,
文本是有生命的,它诞生后是沉睡的。对文本的深度耕犁,就是一种对生命多样性的唤醒。它的教学价值也植根于此。  ——题记    文本需要深度耕犁,如同土地需要深翻。土地深翻、翻透、翻熟来年才有好收成。初始的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也不可否认地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当它转化为教学文本时,这些特征本身使文本的深度耕犁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随着人们教学思路的不断拓宽,自由意识的逐渐苏醒,对文本已有意义
刷卡器要买吗?  李刚强    一次领导班子例会上,有人反映:某老师上午8:35才进校,下午有时还早走,影响很不好。随后,班子成员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人认为应该加强考勤,用先进的电子考勤卡。这样能够有效规范大家的行为,简单易行。也有人认为,学校老师一贯都很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能因为个别老师的行为而责怒于众,要三思而后行。  听了大家的意见,我陷入沉思。回顾学校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路艰辛,一路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