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当地阅读一些课外书,不仅没有坏处,反而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课外阅读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 课外阅读的作用
  1.1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中学语文教育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很多问题不能都展开讲,而教材中有的文章是节选自某一长篇小说、文集,因而对文章的理解就不能孤立地看节选的这一部分,而要结合其所在的大环境、大背景理解。但受时间限制,这种背景、环境的介绍也只是点到为止。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后能自己看一些这方面的课外书,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会对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特色、思想内涵有更深的把握。
  1.2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手段。中学时代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年代,是一个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年代。这个时候,语文教育就不单单是语言,它还是塑造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手段。而课外阅读又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本好书胜过老师、家长一百遍的说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带有一定的反叛心理,老师、家长告诉他该怎么做,他却偏偏对着干,而这时,一本好书可能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课外阅读,他慢慢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逐步树立理想,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并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有效手段。
  1.3 课外阅读是学生未来更好发展的基础。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掌握很多在课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全面丰富其知识体系,完善其知识结构。有的人能当总工,有的人就只能当技术员,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就是因为总工一般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对问题可以从总体上去把握,而技术员只能干某一方面的活,只能给别人打工。
  2 课外书籍的来源
  2.1 学生自筹:一般的中学生,不论是城市里的,还是农村的,都会拥有几本课外书,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书拿出来与大家共享,那么每个人都会拥有很多的课外书。特别是学校要抓住学生毕业这个有利时机,有的学生有几本课外书,在毕业的时候,也不想带走,就顺手扔了,或者是卖了,这个时候,学校可以开展“毕业生向母校献礼”的活动,号召大家把手中的课外书捐献给母校,学校将所募集的课外书登记造册,提供给其他在校的学生。经过几届学生,学校很快就会拥有一大批课外书。
  2.2 社会的捐赠:学校也可以积极的向周围的企事业部门联系赞助,筹集部分课外书籍或资金。一方面,可以通过“五四”、“元旦”等节日举办各种活动,或借开学、毕业典礼等时机,邀请部分社会名流人士、校友等作为嘉宾,并借此机会向他们寻求赞助。当然,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通过宣传,利用“希望工程”、“图书工程”等活动,让整个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呼吁大家向学校捐赠书籍。
  2.3 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投资: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的投资也是课外书的一个来源。城市的学校一般都有一定的资金用来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这样就可以将部分的资金拿来购买一些课外书,每年投入不一定很多,但只要坚持,几年下来就会累积不少书籍。农村的中学相对来说资金比较短缺,但是,学校还是可以订几份报纸或杂志,放在图书室里让大家传阅,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 课外阅读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3.1 广泛阅读,博览群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根本看不到自己将来究竟会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只能尽可能谋求全面发展,打牢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许多的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刚开始你可能没有察觉,但当你读的书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很多知识可以相通,可以互为补充。因此,阅读书籍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类,而要语文、物理、化学等各方面的课外书籍都要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开阔视野,汲取营养。
  3.2 加强监管,读有益之书。虽然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助于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书你都可以看。一本好的书就是一个好朋友,可以给你帮助,给你启迪。但是,坏的书可能就是一个恶魔,它可能会把你引向歧途。这种惨痛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学生,由于受到暴力、色情、凶杀等不良书籍的影响,竟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在课外书的阅读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都要加强必要的监管措施,防止这些坏书流入到学生中去。同时,老师可以经常性地推荐一些图书室里有的好书,引导大家去读好书,从而真正起到课外阅读的作用。
  3.3 注重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有的学生读课外书,都是泛泛而读,读完书也就忘了,没有真正从课外书中获取知识,这主要是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课外书的种类很多,如果每一部都精读,时间和精力不允许,因此,可以挑选部分书籍或部分章节进行精读,其余的进行泛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拿笔把精彩的语句、描写记下来;还可以把让自己很受触动,很受启发的语句也记下来;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感而发,随时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想法记下来,做好读书笔记或随笔。熟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用笔记下来,才能真正记得牢,才能读有所获。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实施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成为教学中的一项研究课题。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一套见解、经验来到课堂,并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先前的学习来建构新知。先前的见解、经验就是学生反思的起点,学生初步形成知识模型、找到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之后是学生反思的契机。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反思的起点,激发反思的动机,抓住反思的契机,才能组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主体,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无法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本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更好的实现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以,必须进行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
期刊
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也在逐渐发生的改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上的下降,为了使学生既有识字能力,又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掌握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与方法,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呢?  1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现代社会正在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爆炸性增长,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相互关系日益复杂,这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人格
期刊
【摘 要】 中学体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的身体有赖于自我保健和良好的终身体育健身意识。健康体魄是快乐的源泉,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幸福生活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中学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的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小说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我觉得这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宜的阅读态度。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反映着人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我们必须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中所写到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说里的人和事作“传记”或“新闻报道”式的分析。二是要教给学生读小说方法,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
期刊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对培养学生的数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估算本身具有复杂性、灵活性、情境性等特点,它需要考虑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这就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惑。个人认为,应创设合适的具体情境,让估算孕育在情境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估算教
期刊
英语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崭新教学观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改落到实处,促进课改向纵深发展。在中学英语课改中,着力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英语实践。  1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1.1 现场操作法。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既有娱乐,又比较容易掌握可学知识。教师要发掘不同的材料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如在学习“In the zoo”时,把教室划分成几个区,分别放上
期刊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全面开放,信息传播多元化的社会,各类新闻、公众媒体、文化信息等方方面面范围广、内容多、传播快,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地接受着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这对于正处于一生中敏感时期的幼儿来说,没有正确的幼儿道德教育做引导,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将方向暗然渺茫,甚至会误入歧途。所谓“三岁看透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强调的就是幼儿教育是学做人的奠基期,不言而喻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学能力,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而且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也会为以后的不断学习打下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