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咚咚喹

来源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土家族的孩子,怎么能不会做咚咚喹呢?
  咚咚喹的选材可讲究了,最佳选择是小手指般粗细的水竹、山竹或者圆包竹。
  水竹的根部不能用,要选择水竹的末梢那一长段。这部分的竹节稍微长些,有15-20厘米。水竹的空心大,内径有1厘米左右,容易打孔,音质最佳。
  选好材料,就开始制作咚咚喹了。每一个咚咚喹的竹管上端都留一个竹节,在有竹节的一端1-2厘米的位置,向着有节的方向切一个斜口,劈出薄片为簧。我们也叫它“舌头”。簧下要凿孔,凿孔前将簧以下部位的外皮削平,接着在管壁上开3个孔。
  咚咚喹发音清脆、明快,最适宜模仿鸟语虫鸣、风和泉水之类的声音。
  演奏咚咚喹时,必须口含簧片,管身竖置。吹三孔咚咚喹时,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食指、中指按第二孔、第一孔。
  咚咚喹有单管、双管的吹奏形式。吹双管者,左右手各持一根咚咚喹,一只手按一根竹管,双管齐吹同一首曲牌。听起来声音变化更多、更响亮,很有趣。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学模式、方法的不断改革,当前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不再单一化,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度量性概念也是其中之一。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教,更多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概念的培养。对此,为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小学数学中度量性概念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度量性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起始点,同样也是数学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