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大肠癌处理规约》和《大肠癌治疗指南》看结直肠癌诊治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guisq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大肠癌研究会基于日本多年的结直肠癌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成果,于2018年出版了第9版《大肠癌处理规约》,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TNM分期基本保持协调一致。参考大量临床研究结果,2019年版《大肠癌治疗指南》对结直肠癌内镜、外科、药物治疗领域进行了全面修订。《大肠癌治疗指南》审慎地推广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模式,既与国际相接轨,又保留日本治疗特色,充分贯彻多学科团队协作,体现规范化治疗和精准治疗的理念。
其他文献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病涉及范围广。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ts)是人类主要的致龋菌,研究表明,变形链球菌拥有大量的毒力因子参与了其在牙面的黏附、聚集、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产酸耐酸以及与宿主之间的交互作用。同时,口腔环境中的外界条件如pH、温度、营养以及机体的免疫因子等会随着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活动而发生变化,菌斑生物膜中各种微生物之间也随时处在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是行政检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穿透式"检察监督理念的贯彻休戚相关。它涉及检察权的内部职能划分,事关检察权与监察权、行政权、审判权的界限与衔接。实践中,应厘定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内涵外延,划定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硬边界";平衡依职权监督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秉持调查核实的客观公正立场,力戒机械排除证明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精准把握裁执分离监督的界线,因应依法监督原则创新
bitl基因是2004年研究整合素对Bcl-2的表达调控时发现的一个新基因,因其具有下调Bcl-2表达的功能而命名为bitl(bcl-2 inhibitor of transcription 1)。后来的基因组研究表明,从细菌到人类Bitl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在人体组织内,Bitl在睾丸、前列腺、骨骼肌及肝脏高表达,在心脏、脾、胎盘及结肠有表达,人胸腺及外周血白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它的表达。Bit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绝大多数是由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引起的全球流行的传染病,并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据2005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计,自1981年首次发现HIV-1感染者以来,全球感染者累计7,000万人以上,现存人数4,030万,每年约新增感染者490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虽能降低部分患者病毒含量,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但
科学有效地测度和评价街道空间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人工调研等方式,获取居民和行人对街道空间的主观感受。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众源地理数据依托其现势性强、数据量大、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当前学者对街道物理环境进行量化以及街道品质研究的主流数据。然而,当前研究大都将街道作为独立对象探讨其在绿化、交通、城市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忽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范围内HCV感染人数达1.7亿,我国约4000多万人,HCV感染已成为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迄今尚无疫苗和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 鉴于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抑制剂在治疗HIV方面取得良好疗效,以蛋白酶和RNA聚合酶为靶标寻找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HCV感染防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缺乏可靠的细胞培养系统和小动物实
人源NDRG2(又名SYLD或KIAA1248)是我室在1999年利用基于PCR的消减杂交技术进行神经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研究时发现的一个低表达的新基因[GenBank登录号AF159092],其mRNA全长为2024bp,编码一个含有35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41kDa的功能未知蛋白。该基因染色体定位在14q11.2,含有16个外显子,15个内含子。由于该基因在氨基酸序列上与已发现
肝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各种肝病导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病死率高达70%~80%,多项研究表明,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及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手段是肝脏移植,但由于供体来源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肝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异种肝脏移植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而应用该方法移植的主要障碍是超急性排斥(Hyperacute rejection,HAR),其本质是人类补体激活所造成的供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