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863-857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中国湖南籍汉族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多态性与AS的相关性,及其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在164例AS患者和1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中,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的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863C/A、-857C/T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是否与AS相关.结果 在AS患者中,TNF-α-857T的等位基因频率(P=0.002)和基因型频率(P=0.000 002)均显著超过正常对照组,经Bonferroni校正后仍为阳性;TNF-α-863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显示TNF-α-857基因多态性与AS存在显著的相关性,TNF-α-857T可能增加AS的易感性。

其他文献
患者女,32岁,因"间歇性交替性臀部疼痛13年,颈痛及僵硬感3年伴加重1年"于2012年3月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患者于1999年发作交替性臀部疼痛,夜间明显,活动后改善,到外院就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自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考虑强直性脊柱炎(AS),给予柳氮磺吡啶1.0 g,每日3次,间断服用美洛昔康止痛,治疗1年后疼痛症状消失,继续
期刊
患者女,19岁,因停经6个月,多尿、多饮40 d,间断发热15 d于2011年9月入院.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停经,无泌乳.40d前出现烦渴、多尿、多饮,日饮水量增至约8~10 L,每l~2h排尿1次,每次尿量约400~500 ml,伴恶心、呕吐、间断头痛,无视力下降,无口干、眼干.既往无腮腺炎及龋齿病史.曾应用"黄体酮针"治疗,月经未来潮,当地医院行垂体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垂体柄略增粗.15
期刊
患者男,71岁,主因全身多发关节疼痛3周,肌痛1周于2011年6月21日入院.患者3周前劳累受凉后出现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双肩、双膝及双踝关节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7.8℃,无肌痛,无皮疹.1周前逐渐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四肢无力.查血常规、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27均正常,生化检查示:C反应蛋白(CRP) 34 mg/L,丙氨酸转氨酶(ALT) 75 U/L,肌酸肌酶1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高等教育模式也作出了相应的转变。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的现状可知,教育理论倾向于自主性、协作性以及分散性,并且对教学资源库进行了进一步建设。为了能够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脚步,教学资源库还需要结合泛在学习环境进行共享共建,以此丰富教学资源的共享空间,让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本文主要围绕泛在学习环境分析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教学资
结核病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X线检查对病灶的检出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典型病例仍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难点,易造成误诊.我院近期收治1例结核病患者,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患病以来曾在国内多家医院按"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治疗,现报告如下。
期刊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对RA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抗原与RA的发病及致病过程密切相关.蛋白瓜氨酸化现象是近年来RA发病机制研究中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就瓜氨酸化现象及其在RA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标志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积淀下来的精神内核。基于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开展和运用,通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互动碰撞,使之植根于幼儿的心灵之中,成为滋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养分,进一步对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进行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生活化课程  一、活动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趋势以及多元价值观猛烈冲击的今天,要保特中民
2012年风湿病年鉴发表了由Smolen SJ教授发起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关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白细胞介素(IL)-6受体抑制剂托珠单抗治疗的专家共识(Ann Rheum Dis,2013,72:482-492).托珠单抗(tocilizumab)是一种IL-6受体抑制剂,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RA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治
期刊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易感性、临床表现型和抗TNF-α拮抗剂治疗近期、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法检测215例AS患者和216名健康者TNFRSF1A基因+36A/G(rs767455)位点和-383MC(rs2234649)位点、TNFRSF1B基因+196T/G(rs1061622)
血管新生在胚胎发生和创伤愈合是一个基本生理过程,但在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银屑病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RA血管增殖确保了滑膜血管翳的发生和发展,维持血管翳的侵袭性,促进软骨和骨破坏及关节重塑,最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功能丧失.许多细胞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在促进滑膜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就促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作一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