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影响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9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冲动对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的亲密关系能力具有不同作用。安全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的大学生,其亲密关系能力随着个人冲动的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而对于回避型依恋的大学生,其亲密关系能力则随着个人冲动上升而呈现上升趋势。
  【关键词】冲动 依恋 亲密能力 大学生
  
  依恋最早的界定主要针对母子依恋,指个体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结,是婴幼儿与抚育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目前,随着依恋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步证实早期的依恋风格将影响个体的成人依恋风格,而个体的依恋风格又将进一步影响个体在人际交往(如婚恋关系、同伴关系)中的表现形式。
  现阶段研究进一步表明,成人依恋风格跟个体的亲密能力密切相关。亲密关系能力是指培养或创造一种亲密关系需要提升的基本能力,如:觉察、同理、表达和信赖。对于不同依恋风格的个体来说,他们在这些能力上也会有差异。同时,冲动是人格特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相对应的则是自我控制,它在依恋与人际亲密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目前,关于亲密关系能力这一主题的研究已逐渐升温。
  国内有学者将人际亲密能力和依恋结合起来进行了调查研究,如魏世平和李彦章①的研究。此外,更多的研究将依恋和认知人格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拓宽了依恋的研究层面,如北京大学的李同归②。而关于冲动这一特质在依恋和亲密关系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国内目前还未见到报告。国外专家Ofra Mayseless 和 Miri Scharf③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得出结论:当安全型或自主型被试冲动性较高时,其亲密能力较低;而冷漠和回避型被试则在其冲动性高时比低时表现出更高的亲密能力。因此,从依恋与人格发展结合的视角切入,本研究拟结合人格中“冲动”特性与依恋类型,探讨二者对个体的亲密关系能力有怎样的交互作用。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与程序。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青春期晚期至成年初期这一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年龄分布为18到35岁。研究选取了贵阳及武汉的大学生(含硕士研究生)共150人为样本,其中有男女生各半。研究采用现场发放问卷为主,网络问卷为辅的方式,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
  研究工具。研究中的依恋类型由Bartholomew 1991年发表的关系问卷(Relation Questionnaire,RQ)来测量,它是自陈式7点量表,将成人依恋类型分为4个依恋类型。采用了修订后的冲动量表中文版(UPPS—CV)测量冲动,该量表由Wlliteside与Lynam在2001年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编制,修订版共有 29个条目④。对人际亲密能力的调查则采用王庆福修订的《人际亲密能力量表》。该量表共有24个条目,问卷包括负向决断、情绪支持、主动表露、冲突处理4个分量表。
  结果及分析
  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的亲密关系能力。通过被试在RQ量表上的作答,将问卷划分为四类依恋类型,其中A型安全依恋类型为58份,占39.1%;B型恐惧型依恋30份,占20%;C型矛盾型依恋23份,占20.2%;D型冷漠型依恋37份,占25%。通过SPSS16.0对个体在亲密关系能力量表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亲密关系能力方面,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得分要高于其他依恋类型。从平均数图像来看,恐惧型依恋大学生亲密能力得分最低,其次是矛盾型依恋大学生,冷漠型依恋的大学生比其他两类不安全型依恋个体的亲密能力得分要高。
  不同依恋类型中冲动与亲密关系能力的相关分析。利用RQ划分出四种依恋类型后,再分别就每种类型的被试在冲动量表和亲密关系能力量表上的得分做出散点图,以考查其相互关系。第一,对于A型依恋的大学生来说,其亲密关系能力随着冲动量表得分的上升,在冲动量表得分为64时达到最大,然后开始下降。从最高点开始至图像最右侧用Pearson双尾检验测得其相关系数为-0.596**,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A型依恋中的被试大多为正在恋爱或已婚的本科生。第二,相较于A型大学生,B型恐惧型依恋的大学生在回避纬度得分较高,其亲密关系能力在冲动得分为72左右时达到最大,最高点明显比安全型依恋右移,表明冲动这一人格特质在回避型依恋中起着促进作用。图形呈倒U形,证明冲动性和亲密关系能力之间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B型依恋中的被试大多为单身或失恋的女性。第三,C型矛盾型依恋的图形特性和安全型依恋的图形特性很接近,更明显地随冲动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其相关系数为-0.763**,是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第四,跟B型依恋类似,D型冷漠型依恋在依恋的回避纬度上得分较高,但是结果却不尽相同。从图像上看,随着冲动的增加,其图像呈线性下降趋势,而在尾部又有上升趋势,显V字形。最低点左侧的相关系数为-0.411*,为显著相关。调查发现,依恋类型为D型冷漠型依恋的被试,多为男性。
  冲动特性和亲密关系能力各个分量表得分的关系评定。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对主动表露和冲突处理两个分量表呈明显负相关(见表1),而对于非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大学生来说却呈正相关(表2)。
  讨论及展望
  冲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消极负性的人格特质,但研究结果表明,冲动对于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被试的人际亲密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且研究结论传递着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信息。研究选择了大学生作为被试是因为他们处在成年初期,其冲动性相对于成年晚期的个体更为明显。此外,大学生们处于高考之后、就业之前的成年初期,会比一般青少年有更多精力、时间去建立亲密关系。如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已经拥有亲密关系伴侣的个体更多属于安全型依恋类型。
  就亲密关系能力而言,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得分较其他三种非安全型依恋要高,这点与魏世平、李彦章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而恐惧性依恋则在三种非安全型依恋中得分最低,这可能与其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得分均较高有关。“因为安全型和倾注型(矛盾型)的被试有正性的他人模型,这两组被试将在依恋回避上得分较低;而轻视型(冷漠型)和害怕型(恐惧型)的被试回避分数会较高。”⑤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推测出:个体在依恋回避上得分越低,其冲动性较低时,亲密能力会更高;反之,在依恋回避上得分越高,则需要个体具备较高的冲动性才能具备较高的外倾表露性,以及合理拒绝他人等有利于维系亲密关系的个性与行为。通常,人们会说“冲动是魔鬼”,但是对于恐惧型依恋类型的人来说,冲动特性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人际亲密关系。
  总体而言,对依恋、人际亲密能力和冲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使依恋研究更广泛,而不仅仅局限于依恋本身。通过了解冲动在不同依恋类型中的影响特点,探究二者在人际亲密关系中的交互作用,进而可以帮助相同依恋类型却不同性格的个体更好地去调适自己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角色位置,使他们拥有更和谐美好的亲密关系。(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①魏世平,李彦章:“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第52期。
  ②参见: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46期,第47~49页;李同归,王新暖,郭晓飞:“初中生的依恋类型与异性交往行为”,《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7期,第644~646页。
  ③Ofra Mayseless, Miri Scharf, “Adolescents’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and Their Capacity for Intimacy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7(1), 23–50
  ④甘治萍:“制裁不公平感知、愤怒情感与冲动性人格三个维度的关系模型”,硕士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心理系,2006年。
  ⑤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学报》,2006年第3期,第399~406页。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主体、内容和载体等内容所构成的活动过程。因此,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根源和提出的对策需要从主体、内容和载体三个方面展开。要从加强主体间沟通机制的建设、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实践载体体系和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来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对策    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负面影响的凸显,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又成为社
【摘要】良好的媒介素质是信息时代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大学生是我国国民中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但是其在媒介素养上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尽快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媒介素质 信息时代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培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尤其在当前社会矛盾渐显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的形势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高校管理者亟待攻坚的课题。加强时效性,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时效性    当前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如产业结构、供需矛盾、经济泡沫等问题逐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彰显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对社会道义底线的模糊,重提其民族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担当,无论是对知识分子自身的声誉,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近代两百年来,社会历经列强凌辱、军阀混战、反抗外敌入侵、建立新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巨变无不与知识分子的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世人注目。然而,由于新兴阶层的迅速崛起,凸显了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会财富急速向少数人集中。为了改变国富民不强的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成既体现制度精神又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强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    骄人的成就与焦人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曾经积弱积贫的形象被彻底改变,一个正在崛起、日益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
【摘要】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所承载的电视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等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电视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审美影响主要是负面的。要从家庭途径、学校途径、社会途径这三个方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美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客观、全面、科学认识电视文化,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电视文化 青年学生 审美 影响 途径    上世纪80年代起,电视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电视台从19
【摘要】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建国后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集体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分别获得了不同的经济形态。针对不同时期经济形态特点,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合作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理论,共同演绎出了中国特色的小农生产方式改造之路。  【关键词】小农生产方式 形态演变 改造理论    小农生产方式是传统农业基本生产方式,它以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要经营形式
三峡库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规划,分层推进;实事求是,突出重点;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研究三峡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影响三峡库区统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政化趋向,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高校行政化存在的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制约了我国高校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去行政化”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 去行政化 研究 政策    温家宝2010年1月26日在听取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时,以及2月2
在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变、多样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宗教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调查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宗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