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在天堂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女士没有熬过95岁的大年三十。初一一早,儿孙们收拾起过年的好心情,在电话里通知亲朋好友:“是的,走的时候很安详。是的,我们都见到了最后一面。”
  曾孙们也进了灵棚,大一点的隐约明白这是一场生与死的别离,小一点的懵懂着,被父母或祖父母们牵着,“来,给祖祖磕个头。”规规矩矩跪在布满污渍的蒲团上,把头深深地和地面相碰。
  第四代们中唯有最小的曾外孙,因为曾与张女士有过短暂的四世同堂时光,对香烛与灵堂里压抑的气氛有异常的不安恐惧,“祖祖为什么躺在那里不动?她什么时候才起来?”
  崇尚西式教育的母亲努力用淡定的语气回答他:“祖祖去天堂了。”


  每一个人在特定时候都会接到阿弥陀佛发来的卡,去天堂上班。他信了这样的解释。他去母亲上班的地方玩耍过,对打卡机和排着队打卡的上班族们非常熟悉。
  “那祖祖什么时候才回来?”“要很久。”“可我想她早点回来。她什么时候能回来?”“要很久,说不定好几年,因为那里不允许请假回来。”“那我要到祖祖上班的地方去。”
  做母亲的语塞了,她绞尽脑汁想该怎么给三岁的孩子解释死亡时,儿子却很快被小伙伴和糖果转移走注意力。
  但夜里,儿子在睡前故事快结束时突然又提到这个话题:“妈妈,我想祖祖了。妈妈,死是什么?”白天玩耍时,念小学三年级的表兄用孩子般佯装的世故对他不屑地说:去天堂?天堂是假的,祖祖就是死了。
  黑暗里,母亲看见他的眼睛有盈盈的光。
  她不得不匆匆开始了死亡的第二堂课:“死亡,就是灵魂的小球球选择的这具身体坏了,就像爸爸开的车,过了很多很多年再也修不好,只好放弃了。然后小球球再选择一具新的身体,重新开始。”
  “灵魂的小球球是什么样的?”是泛着光轻飘飘的半透明的漂亮的小球球。“小球球怕冷吗?怕热吗?”不怕啊。“它什么时候会消失呢?”当它对地球失望,想离开地球的时候,它就像宇宙飞船,嗖地一声,就去了火星,去了仙女座,去了大熊座,变成了北极星。“那祖祖呢,祖祖现在在哪里?”在排队。现在已经到了北极。“是坐车去吗?”不是,是走路。“我不要祖祖走路,我要祖祖坐车去。”
  母亲仰着头,使劲不让眼泪流出来。她觉得身体里被世俗的欲望驱逐了多年的文艺气息又恢复了那么几丝,以致听见自己用咏叹调一样的声音讲述轮回的故事:死亡就是灵魂换了身体,比如祖祖也许会变成一个小姑娘,开始新的生活;比如妈妈也会在很久很久以后变一个样子,说不定就是你这样的可爱小男孩模样。
  然后她傻了眼。儿子哭了,包着眼泪,尽力不让金弹子掉下来,实在包不住了,便把头埋进被窝,使劲用被角擦眼泪。“妈妈,我不要你们变成另外的样子,我就要你们现在的样子。”
  变了一个样子,他就认不出祖祖和母亲,这让他感到害怕。他嗅不出灵魂的味道看不到灵魂的模样,区别人与人的只有身体和容貌的特征。如果连这也消失,还有什么能证明一个人的存在?
  “我不变,至少在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以前,妈妈永远在你身边。”她慌忙安慰儿子,笨拙地把话题又转移回祖祖那里,“祖祖也不会变。”她想到一个恶俗但在这时最最完美的答案,那是无数好莱坞大片和日本动漫都套用过无数次的主题:爱拯救世界。
  但此刻,爱真的是拯救一个孩子的世界的唯一武器。“只要我们永远念着祖祖,爱她,她就不会消失。”
  “我爱祖祖。”他严肃地点头。“祖祖知道我爱她吗?”
  “知道,宝贝。你的爱会穿越银河系,跟随祖祖到宇宙的每个角落。”
其他文献
舟舟的身上,贴着南辕北辙的两个标签:先天愚型儿、天才指挥家。  19岁,舟舟穿着高级燕尾服赴美演出,聚光灯下,意气风发,他恣意指挥着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数百名顶尖乐手。台下座无虚席,一群媒体记者等待演出完毕便一拥而上。  如今的舟舟,37岁,中年发福。属于他的舞台,是街道小学昏暗的旧剧院,歌剧《卡门》的音乐声从后台音箱里传出。没有乐团,在一团空气中,他挥舞着指挥棒。  稀稀拉拉的观众中坐着舟舟的父亲胡
期刊
一个朋友的老公需要外派公干两年,为了前途,非去不可。所有人都在提醒她:喂,你这样放一个男人出去,实在太危险,女人没准可以熬,男人可是熬不住的。  朋友不置可否,最终坚定地加入虚拟性爱大军。到底怎么搞呢?大家都很好奇,难道真的像激情视频一样,脱给男人看吗?再说这类视频之所以受欢迎,靠的还是视频后女主角的神秘性。  朋友说很简单,她有心情的话,拍几张裸照发过去,平日洗澡时打开视频跟他对话。她是东方人,
期刊
被摆弄的活道具  地上溢满黑色淤泥,屋子旁堆放着木棍和酒罐。汽油味、烟味,弥漫在空气里。一个小孩静静地躺在单轮小推车上,眼角发青、嘴唇苍白。他耷拉着脑袋,双手摊开在身体两侧,像是死去的样子。小车被穿白大褂的日本士兵推着,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孩子像随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  这是抗日剧《我叫赵红花》剧组在横店拍摄外景的一幕。扮演被日军做活体实验致死尸体之一的,是一个名叫杨嘉旺的9岁孩子。从3岁起,他和
期刊
登上《我是大明星》的舞台前,颜雨林重重地拍了拍徒儿亚楠的肩膀,一字一顿地说:“你一定可以!”  他为亚楠编排的舞蹈是《红高粱》,年轻的女孩舞动着大红的绸缎,身体像一团升腾的火焰缭绕在舞台中心的钢管上,在无数次的蜷缩、伸展和爆裂中牢牢攫住所有人的眼睛。  音乐停,红绸落地,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颜雨林长舒一口气。  作为钢管舞国家队前队长、现教练,他已经走出了“男人跳舞是不务正业,男人跳钢管舞是不男
期刊
她几乎不了解我  火车进站已近凌晨,从行李架上拖箱子时,不期然晃了一个趔趄,幸亏同座男子帮忙,好歹总算挤下车。  站台上打开箱子一看,瞬间疯掉,里面居然是大大小小二十几个碗碟。突然想起离家前夜,客厅里那些叮叮当当的动静,想必是妈妈正往我箱子里装碗碟。第二天从家里出来直到上火车,行李箱一直拖在她手中,设若早点发现,免不了当时就与她大吵一架。  我又急又气地将碗碟丢出来,动作过大,一个碟子碎掉,尖利的
期刊
好感  时间已接近晚上十点,林然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继续在电脑上修改文案。  今天因为一份不合格的文案,她被小好几岁的上司训了一顿。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是公司的老员工,真是难堪。其实林然一直是个认真的人,但这几天儿子病了,她公司家里两头忙,文案就做得粗糙了些。  上司勒令林然加班改文案,偌大的办公室只剩下她一人。直到董树生把一份打包好的面放在她面前:“饿了吧,吃点东西。”见林然面带吃惊地看着他,董树生
期刊
妻子成为了精神病人  第一次看到妻子在乔治敦大学校园漫步时,我像个小丑似地大喊:“美丽公主!”  她叫朱莉娅,是意大利人,光彩照人,我高攀不上,但我无所畏惧。我对她一见钟情,马上学了些意大利语来取悦她,不到一个月我们就成了一对。  毕业两年后,我们结婚了,去了旧金山生活,那时我们都才24岁。  朱莉娅有具体的生活计划:在时尚公司当上市场主管,35岁时要有3个孩子。我的志向则比较含糊:我想在旧金山海
期刊
同一类父亲  我自认跟父亲不同,但其实我们何其相似。  对儿子小柯,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周末带他去吃大餐,或者偶尔高兴时,无比敞亮地把他叫到跟前:“儿子,想要啥,爸爸给你买!”其余时间,则把他扔给妻子,不管不问。  尽管如此,我自认已是一个好父亲——相比我的父亲。  记得父亲年轻时,经常这样训斥我:“就你这副样子,老子才不指望你为我养老送终!”他从来不跟我亲密,哪怕是假装一下。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亦
期刊
有些人理解的“过度早教”,是类似于“揠苗助长”型的,学太多,学得太超前。但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评估是否过度呢?  著名幼教研究者丽莲·凯茨认为,幼儿教育教给孩子四方面:知识、技能、意向和情感。 知识和技能好理解,前者包括事实、概念、故事等,后者如学会用剪刀、绘画、弹琴和各种运动技能等。意向如好奇心、愿意寻求挑战、毅力等;情感如孩子感到被接受、自信或焦虑不安等。  如果孩子在早期教育中这四方面都得到增长
期刊
提到塞巴斯蒂安·萨瓦加多(Sebastiao Salgado),了解的人会自然地联想到几个关键词:世界级摄影师、艺术家、人文情怀。有生之年,71岁的萨瓦加多为世界贡献出数以万计的史诗级纪实照片。在摄影家的光环背后,他的爱情故事却鲜为人知。  人们不知道,妻子莉莉娅40多年的“放养”政策才成就了今天的萨瓦加多,她支持了丈夫所有疯狂的决定,又在他一蹶不振时带领他重生。二人传奇般的故事完美演绎了一句爱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