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森林更新综合评价

来源 :林业与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基础。以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2019年的116块样地数据,从林分结构、林分因子、土壤理化性质、林下植被特征和干扰等5个方面选取影响森林更新能力的19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指标权重,建立了森林更新影响因子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线性函数综合评价法得到了森林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值,对该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更新优劣进行了判断。结果显示:综合评价值可以很好地判断森林更新的优劣,不同林型下综合评价值对
其他文献
【目的】油茶蓝翅天牛的发生危害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密切,掌握该天牛幼虫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是估计虫口密度、害虫预测预报的基础,可为害虫生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江西主要油茶基地蓝翅天牛幼虫危害情况的系统调查,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模型研究了蓝翅天牛幼虫种群的空间格局,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蓝翅天牛幼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油茶蓝翅天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均匀分布,种群中生物个体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林分郁闭度、林下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油茶蓝翅天牛有虫株率的2个关键林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ub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and cortical thickness,and-explore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gional abnor-malities of co
【目的】研究侧金盏花植株在干旱及复水条件下的生理特性,为其引种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方式,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胁迫程度加重,侧金盏花生物量、株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Chl)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
【目的】查尔酮合成酶是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基因。从辣木中克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MoCHS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的辣木基因组信息设计引物,以辣木叶片cDNA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MoCHS1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使用DNAMAN9.0和MEGA10.0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MoCHS1 ORF序列长度为1185 bp,编码394个氨基酸,基因组序列长1387 bp,含
【目的】小麦渍害是长江中下游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研究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孕穗期的耐渍性机理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中麦895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孕穗期渍害时长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孕穗期发生渍害,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渍害时长越久,叶片SPAD值下降程度越大;受害越重的叶片SPAD值下降幅度越大,倒二叶较同期的旗叶受害严重。(2)小麦的CAT、SOD和POD等抗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在渍害期间呈现“∧”
为了对雷州半岛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进行监测,基于近3年的(2016年、2017年与2018年)Landsat 5影像和高景一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和GIS分析技术,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互花米草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分布范围、面积及扩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7年间,互花米草增加44.02 hm~2,2017年至2018年
研究量化分析广东省九连山林场12年生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内竞争关系,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红椎植株胸径生长符合正态分布,分布相对集中于8~10、10~12 cm径级;2、按照单木竞争指数模型计算,12 m范围为本研究最佳竞争空间;3、在径级为8~10、10~12、12~14 cm时,红椎个体受到主要的种内竞争压力,三者竞争强度之和占据全部竞争的64.8%;4、红椎胸径与平均竞争指数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平均竞争强度随胸径增长而下降,当胸径达到20 cm以上时,竞争指数几乎无变化。
【目的】了解3种常见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在桂东南地区鸡群中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来自玉林、北流、兴业、博白、容县、陆川、贵港、桂平、平南等9个县市农村散养户送检的637份病鸡血清样品进行病毒抗体的检测并分析地区、季节、品种和年龄段等因素对鸡群感染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影响。【结果】以上地区的农户散养鸡群中存在3种常见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抗体,且不同病毒的抗体情况受地区、季节、品种和年龄段等因素的影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禽网状
为了明确园林废弃物等难降解有机物的堆肥腐殖化过程及机制,采用激发-发射矩阵-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等多重光谱学方法研究了园林废弃物与鸡粪共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
文章以湖南省188个栎类次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Kolmoglov-Smirnov检验法对6种分布密度函数在直径分布拟合中的适用性进行检验。以林分变量为自变量,采用参数预测法构建Weibull函数3个参数的逐步回归参数模型和以林分类型为哑变量的哑变量参数模型,并对比两类模型的直径分布预测精度。结果表明,Weibull函数更适合于栎类直径分布的拟合(接受率为91.7%);与逐步回归参数模型相比,参数b、c的哑变量模型的R2分别提高了0.104和0.134,且应用于直径分布预测时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