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脚下的约定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走着走着,筱千惠突然停下,莫名其妙地哭了,大颗大颗的泪珠从眼睛里涌出。阿杰转过头,看到她哭成个泪人,站着呆呆地不动。
  因为,阿杰懂她。
  “阿杰,我们都不再年轻了。”
  暮春时节早上7点,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两个已经27岁的大孩子默默地注视着对方。
  9年了,也该结束了。9年的爱情长跑,是时候要画上个句号了。

02


  千惠和阿杰是在17岁那年相遇的,地方就在小区楼下的咖啡厅。
  记得那天小雨,咖啡厅很安静,人很少。阿杰走进门的一瞬间就引起了千惠的注意。
  “你好,请问要喝些什么?”
  千惠当时在咖啡厅打暑假工。
  “一杯水。”阿杰显然是一路跑来,深蓝色的T恤都已经湿了,但手里的画板意外的没有沾到雨水。
  千惠偷瞄了一眼,画的是小区的一个亭子。
  空气中弥漫着雨水和男孩子的汗水味。
  千惠微笑地摇摇头:“抱歉,这里没有白开水,只提供咖啡和甜点。”
  “那你喜欢喝什么?”阿杰的声音很轻很温柔。
  “啊?拿铁。”
  “就要一杯拿铁。”他勾起嘴角的笑容。
  就这样,每天下午4点半,阿杰都会架上画板,拿着各式各样的画笔,点上一杯拿铁,坐在同一个靠窗的位置,恰好那个位置可以清楚地看见千惠忙前忙后的样子。
  千惠发现这个男生,T恤特别多颜色,红黄蓝黑粉绿,但千惠喜欢他穿白T恤的样子——
  干净,温暖,还有骨子里流露出来的自信。
  多年后,他们在北京的高楼上吹着风。千惠留了长发,随着风扬起,她笑着问阿杰:“你该不会是对我一见钟情吧?”
  阿杰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

03


  开学了,千惠已经是个高三的学生了。
  有点小意外,她居然在学校的走廊里遇上了那个画板男孩,他还主动跟千惠打招呼。
  千惠呆住了,露出了笑容:“我叫筱千惠,你叫什么名字?”
  “肖邦杰。”
  阿杰摸了摸耳朵,有些烫,手不自在地在乱动。终于从画筒里抽出了一张画,递给千惠。
  千惠看了看阿杰,他的额头在冒汗。千惠笑了,接过了画的一瞬间,阿杰转头就跑了。
  画里的千惠微微低头,专心地在拉花,流露着南方女孩独有的温柔,她的睫毛细长,又像极了日本的姑娘。
  后来千惠知道他是学校外出培训的美术特长生,现在回来了,要准备文化课的考试。他恰好被分到了千惠所在的高三(5)班,理科重点班,也恰好坐在了千惠的后桌。
  阿杰话少,早上来得很早,喜欢戴着mp3,一边画画一边小声哼着歌词。
  后来,千惠也来得很早,但她喜欢转过头,捧着厚厚的牛津高阶字典背着英语单词,偶然会偷瞄一眼阿杰。
  他专心画画的样子,真是迷人。桌面上摆放着不同型号大小的画笔,细长的手指熟练地挥动桌面上的笔。
  千惠发现他的一个习惯,只要画得不满意就会停下手中的笔,然后放在耳朵上,闭目沉思。
  千惠还发现他喜欢画各种类型的建筑,无论是现代科技感十足的高楼大厦,还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在他的笔下都会有新的元素加入。
  千惠最喜欢的,还是阿杰抬头的一瞬间与她的眼睛对视。他会情不自禁地耳朵红,然后把字典递给千惠:“别看我,认真背单词。”

04


  千惠与阿杰的故事在高三那年很平淡,激起的火花马上就被拍灭了。
  临近高考的一个下午,千惠去给数学老师送试卷的时候,恰好听到了肖邦杰的名字,她故意慢慢地整理试卷。
  听到了阿杰想考清华美院的建筑系,千惠叹了一口气,心想我们是无缘在同一个大学了。但又想到阿杰这么优秀,清华美院应该是他的梦想吧。
  回到教室,阿杰也来了,千惠的桌面上多了一杯拿铁还有一张纸条。
  “你想去哪读?”字如其人,温暖。
  千惠没有马上回答他,眼睛突然红了:“不出意外我们清华见。”
  “千惠你怎么哭了?”阿杰听到里面夹杂着哭声。
  千惠的情绪失控了,趴在桌面上放声大哭,眼泪顺着手臂沾湿了那张只有100多分的数学试卷。
  “我肯定是考不上清华的,那我们是不是不能见面了?”
  阿杰不懂安慰女生,但他懂千惠。
  直到10分钟后,千惠的哭声逐渐收敛,他给千惠递上纸巾,拍拍她的头:“傻孩子,谁说我要去清華的,你去哪我就去哪。”
  千惠吃惊地看着阿杰,她不敢相信,这句话出自他嘴里,清清楚楚地说出,没有耳朵红。

05


  因为年少时的约定,加上一点点好运气,千惠考上了清华医学院,而阿杰如愿的被清华美院录取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千惠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就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大理。
  那时候,大理才刚刚开发,民宿很少游客也很少。千惠找了一家民宿,放下行李就徒步来到了苍山脚下。
  很安静,很舒服,还有阳光和阿杰。
  阿杰是在路上遇到的,他一如既往地背着画画的装备,戴着一个独具民族风的草帽,但千惠还是能在远处一眼就认出他,向他挥手。
  “你怎么来了?”千惠很开心,露出笑容在阳光下明媚可见。
  “哪有古建筑我就去哪。”阿杰其实是骗她的,哪有这么多的巧合,还不是精心地安排。阿杰刷朋友圈知道千惠来了大理,也是昨晚连夜订的机票。   “千惠。”
  “怎么了?”
  “既然我们这么有缘,那下一次我们再来到苍山脚下,我会答应你一个心愿。”
  “礼尚往来,我也答应你一个心愿。”

06


  千惠和阿杰的相处方式很自然,没有过多的亲昵,没有牵过手,也没有接吻,就是平平淡淡的。
  阿杰长期要飞往世界各地,现场观摩各种建筑,机场就成了她们见面的地方。
  千惠永远都是阿杰的接机人,风雨无阻,一路上可以不说话,但又不会感到尴尬。
  千惠很享受这样的相处方式,但她的闺蜜跟她说:“你跟阿杰的关系很微妙,朋友之上,恋人未满。”
  千惠点了点头。
  “这很危险。”

07


  大学4年也是平平淡淡的,但阿杰的学术研究得到了圈内大咖的认同,他要长期呆在国外继续深造。
  这也意味着,千惠和阿杰要长期不能见面了。也就是这段时间,让千惠重新思考跟阿杰的关系。阿杰的步伐走得太快了,千惠一路小跑气喘吁吁也追不上了。
  周末,阿杰打电话给千惠,千惠直接就挂了。阿杰接着连续打了三四次,千惠干脆关机了。
  但她万万没想到,第二天的下午4点,门铃响了,她打开门一看,居然是阿杰。
  他从美国飞回来,没有行李,只背着一个包就飞回来了。他的表情很着急:“千惠我以为你出事了,打电话没人接。”
  那一刻,千惠真的哭了,流着眼泪的样子就像高三那年的小女孩。而这一次阿杰没有给纸巾,而是直接把千惠拉进自己怀里,拍拍她的头,低声说:“傻姑娘,我永远在你身边。”
  从高三那年,千惠埋头痛哭,阿杰就决定了,要保护这个姑娘一辈子,无论天涯海角,只要她需要,一定飞回来。

08


  阿杰的母亲在北京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一大早千惠就跟阿杰去逛家具城。
  阿杰推着手堆车,千惠跟在旁边。
  看到可爱的娃娃,千惠会露出笑容,抓一个就爱一个。
  阿杰倒是很享受:“喜欢就放在手推车里。”
  “又不是我家装修。”千惠嘟着嘴。
  阿杰居然点点头。这可把千惠气疯了,跺跺脚,在阿杰面前她可以肆无忌惮地耍小脾气,因为她知道,阿杰不会离开她。
  挑了好多的家具,都是千惠喜欢的。这样下去,阿杰的房子就会被打造成可爱风,但阿杰露出了得瑟的笑容。
  有那么一瞬间,她有些恍惚,仿佛筱千惠和肖邦杰是一对老夫老妻,无需多言,在一起就很舒服了。

09


  9年前,千惠是在夏天阳光灿烂时遇上了阿杰。
  9年后,千惠与阿杰在春天,依旧是阳光灿烂时相遇了。
  9年前千惠还是短发,9年后的千惠已经长发飘飘了。
  9年前大理街头游人稀少,客栈也只有零星点点。9年后大理游人络绎不绝,客栈随处可见。
  9年了,路过了最美的春花夏草,路过了一路上最美的风景。
  终于回头了。
  “千惠,9年前的约定,你还记得吗?”
  千惠点点头,含着泪水。对啊,都已经9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們都不再年轻了。”
  “我希望你能做我的未婚妻,做我肖邦杰的妻子。”
  千惠笑了又哭了,这句话她等了很久很久了。
  “我愿意。”
  千惠心里想,其实我的心愿也是做你的伴侣。

10


  从大理回来后,阿杰神神秘秘地带千惠来到一个地方,还要戴上眼罩。千惠感觉到是去了一座高楼,坐了电梯。
  直到眼罩揭开的一瞬间,她惊呆了,开心地冲去沙发边上,玩弄娃娃,惊喜地说:“这些不都是我喜欢的娃娃?怎么会在你家?”
  阿杰露出意味深长地笑容:“千惠,这里是我们的家。”
其他文献
1  郑维新在市环保局上班,工作了十几年时间,就是过不了正科这个坎。4年前,高中同学王强东调来当了局长,可郑维新并没有因此沾上光。平时两人聚餐,强东都说谁的工资高谁买单,郑维新不争也不敢争,倒不是因为工资低,而是老婆李婷抠门天下数第一,他的口袋比脸还干净。  聘任正科这事仿佛和郑维新没有关系,老婆李婷却始终埋怨他不求上进。这天晚上,李婷对郑维新说:“我听说组织部门把强东列入副市长考察名单,人代会后
期刊
沧州人剽悍尚武。刘福来七八岁时,就跟着村里的武师学功夫,到十几岁时已练得有模有样,师傅已教不了他,把他举荐给著名武师范四成。范四成除了教刘福来硬功夫外,还教他轻功。刘福来天资聪颖,学得极快。  他家日子不宽裕,刘福来这半大小子,得帮着家里种地干活儿,学功夫也是得空去了,演练一番,范老爷子给纠正一下,再教些窍门,回来再苦练,地里的活计是不能耽搁的。  这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刘福来就赶去找范
期刊
清朝道光年间,有“淀粉之王”美誉的热区带物木薯被引进中国,在南方广为栽培。木薯粗生易长,耐贫瘠,产量高。人们吃不完,就用来酿酒,称为木薯酒。  生木薯有毒,但去皮晒干后,它就会自然脱毒。因有这么一个脱毒的过程,用木薯酿出来的酒比无需脱毒的高粱等风味更佳。故而木薯酒十分畅销,人们纷纷酿酒谋利。原先制作豆腐的梁老九,也改行酿造木薯酒。农户们酿出来的酒,都卖给镇上的酒家。  后来酒家发现,在所有釀酒户当
期刊
一大清早,养蟹专业户李伟东的老伴来送早饭的时候,人还没进屋就扯开大嗓门高声喊:“铁拐李,你咋把这么多螃蟹放在大门口了呢?唉呀妈呀,这最少也得10多斤啊,几十块一斤的东西,万一被人偷走,那可是好几百块啊!”  “铁拐李”是李伟东的外号,因为他姓李,而且还瘸着一条腿,常年拄着一根拐杖,就得了这么一个外号。铁拐李是八仙过海中的一个神仙,人们送他这个外号也没有恶意,憨厚的李伟东也就默认了,甚至连老伴都这么
期刊
金槐村这天突然贴出一张告示,村里要招募一名扫大街的环卫工,每月给开1800元的工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全村人的注意。村民李嫂得了信,更是兴冲冲地往村委办公楼赶。李嫂很想干这份工作,她丈夫在城里打工,儿子儿媳都在乡镇企业上班,她每天就是接送上幼儿园的小孙子,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她想,不就是扫大街嘛,年轻那阵子都义务干,现在每月竟给近两千,这不是送上门来的好事?  不过,让李嫂想不到的是,等她气喘吁吁
期刊
燕子村的村主任刘大路到山上查看小麦长势,让蛇咬了,幸亏一个上山采药的大夫救了他。大夫叫高平安,城里来的,用自采的草药,治好了刘大路的蛇伤。  当听说高平安要在山里待一段日子暂时还没找到住处时,刘大路把他请进了燕子村,拾掇出一间闲置的村办公室,让他住了下来。  燕子村是个贫困村,连个卫生室都没有,村民生了病如果不是什么大病,都自己死扛。现在听说村里来了个大夫,都跑去找他看病。  高平安来者不拒,凡是
期刊
刘春阳是传染病医院护士长,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2020年春节前夕,医院领导考虑到她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就没安排她春节值班。若是往年,她一定又会主动把值班日串过来,让别人回家去团聚,20多年里她没在家过过一个春节。可今年她却破例地接受了领导的安排,因为今年她家有个“特殊情况”,要满足婆婆的一个愿望——照一张全家福。  谁也没有想到,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扩散开来,来势凶猛,被感
期刊
每年的6月,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也是环保局局长李千里最头疼的日子。农民们在收割麦子的同时,对剩下的秸秆大多是一烧了之。为了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国家颁布了“禁烧令”,一律不准焚烧秸秆,违反者不但要罚款,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让今年的禁烧工作更上一层楼,李千里把滨州县各个部门头头们的手机微信整到一起,建立了一个“禁烧”群。  基层部门的头头们,当然理解李千里的一番良苦用心。微信群刚建好,就热闹起来了,
期刊
小區封闭的这几天,可把宋大爷给憋坏了。  这要是放在往常,宋大爷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跟老伴儿出门转一圈买早点,吃过早饭,送孙子上学,然后跟小区里的几个“兄弟会”的老伙计会合。棋局是必修项目,期间谈论国事民情、挖苦斗嘴,很快就能打发掉一上午的时光,中午回家吃饭,午睡到两点左右,再下楼跟兄弟们聚会,然后到点接孙子,回家吃完晚饭看新闻联播,8点左右就上床睡觉了。  这是多么健康有规律又充实的晚年生活
期刊
one  “那就拜托你走的时候关灯锁门哦。”  “好!”  店长太太开车离开后,整个咖啡馆的大厅再次陷入一片昏黄色的沉静中。白棠继续收拾厨房,这些食材要放进冰箱保鲜,那些工具要洗干净后晾干,最后还要清扫一遍地板。约莫20分钟后,她才拉下电闸,将玻璃门锁好,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正好是9点40分,比以往提早了20分钟下班。  于是白棠盘算着去吃点宵夜,她伸了个懒腰,步行几分钟来到附近的商业街,那片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