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的坚守:走进神秘的“雪山孤岛”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娘舍是“连鹰都飞不过”的地方,用水靠天,物资靠背,一年刮风300天,一天打雷两个多小时……然而,在这座“雪山孤岛”上,从来不缺感人至深的故事。詹娘舍哨所代表的高原戍边军人是“当之无愧的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最伟大的生命”。
  在建军节前夕,记者去位于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詹娘舍哨所进行采访。这是一个“连鹰都飞不过去”、每年大半年时间被大雪封山、雪多到能埋人的地方。
  詹娘舍之名是从藏语音译而来,即“雪山孤岛”。一个“雪”,一个“孤”,道尽了环境的艰苦。又因独兀山尖和气候使然,这里常年被云雾环绕,故还被称为“云中哨所”。
  “云中哨所”从来不缺感人故事
  “从我面前150米开始,有延绵6.8公里高山防区。我们的使命,就是确保它的绝对安全。”站在“立锥之地”的雪山之巅——詹娘舍,上士詹华戏称自己是“哨姓人”。在他背后,是海拔7350米的卓木拉日雪山。
  詹华守卫的詹娘舍哨所位于西藏亚东边防,海拔4655米,四周都是接近垂直的悬崖峭壁。这里的空气含氧量仅相当于平原的40%,一年中大雪封山期长达7个月,6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300天,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即使是盛夏季节,这里也是风吼雪舞,大片大片的雪花飘下来,冻得人直打哆嗦。这里还是著名的雷暴区,每天下午3点准时打雷,一个接一个地打,一连要打两个多小时。
  当地藏族群众说,詹娘舍是“连鹰都飞不过”的地方。用水靠天,物资靠背,是哨所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大雪封山季节“喊几嗓子都能引发雪崩”的詹娘舍哨所,从来都不缺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一年,詹娘舍哨所官兵面对雪崩舍生忘死救戰友的故事感动了整个中国。
  詹华回忆,在他新兵入伍的那年春天,雪下得特别大。18岁的战士于辉在执勤时遭遇雪崩掉下山崖,23岁的班长靖磊磊不顾一切冲入雪中施救,一起被流雪冲走。25岁的卫生员王鑫等雪势稍稳后,再次冲入雪中。遗憾的是,雪崩再次发生了……
  第二天,靖磊磊亲自喂养的护边犬——“雕狼”在山下几百米的雪地里原地转圈。在雪下两米多深的地方,悲恸欲绝的战友们找到了全身已经冻得发黑、紧紧抱在一起的三名烈士。从那天起,詹华再也没见过“雕狼”。
  “什么是职责?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战友?一系列的问题在那一瞬间找到了答案。”詹华说。在这里,詹华一呆就是12年。有时候他也会想:如果靖班长他们还活着,今年差不多也该退伍了,小孩也该有好几岁了吧?
  “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最伟大的生命”
  2017年3月,依旧下着大雪。哨所通讯线路被雷电击坏,排长李玉成带着两名战士沿路巡线。大雪像“流水”一样,很快就没过了脚面、膝盖、腰部……原本3个小时的路程,他们走了整整12个小时。当爬过最后666级的冰雪台阶回到哨所时,所有人的手脚已经冻木、棉衣棉帽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铠甲”。
  官兵们在暴雪中艰难跋涉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网友看后都潸然泪下。有媒体评论说,詹娘舍哨所代表的高原戍边军人是“当之无愧的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最伟大的生命”。
  对于荣誉和褒奖,哨所官兵一向很淡定。面对记者采访,李玉成轻描淡写地说:“那天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17公里的雪地陡坡,我们可能永远都走不出来了。”
  在詹娘舍所在的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扎根边疆、卫国戍边”的忠诚基因代代相传。
  “海拔高,使命更高。”某边防团政委占荣华说,我们处在祖国西南边防前哨,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戍边官兵面对残酷的斗争形势、恶劣的自然环境,始终不辱使命、不畏强敌、不惧艰险,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曲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时代战歌。
  “将士守边关,祖国是后盾,人民是靠山”
  从1982年开始,西藏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的三位藏族阿妈——德吉、普次和次仁曲珍,每周或每半月一次为当地边防哨所免费送菜,先后为哨所送菜100多吨,往返里程超过6万公里,被一代代哨所官兵亲切地称为“妈妈”。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某边防团官兵为三位老阿妈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占荣华向她们颁发了“永远的兵妈妈”荣誉证书。随着运输索道的建成运行,詹娘舍哨所从此告别了靠人力背水背菜的历史,三位藏族阿妈也光荣“下岗”了。
  “嗖嗖嗖,一下子就上去了!”得知以前需要人背肩扛9个多小时才能送达的蔬菜,现在只需要40分钟就能到达詹娘舍哨所,60岁的德吉阿妈直言不可想象。
  “哨所即将接入国家电网,柴油机发电也将成为历史。”詹华说,“我们甚至还能在执勤之余用上4G网络。”
  “将士守边关,祖国是后盾,人民是靠山。”在占荣华看来,随着国家和军队各方面投入的持续增加,西藏高原边防条件会越来越好,官兵们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其他文献
汪如賢老人今年86岁,家住合肥瑶海区戴安桥巷里,虽然是过着独居生活,但老人生活自律,有着自己的养生之道,不让子女操心。  每天,老人会安排好自己的饮食,出门锻炼,爱听收音机里“卢大姐拉家常”的故事。养生方面,老人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根据一些中医知识,加上自己搜集的养生知识,合理安排。  每天起床前,老人会给自己按摩,每天晚上会泡脚,自己按摩穴位,早起三颗核桃,临睡前会喝一杯酸奶。加上老人严格自律,每
期刊
一天,妻子叫孩子练古筝,孩子不听,趴在桌前画画。妻子吼道:“不准画,快练琴。”孩子依然没起身。妻子走上前用力拧了孩子的耳朵。孩子痛得眼泪直流,仍不肯回到琴前。从那天起,孩子就一直不理她,妻子也暗暗地责怪自己当时太冲动。  丈夫看到妻女都不开心,就找妻子谈话。他对妻子说:“教育孩子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你尝试着‘笑顺’孩子吧!”  “孝顺孩子?你让我这当妈的去孝顺孩子?也亏你想得
期刊
“《战无不胜的社会主义》这个名字是金正恩委员长亲自起的,意思是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朝中友谊都不会动摇。金正恩委员长想通过这个演出,向世界展现朝中友谊,他亲自指导了3次。最高领导人还指示要选用《红旗飘飘》这首曲子。”  今年6月20日晚,访问朝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金正恩委员长和夫人李雪主陪同下,在平壤“五一”体育场观看了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战无不胜的社会主义》。整场演出气
期刊
当年,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反复问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功不索?井玉琢曾这样回答:“魏巍的文章记下了我的名字,可参加抗美援朝有多少人,被记下名字的才几个?和烈士比,我不能讲功。”  如果一个人“死而复生”,他要怎么生活,他会留下什么?“活烈士”们的选择是不要名利,甘在平凡岗位隐功埋名。  枪林弹雨中走出“最可爱的人”  1950年朝鲜战场,惨烈的松骨峰阻击战硝烟散尽,只配备步枪、手榴弹的志愿军一个连,竟
期刊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全球性大国,冷战时期美苏的核对峙使总统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和立场以及支撑他的军事力量显得格外重要。总统对核力量的唯一和最终决定权使其成为“能够摇撼整个地球”的职位。  “我们正在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在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征關税后,共和党议员表达强烈反对,认为这是总统对关税权力的“滥用”,将考虑投票限制总统权力。那么,美国总统权力有多大?  总统的权力扩张史  200多年前
期刊
在香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始终要强调“三条底线”不能触碰。即决不能允许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决不能允许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决不能允许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只有在“一国”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两制”,所以我们实践“一国两制”一定要全面准确,不走样、不变形。  近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光、徐露颖介绍对香港当前局势的立场和看法,并答记者问。港澳办主任张晓明
期刊
近日,不少市民拿起小铁锹去公园里挖野菜。对此,专家表示,公园里采挖的野菜往往有大量农药残留,市民清洗不当就会造成中毒的情况。除此以外,并不是所有的野菜都可以吃。比如曼陀罗,不仅有毒,而且它的外形跟秋葵比较像,所以,近几年有發生中毒的案例;野胡萝卜,它的外形跟胡萝卜相似,如果市民误服就可能引起中毒。  那么,野菜是不是真的能够抗癌防癌呢?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贾凯说:“蛋白质、维生素,还有一些
期刊
“标题能抓住受众眼球,文章就成功一大半了。”身处信息爆炸、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浏览信息慢慢变得简单化:刷朋友圈時,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标题平淡,文章再好也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  新媒体时代下的“标题党”,对公众和社会更具传播力,也更具“杀伤力”。  微信团队曾对媒体直言,目前“标题党”大概分为恐吓煽动、侮辱谩骂、两性低俗、虚假夸大、摘要夸大、文不对题这几类,其中恐吓煽动类文章往往会起危害公众安全
期刊
香港极端激进分子的恶行又添了一桩——8月3日傍晚,一些极端分子在尖沙咀海港城降下五星红旗并拆下扔入海中。消息传出,人神共愤。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公开悬赏100万港元缉拿暴徒。一些爱国爱港人士自发组成了“护旗队”,守护国旗,表达爱国之情。  近期,香港反对派和激进分子制造了一连串暴力违法事件。人们发现,这帮反对派不过是前台的跳梁小丑,一些境外势力才是幕后指挥。美国的“民主基
期刊
现在,许多人习惯于把大量时间用在以久坐为主的娱乐活动上,如看电视和玩电脑。“宅”着不动,是造成癌症、失能和死亡的一个主要潜在原因。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日援引该国一项新研究称,久坐可能会削弱大脑的记忆能力。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也有研究发现,久坐1小时的危害约等于抽两根烟,减寿22分钟。也许有人会说“下班后拼命運动就好了”。事实上,你每天久坐的伤害,是下班后的运动无法消除的。对于身处需要久坐职业的你,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