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参考Gamma钉有关资料,根据中国人体形特点,制成适合国人使用的加锁髓内钉及其手术器械,治疗股骨转子骨折53例。52例患者术后随访1~3.5年,骨折全部愈合。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加锁髓内钉的抗压缩和抗弯曲强度都远超过人体股骨的强度。作者认为,加锁髓内钉是按照人体股骨近段的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可将股骨头承受的各种应力以最佳方式分解和传递。其髓内棒上、下端均有螺丝钉交锁,可防止骨折段的各种移位和髓内棒的旋转、下沉,起静力性交锁固定作用。适用于各类型股骨转子骨折。

其他文献
作者对采用双向牵引法治疗的53例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患者进行了报道。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是一种严重的损伤,作者强调,应在1周内进行复位,并采用患肢外展15°、内旋20°、屈髋30°体位的双向牵引法维持,遵循早期活动关节,晚期下地负重的原则,即便骨折对合相差0.5cm,远期疗效仍然是满意的;作者还认为,影响疗效的因素与损伤的严重度无明显关系,而与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有关。
作者报道了36例髋臼骨折,通过对12例手术治疗和24例牵引治疗的临床体会,认为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处理髋臼骨折应象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应早期手术治疗,尽可能地使骨折移位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至少要使骨折移位小于3mm。作者采用两枚螺钉作为复位支点进行复位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本组36例全部得到随访,总的满意率为81.6%。
严重四肢损伤早期截肢与否,国内尚缺少量化的评定标准。肢体损伤综合征指数(MESI)评分法是根据肢体的皮肤、骨骼、血管、神经和肢体以外的全身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结合延迟时间、原有疾病、年龄、休克而制定的评分标准。本组93例肢体损伤综合征(MES)住院患者的回顾性验证表明:51例截肢者,42例保肢者,两者MESI均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值<0.01)。MESI≥20的46例中,初期截肢40例,延期
期刊
作者对190例手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从临床,X线及病理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瘤明显多于恶性肿瘤,其比例为25.4:1。以软骨瘤最多见(76.3%),骨软骨瘤次之(11.6%)。恶性肿瘤少见,以转移瘤和软骨肉瘤较多见。各种肿瘤的分布部位似有特点,软骨性肿瘤以近节指骨多见,掌骨次之。骨巨细胞瘤以掌骨多见。转移瘤以末节指骨多见。病理诊断是最可靠的方法,但在确诊时必须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
期刊
作者报道了我院采用阻隔式皮瓣迟延法修复皮肤缺损骨外露共1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尽管此法有其优点,而且是其他局部转位皮瓣所不能比拟的,但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手术次数多,整个手术完成周期较长。皮瓣血运训练较麻烦,其可靠性有待研究,病人有一定痛苦。所以我们对后期病例应用CT。CT-I型超声多普勒监测其血供,了解血管改建、扩建情况,发现当动脉血流回声扩展到皮瓣长径1/2左右时就可行皮瓣转位,为阻隔式皮瓣转
针对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特点,利用骨水泥对钢针的坚强锚固作用,作者设计了经皮穿针骨水泥球结状外固定技术。经生物力学测试,用该技术固定的骨折标本,平均最大抗压能力达到187±32.4kg(±s),与鹅颈钉相近(P值>0.25)。自1991年1月以来,采用该技术共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50例(平均年龄64.1岁)。有48例经过平均20.5个月随访,优良44例(91.7%),尚好4例(8.3%)。作者认为该技术
期刊
作者对Richards钉(滑动加压螺纹钉)、Jewett钉、斯氏针和麦氏鹅头钉进行了力学测试,结果经方差分析显示,Jewett钉的强度最大,Richards钉次之,麦氏鹅头钉最弱(P值<0.001)。同时发现Richards钉的抗旋转强度仅3.3kg·m。临床资料显示,Richards钉疗效最佳,而麦氏鹅头钉,Jewett钉和斯氏针欠理想。作者认为,Richards钉有动力性和静力性加压作用,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