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端午文化比较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属“汉字文化圈”的韩国与中国一样,也有端午节(在韩国叫端午祭)。韩国的端午祭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但经过与韩国本土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的韩国特色的盛大节日。事实上,韩国的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在起源、节日习俗上有许多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比中韩端午节俗,以增进对两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端午节;韩国端午祭;比较
  一、端午节俗起源比较
  (一)中国
  1.源于古百越族图腾祭祀
  经大量的考古研究证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土的纹陶为新时期时代古代百越族的文化遗存。他们崇拜龙图腾,自称是龙的子孙。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祀。直到秦汉时,端午节发展成为他们祭龙祖的节日。
  在图腾祭祀活动中,有一项便是在急鼓声中雕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做竞渡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2.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相传屈原死后,人们不舍屈原的离去,为寄托哀思,荡舟江河之上,借划龙舟以驱散江中鱼虾。同时,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咬屈原的身体,人们将雄黄酒倒入江中以药晕鱼虾,或是将饭团投入江中以喂饱鱼虾。之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的风俗,用以来纪念屈原。
  3.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但其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子胥弃暗投明,投奔到吴国,助吴伐楚。楚平王死后,子胥掘墓鞭尺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此后,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灭越,夫差不听。夫差听信谗言,称伍子胥谋划反吴,于是赐子胥一把宝剑,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便自刎而死,夫差听闻大怒,令人取伍子胥的尸体装入皮革中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后来端午节也成为纪念伍子胥的节日。
  (二)韩国
  韩国的端午祭是受中国端午节的影响,并与韩国本土的祭祀习俗相结合,发展成具有浓厚的祭祀色彩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的端午节一样,韩国的端午祭也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五月五日这一天被认为是天体居于宇宙中心,万物之气相聚,因而是最为丰腴的日子。在阴阳学上,五月本是一个阳数,五月初五即是两个阳数相遇,韩国有着重视阳数日相遇的传统,因此,五月五日这一天在韩国被视为一大喜庆节日。关于韩国的端午祭具体开始于何时,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资料考证,但早在新罗时代便有了“端午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祭祀活动主要来自于神话传说,所祭祀的神灵有大关岭山神金庚信、大关岭城煌神梵日国师、大关岭女城煌郑家女等。
  二、端午节俗活动比较
  (一)中国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加上经过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端午节的习俗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主要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涂雄黄,佩香囊,放风筝,挂钟馗像,栓五色丝线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吃粽子与赛龙舟,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在过去,进行赛龙舟之前要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仪式,一般要焚香点烛,供以鸡、米、肉、各种果品等,以求风调雨顺、平安吉利。但在现在,这些具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已很少见,赛龙舟的竞技意义、运动意义不断被强调。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端午节逐渐由祭祀活动演变成了节日庆典。
  (二)韩国
  韩国的端午祭在新罗时代就已存在,是现存比较完整的民俗祭祀活动。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若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七);若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若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其内容包括从农历四月起的锯神木、迎神、演戏等一系列祭祀习俗,以及融“大关岭山神祭”与“村庄城隍祭”于一体的村落祭奠等。参加人员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形成官民合一的祭祀形式。同时,当地还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摔跤、拔河、荡秋千、射箭、官奴假面舞剧、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等,江陵端午祭还有打年糕、做艾糕、画面具扇子、用菖蒲水洗头等风俗。除此之外,从五月初一到初十,还举办全国性的盛大“乱场”(庙会集市),各地特产商品集中展销,人们认为在“乱场”购物比平时的商场超市更神圣。与中国的端午节相比,韩国的端午祭更加强调其祭祀色彩。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端午节与韩国的端午祭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节日,但两者之间也有相同之处。中韩端午节都与历史传说有关。时间都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且均在民众间广泛流传。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中韩端午节均添加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发展成为代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盛大民俗节日。但在节日习俗方面,韩国没有以纪念屈原为核心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而是更加强调端午祭中的祭祀活动。
  中韩端午节的根源相近,但经过几千年不断的整合与变迁,发展成为具有各自文化特色的重大民族节日。对比研究中韩端午节,有利于增进对于双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促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友富,谢苗.中韩端午节日习俗比照[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王书明.由中韩“端午申遗”引起的思考[J].大家,2010.
其他文献
关于草间弥生的研究在文艺界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以精神分析批评角度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包含草间弥生的艺术生涯和精神分析学下的“圆点”和“镜子”的含义,分析不同时期(在
断腿自救女孩,这样的标签在2008年的那个特殊时段给了我固定的人设:勇敢坚强、理智冷静的小学生.12岁的我自然意识不到命运的悄然改变.我的经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吧,我
期刊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中心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目的:研究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nonobese diabetic mouse,NOD)唾液总流率;颌下腺造影及病理表现.材料及方法:本研究将56只NOD小鼠分9周、16周、20周及24周4个不同年龄组测定其
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其水平高低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优质高效的一个重要标准,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的时代经济背景下,成本管理不但成为了现代企业所面临的诸多
抗战时期,渤海根据地(包括其前身冀鲁边区和清河区)的军民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粉碎了日寇掠夺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的阴谋,并支援了山东其他根据地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山东抗战的胜利
在油画专业创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一大特征,我们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拓展,来帮助油画专业学生创作上的发展。 In the creative te
时隔十年,周仁贵的母亲兰晓蓉依然对当年的灾难难以释怀.地震时,阿贵原本可以逃出来,听跑出来的同学说,当时阿贵看到班上另一个同学沿着走廊边跑,很危险,就跑过去把他推下楼,
期刊
为大力推动和发展我国医学磁共振事业发展,提高诊断水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由《磁共振成像》杂志社发起主办,中国现代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
期刊
哈萨克族和汉族在接触历史,文化习俗上都有些差异,本身就是不同的两个民族,因此在表述同一个动物中也会有很大变化.其中翻译时比喻与象征意义较特殊的动物是“狗”.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