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蛋白质类保健品都不可信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c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上保健品种类繁多,有一大类都是号称含有某种特殊的蛋白质。有的名称上就有“蛋白”,例如胶原蛋白保健品。有的名称上没有“蛋白”,但实质上仍是号称有蛋白质在起保健作用。例如现在国内流行吃纳豆,据说是因为里面含有“神奇的纳豆激酶”,能分解血栓。酶就属于蛋白质。还有号称能抗氧化的SOD保健品,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简称,也是蛋白质。从台湾来的“植物酵素”保健品也很流行,酵素是台湾对酶的叫法,也是蛋白质。牛初乳被当成能增强人的免疫力的保健品,因为里面含有抗体,而抗体也是一种蛋白质……
  但是,就像我以前已反复说过的,食物、保健品中的蛋白质不管其原来的功能多么神奇,都无法被人体利用。因为,蛋白质作为一种大分子,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是消化成了氨基酸,才被人体吸收利用。保健品中的蛋白质只有营养价值,没有保健价值,吃它只是相当于高价吃营养素,其营养价值还不如鸡蛋、牛奶。
  有人会问,那么为什么蛋白质能当药物使用?比如糖尿病人用的胰岛素,不就是一种蛋白质吗?
  这么问的人忘了,胰岛素是要注射才会起作用的,如果口服的话,那就无效了。糖尿病人每天要注射胰岛素很不方便,也容易因此发生感染,因此,自从1922年胰岛素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有人试图研发出口服胰岛素片,很多制药厂、生物技术公司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是,要让口服胰岛素发挥作用,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怎么防止胰岛素被胃酸和胃肠里的蛋白酶降解掉?这有几种办法可以采用,例如改变胰岛素中氨基酸的基团,给胰岛素加上糖基,把胰岛素用“微球”保护起来,在胰岛素片中添加抑制蛋白酶活性的药物,等等。
  即便胰岛素能够躲过消化,完整地在肠道中保留下来,那么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怎么让它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去?
  在正常情况下,肠上皮细胞只能吸收蛋白质消化后产生的氨基酸、二肽(两个氨基酸连在一起)和三肽(三个氨基酸连在一起),无法直接吸收完整的蛋白质。这也有一些办法可用,例如在胰岛素片中添加某种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的药物,或者给胰岛素加上某种能够利用细胞膜上的通道的载体。
  许多年来有许多动物实验(主要是老鼠实验)证明,可以用某种方法让口服胰岛素被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也有一些口服胰岛素做了人体临床试验,但是这些试验都止步在二期,没有一个能在二期证明有效而进入三期(人体临床试验根据受试人数的多少分成三期,只有在三期也有效才被认为是真正有效)。尽管每隔几年就有制药公司宣布他们研发的口服胰岛素很快就要上市(最近一家以色列制药公司也如此宣布,其实只是做完了一期临床试验),但是到现在糖尿病患者仍然必须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是分子量很小的蛋白质,仅仅含有51个氨基酸,而一般的蛋白质通常含有成百上千个氨基酸。这么小的蛋白质,又是研发投入最多的一种口服蛋白质类药物,至今仍然不成功,可见口服蛋白质要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有多难。这个世界难题,难道被保健品商轻轻松松搞定了?也许有人说,不是有的蛋白质能够躲过消化进入体内吗?即使那样,其量也极其微小,达不到能起作用的浓度。实际上,口服胰岛素之所以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不是它们一点也进入不了人体,而是能进入人体的量太低,不具有疗效。
  你也许会说,那么就像注射胰岛素一样,不口服蛋白质类保健品了,改注射的,总该有效吧?仍然无效。注射胰岛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体本身就在生产一模一样的胰岛素,而且是在血液中流通的。而保健品中的那些“神奇”的蛋白质,都不是人体血液中原有的,硬是注射到血液去,会被免疫系统当成异物,想要把它清除掉,进而导致过敏。所以,还要庆幸保健品中的蛋白质没法被人体吸收,不然麻烦大了。
  胰岛素可以说是最小的蛋白质,如果比它还小,氨基酸的数目在50以下,通常不叫蛋白质,而叫做多肽。多肽因为比蛋白质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吸收。有不少口服类多肽药物在研发中,个别的已获得批准上市。于是,市场上也就出现了多肽类保健品,号称由于分子量小所以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但是,没有经过特殊设计的多肽同样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即使有一小部分躲过了消化进入体内,也不能发挥作用。人体内有多肽作为信号分子,但是这些都是序列特定的。多肽类药物的序列也是特定的,用遗传工程或化学方法合成的。而保健品中的多肽是蛋白质水解产生的片段,序列是杂乱无章的,即使能够进入体内也是没有用的。
  那么吃氨基酸怎么样?市场上也的确有氨基酸类保健品,比如“复合氨基酸”。那更骗人。只要食物中有蛋白质,吃了就是在补充氨基酸,因为蛋白质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吃一片“复合氨基酸”的效果还不如去吃一片肉。
其他文献
东部非洲的绿洲上生活着一种蜥蜴,有着色彩绚丽的表皮,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们三三两两出现在岩石上晒太阳。当地居民企图捉它们,放到器皿中以供欣赏,但蜥蜴的身手太敏捷了,都无法成功。所以,捕猎者只能猎杀它们,当地人相信在猎杀它们之后,可以剥下它们美丽的皮。但奇怪的是,蜥蜴只要一经猎杀,它们的表皮就会在几秒钟之内黯然无光,最后变成像泥土一样粗糙的东西。这似乎是給猎杀者的一种惩罚,猎杀者因为贪图得到美丽而杀害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和内容就是“绿色、环保、节能”。因此,上海世博会将为今后的城市化过程提供一个样板,使城市与环境和谐,而世博园区则成为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的样板。下面介绍的上海世博会上的几个环保装置,会不会让你眼前一亮?    牛奶盒变身时尚座椅    由回收的牛奶饮料纸包装变身的1000多张造型时尚、简洁实用的座椅,将被放置在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内。  饮用后
当一根琴弦绷得过紧,只需要轻轻一碰,便可以立即断掉。我们要学会接纳所有的未知。只有打开未知我们才能知道,里面装的是哪种口味的巧克力。  小鱼:  你好。无论我做什么什么事情,都提前事先安排的完善,让事情都尽量我安排的去做,但是这样我有时很累。比如出去玩,我都会提前参阅所有的资料,从中选出最适合的酒店以及路线,这样所有都在我的安排下进行,但是往往不是旅游把我累了,反而提前安排把我给累了。如果我努力一
近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帖子——“外向孤独症八大症状,你中枪了吗?”这个帖子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网友跟帖,慨叹“躺着也中枪”。  小雯在公司请了假,据可靠消息八卦,她是心理出了问题,孤独症,需要接受心理医生的专业辅导和治疗。此消息一出,众人皆惊:怎么会呀,就那个整天笑嘻嘻的小丫头,会得孤独症?打死也不信呀。  无怪乎大家不信,小雯给大家的印象可是“外向型”的。虽然公司里工作压力挺大的,但小姑娘从不叫
给水果打蜡是国际上允许的保鲜方法。严格按照法规执行的保鲜方法是安全的。然而,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用工业蜡来为水果打蜡,这是不允许的。  不知道从哪个年头开始,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非常丰富的水果了,无论是反季节的瓜果梨桃,还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各种各样从没见过的洋水果,现在都已经很常见了。这些水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有时候它们格外光鲜的外表下面,也会变得让人不熟悉,因为它们和我们平常吃到的应季有点儿
关于能否在9月1号前生出来之事,我跟老公的想法是:能早出来最好,不能提早出来也行,多出来的那一年我们带TA去旅行。一切宝宝说了算!  我的预产期是9月4号,刚好卡在9月1号这个点附近的话,将来孩子上学入托什么就挺尴尬的。因为平常月经周期很准,所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会提前,肯定能够赶在9月1号之前生。结果事实是,小云朵是9月10号出生的,比预产期整整延后六天。  38周起,我就正式进入待产状态了,天天
古人总是用渔人比喻教育工作者,也用“授之以渔”揭示传道授业的根本。我愿为水天一笠翁,正如我崇敬海上老人与命运抗衡的坚毅,有感于独钓江雪的超脱于世,喜爱渔舟唱晚于悠扬中的满载而归。我也喜欢像渔人那样不时地向前眺望,远方的苍穹与海面交融成一线,那是物质世界中绝不存在的幻像,而在他的眼中,却又如此的真实,胜过世间一切完美的结合。可有时候,我想回身转望,尤其是站在年末,往昔历历在目。  2011年教育的蓝
随着女儿的长大,我与她之间的意见开始有了分歧,每次都让我头疼不已。  那天,我正为了给她报兴趣班头疼时,朋友向我传授经验,她说她遇到这种情况,常给孩子出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朋友解释,这个二选一的选择题,一个选项是自己想让孩子做的事,另一个选项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无法完成或是最讨厌的事情。孩子当然会选自己容易做的事或能接受的事,又因为是自己的选择的,会心甘情愿地去完成。  在学跳舞这件事上,我和女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上感”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占5岁以下小儿所有疾病的50%以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上感”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占5岁以下小儿所有疾病的50%以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部粘膜的急性炎症。  如果炎症在上呼吸道的某个局部范围表现明显,则可按该部位的炎症命名,如急性鼻炎、
脑细胞的联接方式非常重要,从中可以获得好多关于主人的有用信息。  人的智商与性格都是由大脑结构决定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年间科学家们主要关心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后来发现人的脑细胞数量是基本固定的,质量也不容易评估,从这方面入手很难做研究。相比之下,脑细胞之间的神经联接却是不断在变化的,而且很可能更重要。  这一点不难理解。两台不同的电脑,一台非常高档但没有联网,另一台价格低廉但却联了网,哪台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