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议题式教学具有以生为本、以议为式、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特点,因而其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高度适切性。但议题式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议题选择不当、学生参与度不高、条件保障不力等问题。为此,高中政治课需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发挥学生能动性,建立主客观要素协同机制,提升议题式教学成效。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为适应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需要,我国开始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2016年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中思政课也确立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议题式教学既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又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其与高中思政课有高度适切性。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1.议题式教学的内涵
  2017版新课标对于“议题”有明确的界定:“议题,既包括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1 所以“议题”是教师根据学科重难点,围绕学科中心思想,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其价值观而设定的问题。议题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以社会热点事件形成的教学情境为基础,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以“议”的形式贯穿学科核心素养,以互动的环节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从议题所展现的价值观中汲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学生通过议题的方法对书本知识加深理解,领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
  2.议题式教学的特点
  (1)以生为本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新型教学方法。1 思政课以议题式教学作为活动型课程的载体,教师根据情景提出相关的议题,引导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合作探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在互动的过程中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明白自己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议题式教学改变了传统“一问一答”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状态,使教师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课堂形成双边性教学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以议为式
  议题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而不断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利用“议”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会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每个小组代表发言,由组内讨论上升到组间交流,使得答案更加丰富完善,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3)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欲望,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议题式教学就是采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和遇到的情境引导教学。源于生活的情境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有生活气息,让课堂氛围增添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了解课堂中获得的知识不是仅仅应付考试,而是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
  (4)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
  新课标指出,思政课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活动型学科课程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靠书本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就是从日常生活实际或者时事政治热点中选择相关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中的运用展现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特点,在塑造学生理想与信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二、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实施面临的问题
  1.议题选择不当
  选择恰当的议题是开展一堂好课的关键环节,但教师在选择和运用议题方面存在定位不清、选题不当的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一开始就存在错误观念:为了教而选择议题。教师选择流于形式的议题,并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去,结果导致看似热闹的讨论,实则是学生毫无章法、漫无目的地进行一场无效的交流。教师将“议”和“题”两个关键词与其他教学因素割裂开来,过分专注于对问题的解答,这样就会跳进案例分析的旧框架。
  其次,议题的高度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范围。信息化时代新传媒的共享、选择、传播的功能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材料搜集的便利,也给学生提供了拓展课外知识的途径。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运用好议题式教学,進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选择了自认为恰当、有深度的议题,但实际上已经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站在自己的高度审视学生,未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兴趣出发,选择恰当的议题,结果收效甚微。
  最后,议题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议题式教学是建立在活动型课程的基础上的教学,议题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违背了活动型课程的要求,也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知识是用来应试的,对于自己的生活一点都没有帮助,从而导致对讨论不感兴趣,抓不住重点,使得学生不能高效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来获取知识。议题如果不能从生活来,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议题式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2.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议题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接受度、参与度不高。从学生自身角度看,一方面,“思政课只需死记硬背”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学生依然选择机械记忆的方式,并认为在思政课堂中融入议题式教学不过是形式主义。学生一旦存在类似的想法,会让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成为一种负担,达不到既定的目的。因此,在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即使想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讨论的积极性,也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内向的个性特征和害怕答错的心理导致其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   3.条件保障不力
  议题式教学需要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其一,一般的课堂结构是由一位教师和四五十位学生组成,这种“一对多”的形式使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无法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导致无法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进程。其二,传统的座位排布使得学生和教师存在一定的距离感,也不方便学生之间开展深入的探讨。其三,教师创设的情境如果只是以口述的形式展开,那么整堂课就会很枯燥,此时需要借助高科技和多媒体的帮助来增添课堂的丰富性,但是有些学校存在资金有限、硬件设施不足等弊端,使得议题式教学无法顺利开展。
  新课标强调议题式教学是活动型课程,除了教师创设情境在课堂中交流讨论外,也可以走出教室,开展实践性课程。但高中课堂时间如何分配、外出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如何与调研单位联系等这些因素也都制约着议题式教学的开展,使其只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无法体验与知识相关联的真实情境。
  议题式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学校的支持和家长的理解也至关重要。在现行的考试制度指挥下,学校看重分数和升学率,家长也比较看重孩子的分数。议题式教学以培养学科素养为核心,以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教學方式无非是浪费时间,尤其是像政治课这样的文科就应该多背诵,教给学生应试的方法即可。学校的要求和家长的不理解成为教师选择议题式教学的顾虑。
  三、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实施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议题的知识性、价值性
  新课标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还需要考验教师多方面知识的丰富积累。网络不仅给教师搜集资料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一大渠道。学生了解的信息更多,一方面对于议题的回答能具有自己丰富的想法,促进了议题式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学生在议题中利用已有的课内外知识进行思考和提问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拥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来解答。所以面对教学中的挑战,教师不能停留和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知识储备,提升教育专业技能,为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议题在思政课堂中呈现出最佳、最契合的效果,要想议题在课堂中发挥最好的效果,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议题式教学是将知识融入议题情境,以达到知识各要素之间相互融合的效果,而不是在知识中强加议题。其次,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出发,学生个体对于议题的理解会受到特定经验、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位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所以教师在选择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可接受知识的范围和能力,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才能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运用议题式教学时,选择的议题要与思政课的核心知识相适宜,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生成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例,针对“国家利益”这一重点难点,可选择“中美贸易战”议题,分析近年来美方对中国经济贸易全面打压的原因,指出国际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让学生在议题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坚决捍卫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
  提高知识和能力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议题式教学的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择议题,希望能够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目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呈现的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生去讨论有难度的议题时,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还需要运用丰富的课外知识来解决问题和补充答案。同时,教师在进行下一堂课之前布置相关的任务,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并通过课余时间去了解有关议题的内容和资料,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堂课程教学。
  2.发挥学生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首先,教师在选择议题时需要与学生生活相贴近,并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愿意去主动思考和学习,使得学生在活动型课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以“价值规律”为例,通过设置议题“价格与价值有什么不同?请阐述理由”,让学生掌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并进而掌握价值规律。这种设计方式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对价值、价格、价值规律的含义的记忆,更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佐证价值规律,也大大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的理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以“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例,可以就“改革开放”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设置“我的心愿”“我的成长”“我的声音”“我们的故事”四个议题,从“我”的视角帮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卓越成就,懂得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提升责任担当意识,激发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责任担当。
  最后,教师如果想要全部的学生共同参与到议题式教学中来,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适当的帮助。对于活跃课堂气氛的学生既要鼓励,也要对其提出要求,不能让活跃成为扰乱课堂秩序的借口;对于内向羞于表达的学生,当学生敢于回答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勇气并鼓励下次继续回答。教师还需要营造和谐、民主、有序的班级氛围,让不敢发言的学生敢发言,让乱发言的学生有序发言,进而不断地锻炼学生思考和发言总结的能力。
  3.建立主客观要素协同机制,提升议题式教学的条件保障
  首先,座位的安排可以灵活调整。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增强情感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在议题的探讨过程中面对面交流是一个有效且方便的方式,但也会面临某些问题。小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考虑到全部的学生,不过现在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小班教学受经济、人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相对来说,座位的重新安排是比较容易处理的,为了协调客观因素和新教学模式的要求,班级座位的安排尤为重要,而采取圆桌式、U型式的座位排布有助于学生的交流讨论,同时还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
  其次,议题式教学的开展需要获得学校、家长等的支持。高考仍旧是学生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在高中课程安排上依旧是以核心学科学习时间居多,而思政课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在思政课中开展议题式教学,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并讨论发言,又要有价值观的引导,还要传授知识,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且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会让学生搜集资料,这样会减少学生的休息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那么,思政教师想要开展实践型课程就更加有困难了。因此,学校要合理按安排教学时间,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能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来参与思政课程。家长对议题式教学存在顾虑,如成绩是否会受到影响,孩子的安全是否能够保证等等,思政课教师要向家长讲明道理,使其明确议题式教学的目的和优势,并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联系网。
  再次,完善的课堂设备会助力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想要更好地实现效果,离不开科技的帮助。良好的硬件设备可以使议题式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让情境的模拟更加真实,让学生的体验感更加丰富、生动。这就要求学校完善教室硬件设备,或者设置专门用于议题式教学的实验室,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课,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议题式教学不是简单的课堂讨论,也不是局限于教室空间的教学,它是一种灵活的、多变的教学方式,这就决定了议题式教学的开展会涉及多方因素和多种条件,如资金问题、时间问题、家长的心态等,而这些条件的具备需要家校共同的努力。
  高中思政课开展议题式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革新了课程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以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式,从提出到试行,再到真正实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教师如何使用并灵活运用,如何激发学生有效参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发挥评价反馈作用,仍是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需要继续突破的难题,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的协同配合,不断探索议题式教学规律,创设教学环节与步骤,并总结出可以推广的教学经验。
其他文献
摘 要: 师生共同体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符号而形成的共同体,或者说是符号与符号结成的共同体。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开放的系统,且关照了师生之间的差异。然而,无论是传统观念中的“主客体”师生关系,抑或现代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符号学视域下的师生共同体,拆除“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壁垒,与师生共同体的初衷相契合。作为一门是所有科学之工具科学的学科,符号学为重构师生共同体提供了充分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前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全世界重新认识到传染病的威胁,也重新审视了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应对突发性事件能力存在的问题。疫情扩散如此之快的原因,还与某些国家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缺乏正确认知有关。不重视、不防控,才让新冠疫情的雪球越滚越大。其中,也不乏谣言在助纣为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谣言,你究竟相信了多少?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后,关于它的谣言就从未间断过。尤其是在疫情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3种不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阴式子宫切除术(TVH),n=20]
BACKGROUND There is an abundant need to in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deceased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DDKT)to address the high incidence of kidney failure.
反证法是数学学习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证明方法,它利用了“缺点型逆向思维法”来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本文举例分析了“缺点型逆向思维法”的应用过程,并给
西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的西北部、渭河南岸的台地上,它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西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  回溯历史,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建立汉朝之后,采纳了谋士刘敬、张良的建议,将汉朝新都营建于富庶的关中平原,后历朝对其陆续营建,最终形成“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的格局。在西汉200余年的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政治、经
Soyang Lake is the largest lake in Republic of Korea bordering Chuncheon,Yanggu,and Inje in Gangwon Province.It is widely used as an environmental resource for
摘 要: 劳动教育既是身体在场的文化认知实践活动,又是指向精神解放的涵化教育过程。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与实践模式等方面的缺失,其根源在于士文化滋生的“知识分子”身份期望排斥体力劳动,“扬心抑身”的文化韧性引发劳动过程“祛身化”,“重道轻技”的知识观诱发课程内容远离具身劳动,“劳动之苦”的文化印刻致使劳动沦为规训手段。基于此,应在教育期望中渗透“劳动神圣”的价值理念,在教育过程中
[目的/意义]探究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增进其信息交互并实现学术APP高效运转,为促进学术APP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结合学术APP特点分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