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我的良师益友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是整日被繁琐的教学工作所累,或许是因工作方法不当和学生之间有太多的隔阂,也或许是因为工资报酬微薄且身份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总之,我年纪轻轻,就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原本应该热心投入的教育工作有了一些失望,更多的是迷茫和彷徨。不过,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河南教育》。在我并不算长的教育生涯中,《河南教育》给了我源源不断的教育智慧和精神营养,她像一盏引路明灯,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我的心目中,她早已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说起我与《河南教育》的缘分,从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记得那时候,我作为一名班干部经常出入班主任赵老师的办公室。那时赵老师还是一名民办教师,他虽然工资很低但工作劲头却很高,每天除了备课、教课、处理班务以外,他还常常自己钻研业务。他的案头常放着一本《河南教育》,空闲时间就会捧着这本杂志津津有味地读。我有时候就会好奇地凑过去看,惊奇地发现里面有好多与基层教师的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也难怪赵老师看得那样投入呢。
  1998年,我毕业于开封第三师范学校,没有费太多的周折,就被当时的乡教育办直接分配到离我家路程较近的一所乡村初中任教。学校领导对我寄予厚望,让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自己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又怀着一腔建功立业、报效家乡的热情,于是,我暗下决心要把这个班带好。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全校最棘手的班级。说真的,每天站在讲台上,面对年龄和个头都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学生,我的心里是没几分底气的。对于我这个小老师,学生们也好像一点都不怕,几个个头大点的学生常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还出我的洋相,弄得我很是尴尬。有时候我会控制不住自己,冲那几个学生大发雷霆,想不到他们也不买我的账,公然和我作对。我真有点绝望了,回到住室里常一个人生闷气,有时候还会偷偷地掉眼泪。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选择,后悔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倒霉的职业,我甚至有了辞职另谋他业的想法。对于我来说那真是一段灰色的日子。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我想起了到学校阅览室里借几本《河南教育》来读。真没想到,杂志里的内容是如此的吸引人:有反映基层教师心声的教师手记和教育随笔,有我较喜欢读的文学作品,更有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案例及管理经验。读着这些文章,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确实获益匪浅。有时候,我也借鉴《河南教育》刊登的基层教师的一些管理经验,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效果。即便是自己的教育有时不成功,杂志里面的一些管理经验和理论也充实了我的大脑,让我做到了心中有数。这一年,有《河南教育》为伴,我终于振作起来,重新鼓起了希望。
  作为一名基层的农村教师,我在业余时间也有“舞文弄墨”的习惯。看到《河南教育》上面有来自教育一线的老师的文章,我有了向她投稿的想法。有一次我带领班上的学生到野外春游,回来以后就有感而发写了篇小文章,同时附带了一张和学生的合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河南教育》《我的相册》栏目投了一份稿件。我也知道《河南教育》是带正规CN刊号的刊物,在上面发表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没过多久,我惊喜地收到了河南教育编辑部的来信。虽然这只是一封退稿信,但令我欣慰的是,里面有一位未署名的编辑老师的亲笔批阅,信中还诚恳地对我的来稿提出了几点意见。相比之下,我以往投给其他杂志的稿件都如泥牛入海,想不到《河南教育》的编辑老师是如此尽职尽责和关爱基层教师。为了鼓励和鞭策自己,我把那一封信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至今还将其珍藏在自己的书橱里。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河南教育》,并积极地投稿。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我于2005年获得了《河南教育》主办的“教学新思维”论文大赛二等奖。更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在2007年1月份的《河南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章。文章内容不长,恰似人们常说的小豆腐块,但这终归是我第一次发表在这本省级教育刊物上的文章。河南教育编辑部为我寄来了样刊,不久又寄来了十几元的稿费。说句心里话,我并不在意钱的多少,我更敬重的是编辑部这种心里装着读者的奉献精神。这也是我始终关注《河南教育》,并把她视为良师益友的重要原因。
  2008年,《河南教育》迎来了创刊30周年。回顾这30年的路程,《河南教育》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从辉煌迈向更大的辉煌。衷心祝福《河南教育》——我的好老师、好朋友,祝你一路走好,实现新的飞跃!
  (本栏责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目前英语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学不得法,导致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师应该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不仅要重视“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还要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本文简述了在境外资本运作中英语翻译的特点,以及如何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如何处理近义词的问题.
基于模因论和二语习得输入假设理论,语言的背诵不应放弃而应大力提倡。背诵是一种传统的语言输入形式,但是受多媒体、现代教学法以及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这种传统语言输入形式
艺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音乐课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