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彩而又多样化的教学“融入”语文课堂中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44623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然而,受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制约,很多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规律、个体差异等,总结了借助多媒体教学、创造趣味化的教学情境、精心制造教学高潮这三种让语文教学更有趣味性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趣味性;多样化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既要避免形式单一化,又要让教学方法符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教学,还要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拓展语文教学的途径,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真正起到作用。那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而又多样化呢?下面就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和思考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巧借多媒体辅助教学
  乘创教育强市东风,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神经,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生动、逼真,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教学要巧借多媒体功能来辅助教学,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一)巧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易进入文章情境
  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尽管教师讲解得比较详细,学生还是不明所以。现在,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语文课堂,无疑使教师多了一个选择,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描述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场景,利用多媒体的可视性,播放一系列适时的画面和影片,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如:教学《太阳》一课时,讲到水的形成过程的第5、第6自然段时,学生难以理解雨是如何产生的,而这一内容恰恰是课文的难点。于是笔者播放科普动画,再现降雨的情形,当看到冷空气的云和热空气的云相遇便生成了雨时,学生无不为之兴奋。这样改变了以教師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平面教学方式,同时,巧妙地化解了课文难点。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使阅读变得更加完美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当“师”的角色,还要充当“朗读家”和“表演家”的角色,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展现语文作品的音韵之美、教学的艺术,但是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朗读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可以用京剧唱腔伴奏。当然,在配音的同时也可配以与内容相关的画面或动画。如在教学《海燕》一课时,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海燕在海上穿越、搏击的画面一一展示出来。
  二、课堂教学中要多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除了巧借多媒体辅助教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抓住这些性格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趣味因素,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教学中快乐学习。
  (一)在游戏中创设学习情境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玩的心理。在游戏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寓教于乐,在愉悦的心情下体验轻松的学习。比如讲故事比赛,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字、词、句讲故事,在组织新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知识的迁移,取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让学生亲身体会游戏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讲述经过和感受。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既真实又有趣。
  (二)多举办竞赛活动,创设学习情境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制造竞争机会,让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勇于参与。比如朗读比赛、抢答比赛、默写比赛、填字比赛等,使课堂充满紧张又愉快的气氛,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
  三、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高潮
  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成功地导课后,总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高潮,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一般来说,教学高潮中,学生对教师的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或是因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或是因解决了某一重点难题而释然愉悦;或是有了新发现而欣喜;或是领略了知识内蕴的情理而激动自豪……此时,学生的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的状态,所以,课堂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高潮。具体制造教学高潮的方法可采用下面几种。
  (一)制造悬念
  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并激起探究知识的欲望。如《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运用拟人手法,在描述了飞翔的小鸟和井底之蛙关于天的大小的争论后,末尾写到小鸟劝固执的青蛙跳出井口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来看天呢?”问题一提出,便激起学生想象的浪花,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番思考后,学生争相举手,发表各自的看法。有的说:“青蛙露出自信的神色,半睁着眼睛,摇了摇头,仍然坐在井底。因此它看到的天还是井口那么大。”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狠狠地吸了口气,撑起两只手,两脚猛地一蹬,跳出了井口。它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看,‘哎呀’了一声,惊奇地说:‘小鸟姑娘,你说得对,天果然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我要是不跳出井底,怎么也不会相信你的话。’”这节课,通过制造悬念出高潮,让笔者深深体会到:课堂的精彩不正是来自教学高潮吗?
  (二)随机应变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如学生出乎意料的发问,令人发笑的曲解回答,教师一时的失态,窗外突然传来怪声等。对此,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顺取意外收获。例如,在某次讲课中,学校山边的围墙外突然有一只鸭子不停地“嘎嘎嘎”叫,与笔者的讲课声此起彼落,学生觉得好玩,注意力一下子被“嘎嘎”声吸引。笔者灵机一动,马上脸露微笑地对学生说:“同学们,鸭子也想飞进课室来竞岗当一回‘老师’,来看同学们谁听课最认真。”学生听后会心地笑了,注意力又回到课堂内容上了。在教学中,教师对突发教学事件随机应变,也能出奇制胜,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三)根据课文类型设计
  一般来说,诗歌和对话较多的这类课文,最好选择朗读来设计高潮;而难度一般的课文,选择讨论课型;内容浅显的课文,选择质疑课型;故事性强的课文,选择表演课型;神话色彩浓厚的课文,选择联想课型……例如,《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故事波澜起伏,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渔夫和魔鬼的形象生动鲜明,两人的语言尤具个性特色。因此,我们可把它确定为表演课型。在教学第二课时,笔者特意叫两位事先准备好了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课本剧:一人扮作渔夫,一人扮作魔鬼。通过两人的独白和对白,以及细腻传神的动作和表情,把渔夫的诚实善良、机智勇敢,魔鬼的色厉内荏、凶残狡猾及卑鄙愚蠢,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学生在观看表演中深刻领悟到正必胜邪的道理;对付魔鬼那样凶恶的坏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软,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它。
  实践表明,教学涉及很多因素,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来教学。教学方式要多种多样,方法要互助配合、互相补充,还要讲究协调统一,这样才能让教学方法发挥最大的作用,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实现了多样化,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语言思维及操作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实现了多样化,语文课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实现了多样化,才能更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新课标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从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维度分析,英语阅读能力也是学生进行英语课程学习以及英语实际应用最为重要的方面。针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绘本应用于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绘本符合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培养要求,对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绘本;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
江西 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近日,江西省妇联召开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总结3年来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工作情况和经验,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江西省“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以推进平安建设、服务社会和谐为根本,创新了工作思路;以夯实工作根基、建立长效机制为任务,创实了活动基础;以把“平安家庭”创建打造成平安建设的
我是一名中学的棒球教练,经常带着儿子切克打棒球。切克是我的孩子中最喜欢打棒球的一个。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可能。切克都会打棒球;只要有可能,他就会缠着我教他一些打棒球的技能。  正是基于这种态度,切克参加了学校的棒球比赛。学校棒球队里有一个名叫戈登的男孩子,也参加了这次棒球比赛。和切克不一样的是,他不喜欢打棒球,打得也不好,他不能接球。不能击球,不能投球,也不能跑。事实上,戈登害怕棒球。  经过一番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分析,探讨在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深入研究教材、多元方法引导、合作探究、组织实践等途径具体探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途径  俗话说:“天
摘 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文章从“读什么”“怎么读”两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应推荐给学生合适的书目,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做好阅读的记录,展示阅读的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阅读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
摘 要:小学一年级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推广使用。用好统编教材,落实育人目标,能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通过重视朗读练习、重视古诗词积累、引导学生学习读整本书,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以及读书卡制作、登记阅读存折、和大人一起读、种一棵阅读树、读书分享会丰富学生课内及课外的阅读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素养;低年级;阅读教学  统编本教材总编温儒敏先生
摘要:绘本阅读已成为一项重要课程,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长期以来,绘本阅读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开始了“利用绘本提升小学低年段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初探”的研究,重构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概念,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有效拓展教学内容。这能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知识的容量得以增加,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符合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段;英语阅读素养  
预测你的孩子将在经济方面获得多大成功的最好方式,或许并非智商测试或学业能力倾向测试(SAT)的成绩,而是他们能坚持多长时间不把棉花糖塞进嘴里。  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研究员沃尔特·米歇尔开始研究延迟享乐的长期效应。  他对4岁的小孩在面对一盘盘棉花糖诱惑时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米歇尔的研究团队要求孩子们不要吃留在桌子上的棉花糖,直至一位大人15分钟后返回房间(当时,他们被告知每人可以吃2块)
世上湖山,天下常熟。30 0 0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虞山儿女。为加强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他们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未成年人爱祖国、爱家乡的道德情感,近年来,常熟市妇联依托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市开展了“听妈妈讲常熟的故事”系列活动,体现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增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广大家长
摘要: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小学低年段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是利用课堂“导学”,二是优化课堂设计,三是注重学生参与,四是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以上四个方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转化到促进,再发展,最后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