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海峡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都形成抑菌圈,且对三种细菌的MIC为(0.3125~0.625)mg·mL-1、MBC为(0.625~1.25)mg·mL-1;氯霉素泼尼松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温营养泵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72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次定量以注射器抽吸营养液胃管内缓慢灌注方法,观察组实施加温营养泵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热卡达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腹胀、反流、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卡达标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
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较长时期食欲减退,以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甚至拒绝进食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中以1~6岁儿童最为多见[1]。其一般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长期不愈则易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转为疳证。本文就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止泻散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PCD)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止泻散药物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靶点,通过登陆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PCD相关基因靶点,将上述检索到的靶点结果整合,获得止泻散治疗PCD的潜在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止泻散治疗PCD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最终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止泻散治疗PCD“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出排名前10位的靶点。[结果]从止泻散共筛选出104个活性成分,226个
黄花败酱草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caefolia Fisch.)的根或带根全草,又名黄花龙芽、野共花、鹤立鸡群、鹿肠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黄花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正义》亦载“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其味辛、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我国高等院校不仅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职能,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作为培养祖国传统医学人才的专门院校,中医药高校应充分发挥中医文化育人优势,创新拓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主动适应“互联网+”新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效教育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的]探讨“三期”多维教学模式在针灸推拿专业推拿手法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7级本科针灸推拿专业两个班级共102人分为两组,一个班为观察组(50人),采用“三期”多维教学方式,在教学前、中、后不同时期恰当介入蓝墨云班课,另一班为对照组(52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手法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见习后手法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背景与多种危险因子如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为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可直接导致严重的关节损伤甚至最终残疾,大幅度降低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IL-18是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IL-1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循环及关节滑膜中表达异常,提示IL-1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茯苓的成分差异,为茯苓的产地溯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epax HP-C18柱(4.6 mm×150 mm,5μm),以0.5%乙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特征图谱,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不同产地茯苓的差异成分。结果建立了茯苓的特征图谱,标定并归属21个共有峰和9个非共有峰;通过OPLS-DA共筛选出7种差异成分,包括3种共有成分和4种非共有成分。结论通过OPLS-DA分析茯苓特征图谱的差异,并筛选出7种差异成分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调摄身心、养护生命,祛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的中医分支学科[1].中医养生注重个体、个体与自然以及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重在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预防,契合当下社会对健康的需求,符合“健康中国”国策的目标和要求[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医学模式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养生的治未病思想与之不谋而合.中医养生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程涉及学科范围广泛,内容涵盖了医、史、文、哲等,课程覆盖面
目的建立沉香化滞丸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方中大黄进行TLC鉴别;使用HPLC法对砂仁中的药效成分乙酸龙脑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用TLC鉴别大黄具有较好的专属性;乙酸龙脑酯在0.1171~0.0029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平均回收率98.6%,RSD等于1.9%。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沉香化滞丸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