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一种心灵的感受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它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数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感悟能力就不会灵敏,更谈不上强烈。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呢?
  一、 学会观察,建立数感
  新课程理念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以及推理交流等,只有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触角,在观察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为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开辟了绿色通道。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思考,去感受数的意义,从而建立数感。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在认识“1”时,笔者让学生课余先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用“1”表述的。课上针对学生的回答笔者罗列出:1只小鸡、1张课桌、1粒米、1颗枇杷、1打铅笔……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数一数几颗枇杷是一串?几枝铅笔是一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1”既可以表示如1枝铅笔、1颗枇杷等这样的1个个体;可以表示如1打铅笔,一串枇杷等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还可以表示如1个国家这样一个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如1粒米这样极小的物体……在“润物无声”中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二、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操作是学生指尖上跳跃的智慧。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让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为他们认识事物打下基础,它将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使经验不断得到内化和提升,为学生的发展撑开一片天地。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关注,将它设置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亲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数感。如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笔者安排学生分组动手平均分1根1米长的绳子,1张白纸和8个圆片,边动手边引导他们思考:可以有几种分法?分别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各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逐步认识到平均分的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学生顺理成章地与实际操作相融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建立了初步感知。
  三、注重估算,增强数感
  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实际运用更广泛,它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更有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常估算,多体验估算的魅力所在,增强估算意识,逐渐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感。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从甲城到乙城用了9小时,甲乙两城大约相距多少千米?”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40×10 =400, 估计在400千米左右。有的学生认为:42×10 = 420,比420千米要少一点。也有的学生提出:40×9 =360,肯定要比360千米要多一些。诸如这些方法,教师都要加以鼓励,搭建平台,让他们进行一番讨论,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各种算法的特点被比较了出来,自己的估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估算的意识和策略逐步形成,从而把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
  四、拓展运用,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它在人的头脑中潜伏着,这种智力活动是相当高级的。具备良好数感的人,在关键时候需要发挥作用时,它就会及时闪现灵感,特别是新知识教授之后,良好的数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如此一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而这又是一个至高的境界,如果没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是难以实现的。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后,笔者安排学生讨论:如果你有压岁钱2000元,打算怎么存?并阐述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多数学生计算了一遍一年期、两年期的存款利息后说明了自己的存法,并讲述了这样做的理由。有学生提出,用其中的1000元去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剩下的1000元存银行,所得的“利息(效益)”远远不止这些银行利息;有学生觉得买保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时,笔者进行了一番适时恰当的引导,不仅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那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概念也吸引了学生,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升华。
  当然,良好的数感不是仅靠一两个成功的案例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的是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和建立数感。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责编 黄 晓)
其他文献
临床工作中,住院患者常需要留取尿、粪、痰及各类引流液、分泌物的标本送检。因目前应用的各类标本盒为长条管型试管式标本盒,患者留取各类标本后,常因标本放置待送时,因收集盒的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皮炎中最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大片表皮炎症、红斑、水疱、继之松解坏死和剥脱的综合征,起病急,发病快,严重者可并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
心音包迹标测图(HSECM)是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方法自行研制的专用记录仪在受检者胸前30个标测点,分期同步记录给制的心音包迹阵列图。经30例正常人和35例患者的初步应用。结
<正> 色素性青光眼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青光眼。自从 Sugar 和 Barbour(1949)①对该病首次描述以来,有关色素性青光眼家系报导极为罕见,本文就我院青光眼专科观察的两
由于维和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承受着很大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2008年3月.笔者参加了中国派出驻刚果(金)地区的第八批维和医疗分队,体会到在封闭式管理中,护士长更应提倡人文关
“患者安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我国也不例外。2004年10月27日WHO成立了“患者安全世界联盟”,2007年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患者安全目标及主要措施”。关注患者安全,共创
结肠息肉是结肠部位常见病、多发病,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内镜技术发展,内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已成为结肠息肉治疗首选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对69例直
目的通过对胸腹部术后患者不同镇痛方式镇痛效果的比较,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镇痛方式。方法将180例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60例,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镇痛方
计算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技能,是各种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