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使心室激动和收缩不同步,从而可导致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1].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心室起搏比例[2],但对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而言, RVP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绝大多数医生选择的心室起搏部位仍是右心室心尖部或间隔部,因为术中易于操作且导线性能稳定.希氏束起搏(HBP)使心室激动的顺序和正常一样,左右心室收缩及左心室内收缩保持同步,可以防治RVP引起的左心室功能减退[3,4],是理想的真正意义上的心室生理性起搏.大多数房室传导阻滞且QRS<120 ms的患者保留有正常的希氏束传导功能,此类患者适用于HBP.在我国少有这方面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导线各项参数变化等指标评价HBP的安全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