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育与初中生语文认知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关系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母亲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笔者发现母亲的教育和指导在学生学习能力成长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以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的教学为例,浅谈母亲教育与初中生语文认知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母亲引导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23-01
  母亲与父亲不同,普遍而言,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付出的心血远比父亲付出的要多,多数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远比和父亲的关系要好。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家校教育的衔接作用,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认准母亲教育在学生学习能力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主动联合学生的母亲,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语文成长。
  1.母亲教育对孩子教育作用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家庭教育力量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母亲的教育力量,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国民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基于此,笔者便以“母亲教育与初中生语文认知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关系”为课题进行了一场问卷调查,现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母亲教育与初中生语文认知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母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等情况,在学生的实际发展中,这些情况是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的。
  在初中年级段的学生中,有些学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并不成熟,此时母亲的过分干涉是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因其可以良好的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生正值成长叛逆期,在对此部分学生的管教过程中,若母亲采用的教育方法太过,那么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继而也就会出现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低等问题。
  (2)母亲教育与初中生语文认知能力及学习成绩的预测力分析
  在现阶段的初中生家庭中,母亲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严厉型和温暖型。其中,严厉型的教育方式对初中生语文认知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30,而温暖型的影响系数则为0.223。
  基于此,我们可以发现,严厉型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成长,其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会给此阶段的学生带来一定的束缚和压力;其二,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现阶段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和语文知识素养,而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创作情绪,妨碍到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其三,在实际生活学习中,有些学生性格过于内向,若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对这些学生过于严厉,那么就很容易让其产生依赖心理或者类似“我不行”的否定心理,而这些心理现象的产生将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未来发展。
  而温暖型的教育方式则可以有效的为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作用,其原因主要为:其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生理需要满足和安全需要满足,此时他们更加缺乏的就是一种归属和爱的满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肯定”,在温暖型的教育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也可以得到更为自由的能力和思维成长,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和思维以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其二,近年来,未成年人的犯罪概率与日俱增,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培养期,若学生在此阶段未形成良好的三观,则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基于此,温暖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沉下心来,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若在此时,教师再辅以合适且科学的学校教育,那么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三观也是有着一定的作用的,此时,在正确的三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也就会简单许多。
  2.初中语文中母亲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注意事项
  家庭因素对初中生行为问题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主动联合各种教育力量,尤其是家庭教育力量,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以此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本部分中,笔者将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以初中语文的教学为例,浅谈母亲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注意事项。
  (1)母亲教育的积极作用
  如果说父亲的教育是具有一定的规则条理的,那么母亲的教育就是更温柔、更细腻的。在初中生的学习成长中,良好的母亲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爱与被爱的能力,而在学习中,懂得“爱”的真正意义的孩子将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懂得“爱”的学生就能更快速、更准备的理解到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在进行课文改编练习或课本剧表演练习时,其也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语文功底。同时,在面对一些如《纪念白求恩》等文章时,懂得“爱”的学生也更容易产生同理心,从而更准确的学习到文中人物的优良品质,以此得到语文素养的发展。
  (2)母亲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家庭中,母亲的地位非常重要,传统语文学习中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周易》,其在对家庭成员的分析中认为:父亲代表着经济,也就是说,父亲的缺失更多的是会带来经济缺失;而母亲则代表着精神,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中如果缺少了母亲,那么其精神、情感都将是不健全的。因此,作为一名母亲应该理清自己的教育地位,积极主动的在学校教师的指导配合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
  3.总结
  总之,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有其自身价值的,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和语文学习成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树立“研究”和“引导”的态度,主动对如母亲教育等教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科学的根据自己的教育研究分析引导学生母亲调整教育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家庭教育是家长为主导对孩子实施教育工作的一种教育形式,主要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则是以学校为场地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了主要教育责任。在开展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单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关联。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把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摘 要:作为一名高中生,笔者深知综合素质对自己的重要作用,也明白高中的各种课程都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尤其对语文而言,笔者觉得其除了可以对综合素质进行良好培养,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笔者从自身高中生的角度出发,对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作了分析,希望对我们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意义;策
摘 要: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孩子一生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本文从有效利用家长会、做好与家长的日常沟通、激活班主任智慧等不同视角重点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以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长会;日常沟通;班主任智慧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
摘 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广泛铺开,校外活动课程都不应只是学校教育的重复,而应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更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只是课本知识的复制,而应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相互补充,更应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外活动课程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校外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
摘 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这也是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地方,因此在校园管理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也在进一步与家长建立深度联系,追求实行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利用家长来管理学生在家庭之中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情况,而教师来负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态度,双方共同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即谈一谈班级教育中共同体建设下的家校合作实践。  關键词:初中;班级教育
摘 要:现今国家发展对幼儿早期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家庭阅读环境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重视。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推动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发展,改善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式,提高了幼儿早期进行阅读的效果。  关键词:家庭阅读环境;幼儿早期;指导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25-01  在国家发展形
摘 要:“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阅读的过程。亲子互动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亲子共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026-01  阅读是幸福的,阅读可以让人视通四海,思接
摘 要:家园共育是幼教工作的改革趋势,为了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统一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建立合作、互补、和谐的关系。农村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共同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综合能力提升,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从小让孩子们接受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能促进孩子们口语的发展,增强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我班以古诗文为载体相继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从小走进经典,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古诗诵读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古诗诵读;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
摘 要: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效果是由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决定的。可见,教育教学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实现家校合作。在此家校合作大环境下,政府投资学校着力建设家庭教育博物馆,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将其与语文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与家长合作阅读的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家校合作;阅读教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