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信息技术的大发展给传统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传统课堂教学表达、教学方式甚至教学理念的变革,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当前实现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真正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灌输式和题海中拯救出来。充分激发教与学两个主体方面的创造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 自主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演示物理过程,提高学生认知程度
  (一)利用信息技术将物理实验化抽象为直观
  有些学生提出物理难学,因为物理中有些知识较为抽象,且有的知识少不了逻辑推理。在教学中,我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无法想象出与之相应的物理情景,导致无法准确地分析出物理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情境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将物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认知程度。
  (二)利用信息技术将无法演示的实验搬到课堂内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此外物理实验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吸引学生目光的一个教学环节。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各种条件和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实验都无法进行,或由于设备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实验效果较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另外,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经历和阅历有限,对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无法想象和理解,从而限制了他们相关能力的快速提高,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大难题。如分子热运动中液体扩散的实验中,硫酸铜与水间扩散需要很长时间,采用动画模拟实验,放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便一目了然;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蒸汽有毒,课上无法演示,借助多媒体视频来演示,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托里拆利实验内容,而且可以将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多次播放或者暂停,让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更充分掌握实验的结论,这样即省时又省力;在学习声现象过程中,由于学校器材限制,真空不能传声这个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无法演示,所以借助视频来演示,学生通过观察就很容易理解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物理知识,胜过老师用千言万语去解释。在观察噪声的波形演示实验中,由于没有专门的演示声音波形的仪器,于是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声波示波器软件,在课堂上,制造出噪声,即可在示波器上显示出其无规则的波形,然后敲击音叉,示波器中会显示出其有规律的波形,效果明显,学生对比即可得出物理结论,即解决了设备问题,又激发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程度。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复习课给学生们的印象一直是沉闷、单调、枯燥无味的。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系统化和条理化,达到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综合应用的目的?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多感官地刺激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在教师的启示、引导、点拨下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
  三、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多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从而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新的表达方式。利用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各种物理现象产生的声音,如音调高低声音;内燃机做功冲程时点火时声音。利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对话,引起学生兴趣并进行思考,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一节中利用课件将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观点以对话形式播放出来,学生就像看动画片一样,觉得很有意思,最后提出问题谁的观点正确呢。这样学生就有很大的积极性投入到讨论中去。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物理相关的图片,例如减小压强的例子、减小摩擦或增大摩擦例子、大气压强应用的例子,通过图片展示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语言描述的枯燥性,能引起学生观察、讨论的兴趣。
  四、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交互性特点,不仅能实现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与反馈,还能调控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虽然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弊端,但身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设置物理情境引入课题、辅助物理实验演示物理实验过程、再现物理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更有趣地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张树林.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5(11).
  [2]刘儒德.教学软件的选用与评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与世界秩序下,俄罗斯受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大跌、世界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2015年经济大幅下滑和衰退。本文阐述了俄罗斯经济在变化世界下
文章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了马尔库塞政治批判的心理学角度。指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使个人自主的、独立的内心精神生活同化乃至异化,是马尔库塞把心理学问题上升到政治批判的理由
我说课的内容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及教学程序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文章以邹忌与徐公比美,先写妻、妾和客三种人的不切实际的相同赞美的回答,经过“暮寝而思之”,知道了他们说假话的原因:妻“私臣”、妾“畏臣”、客“求于臣”;接着将生活中的妻“私臣”、妾“畏臣”、客“求于臣”的家庭人际关
西藏拉萨堆龙区小学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培养 提高  语言知识与技能是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尤其对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强调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所谓“泡沫文化”即虚假的、虚幻的文化繁荣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实生活中种种颠倒、虚幻影像的直接反映,二是文化市场的虚假繁荣。“泡沫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影视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当前要做好五方面工作:加强乡镇政权领导,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坚持土地承包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神州大地,以五岳独尊之名饮誉世界,泰安特种车制造厂就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位于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厂始建于一九五二年,系国家定点生
【摘 要】现代教育环境下,单纯依靠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利用一些对孩子充满吸引力的乡土资源,走进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乡土教育资源 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幼儿与环境“对话”。今年山东省高考卷“丝瓜藤和肉豆须”引发了
【关键词】兴趣 观察 实践 探索 发现  陶行知先生说:“想要造就一个科学的民族,必须培植造就科学的幼儿,由此才有科学的中国。素质即人们身体的、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专业的、科学和心理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才能和品质的综合。自然科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就必须进行教学的改革。教师除了上好每一节课外,必须组织指导幼儿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科学活动。把课堂教学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