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时代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教育也变得扑朔迷离,身在其中的教师经历着外界各种并不乐观的评价,过着怎样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教师是个不一样的职业,但教师也是一个需要生活的人,如何做才能快乐幸福?这是我们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倦怠;尊重;个性化
  在外界看来,当下教师是个不错的职业,两个假期,双休,收入也不错,年轻教师入编考试也越来越火爆。但无论从网络中教师的吐糟还是身边同事朋友的反馈看,真正在一线的教师并没有外界所想那么快乐幸福,繁琐、重复、疲惫一路相伴,教师的心情往往并不是外界认为的那么好。这其中问题在哪?又该如何寻求出路?新教育时代,教育和教师都会面临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对此,笔者有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你累了吗?——关于职业倦怠
  现在的老师没几个会认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高大上的职业评价。职业而已,养家糊口的饭碗,钱钟书的《围城》里有句玩笑话,一个人很久不见,要么当老师去了,要么死了。当时是战乱年代,除了名师大儒,一般的教书匠真的不容易。現在情况实事求是说好多了,收入虽然和公务员不好比,但比一般的企业职工,要好得多,在婚恋市场上,进入编制的教师无论男女都炙手可热。再加上假期和子女教育方面的优势,教师这个职业似乎还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身在其中的教师似乎没感觉到这些优越性,倒是“累”、“烦”、“没意思”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10年以上的教师普遍存在这种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是职业倦怠,怎么办?不少人坚持“熬”字诀,熬到高级等退休,熬到行政享待遇,怎一个“熬”字了得?
  为什么会有“煎熬”的感觉,说好的辛福感、成就感呢?我觉得幸福感是被什么东西给剥夺了,什么呢?客观上教育制度对文化学业应试的过度依赖,主观上看社会价值混乱带来的浮躁心态和功利意识造成的。前者使得教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逐渐僵化,后者在价值观念上给我们带来诸多困扰。
  这俩问题学校解决不了,教师个人更解决不了。咋办?改变不了只有适应,在适应中沉淀,在适应中改变。每所学校都会有这样一批老师,他们没有一直抱怨,也没有机械被动去“熬”,而是积极适应,最终走出自己的一方天空。多数校长也是从普通教师一步步做到校长,带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在一步步改变,那些名教师则是在自己的教学岗位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专业上成长到绝大多数教师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们大多数教师做不了领导,也晋不了特级,但积极拼搏和被动适应,结果肯定大不一样,就算是做一辈子普通老师,积极快乐的40年和郁郁寡欢的40年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所以,在我们不打算辞职的情况下,就努力做一个快乐的老师!
  如何快乐?我觉得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三观
  二、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学生观
  国家要平等,民族要平等,公民要平等,师生也要平等。师生关系首先是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才能进行真正有价值的教育。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没主见,没思想,不会表达,这个不是先天,是后天家庭和学校造成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义务更是权利,他们不是考试机器,也不是未来的劳动机器,是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未来的你我他。未来社会需要的肯定不是只会考试的人,这个方面机器人比人强大的多。未来对建设的要求要高得多,要有科学知识,更要有创新思想能力,仅仅着眼考试肯定培养不出这样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是不是越来越差了?如果就学生在现有模式下学习文化的成绩看是好像是这样,换种方式,换个内容看看,一点不差,很多方面是越来越好了。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素质总体上进步很大,他们身上有很多我们不具备的良好品质。一代人不能以狭隘自负的眼光去看下一代人。
  之外,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个性,我们的教育习惯于一刀切方式处理教育问题,往往会误伤不少个性鲜明的孩子。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合理合法的要求,这是我的学生观。
  三、着眼健康成长的教育观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宗旨。育什么样的人?会考试的?精于算计个人利害得失的?说起来我们都会否认,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这样做。我理解的是健康成长的人,健康大家都知道,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长,包括学业进步,人格完善,技能提高。国家去年颁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很丰富,作为教育者应该都好好学习探究一下,把这些要求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在我看来,凡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都是不道德的教育,都是我们应该摒弃和批判的。教育的产业化夹杂了太多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学生的发展被卷入其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无理想无追求的学生比比皆是,这根本不是我们教育者所希望得到的结果,但它恰恰成为我们教育的结果。
  如何摆脱这一尴尬,我们从教者需要有勇气反思,有勇气变革,从自己的工作做起,从一个学生一件小事做起,千万教师就能改变千千万万的人。
  四、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观
  中学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模式问题多多,就像国家建设中片面经济发展观带来的靠资源耗费重复配置堆积起来的GDP,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果都有存在。
  教学是技术活,对象是人,就要尊重人的认知规律,教的是知识,就要尊重学科特点,教的主体是老师,就要尊重老师的教学特点,做到科学、个性化,就一定能事半功倍,效率明显提升。
  简单说,学校不能要求老师用同一种模式来授课,老师不能要求所有学生用同一种模式学习,学生不要强迫自己用同一种模式学习所有学科。至于教师适合什么模式,需要自己摸索探究,学生适合什么学法则需要老师来指导。
  当然,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总会有很多遗憾,但只要我们坚持本心认真去做,就会有一个个学生改变,一所所学校改变,直至我们教育改变,未来改变。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师人生才是幸福快乐的人生!
  作者简介:
  程文秀,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我厂是一个小型企业,生产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可锻铸铁生产所用的退火炉,是一台容量为12t的台车式煤粉周期退火炉。它主要由煤粉燃烧装置、炉体及台车三部分组成,两个燃烧室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强力推进课程“三开”和学生课业“减负”工作。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如何选择适当的工具与材料,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促
测风塔对于项目的风资源的准确评估、微观选址和投资决策至关重要。结合福建省沿海和内陆项目实例,对陆上风电场测风塔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测风塔选址、设备配置等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引起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同时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课题。在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多反思多交流,从而形成新思想和新方法,并切实有效的贯彻到日常教学中。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教育实践,对此一问题进行了初级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
<正>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并将其纳入国民整体教育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驾驶人数量也快速增长,道路交通环境更
上海金堂轻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茶皂素复合助剂,实现了针织物平幅连续前处理水溶液的循环使用,达到废水零排放;在巾被织物连续生产中重复使用,实现了巾被织物前处理无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采取“分类考核。区别对待”的办法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构建有别于传统班级的专业课程体系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前提与基础。文中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为例,从学徒目标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选取、职业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