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如何对待健忘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年人的健忘可分为器质性健忘和功能性健忘两大类。
  器质性健忘,是由于大脑皮层记忆细胞出现了病变,从而使记忆力减退。比如脑肿瘤、脑外伤、脑炎等造成的记忆力减退或丧失;某些全身性严重疾病,如内分泌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慢性中毒等,也会损害大脑造成健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本身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或者由于脑部动脉逐渐硬化而导致脑功能衰退。这类情况虽不属于病态,但也反应了大脑皮层记忆细胞的“质量”问题,所以有人也将因这种原因引起的健忘归入器质性一类。对付器质性健忘,如果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应及时治疗。同时,应加强思维和体育锻炼。加强思维活动就是多动脑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开动脑子,多分析问题,可防止记忆力的衰退。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良方。运动可促使全身血液活跃,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有助于记忆力的增强。
  功能性健忘是指大脑皮层记忆功能出了问题。人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家庭负担,如能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所有的记忆都会在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深深扎根,所以记忆力特别旺盛。而到了中年,肩负工作重任,家务劳动繁多,精力往往不易集中,所学的东西或一些事情总记不牢。对付功能性健忘,有如下几种办法:透彻理解学习内容,不要一知半解或囫囵吞枣;尽量排除各种外来干扰,学习、做事时注意力集中;经常回忆与复习学过的知识,不能学了就束之高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有些人为了增强记忆效果,拼命使用强身补品或补脑药物,也有人想借助烟、酒、浓茶、咖啡来克服健忘,都是不可取的。这样,非但不会有助于记忆,对身体健康往往弊多利少。
其他文献
保健养生,重在行动,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首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科学养生。早先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错误的。“病从口入”,饮食卫生非常重要!为了丰富医疗保健、养生知识,我买了不少书如:《家庭医疗手册》、《健康快车》、《家庭医疗保健处方百科》、《益寿文摘》等书刊。  读书,要学以致用。比如:心脑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讲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005年7月16日“05·北戴河养生大会”在河北省北戴河疗养院胜利召开。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老年心内科主任、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昭光教授,应“05·北戴河养生大会”的邀请为大会作“健康快乐100岁”的主题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作为“05·北戴河养生大会”的协办单位,《现代养生》杂志社有幸诚聘洪昭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