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高效识字教学课堂的有效环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了教學的第一目标。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运用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任务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识字教学 环节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枯燥的汉字时,很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喜欢大自然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生活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下面简要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自觉主动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
  我认为要想在整个识字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应该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
  如教学西师版的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二”中的《庄稼小卫兵》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利用生字头饰“找朋友”、师生合作“对口令”、课件展示“摘苹果”、自由练习“词语开花”等游戏,以区别“清、晴、睛、请、情”。这样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
  三、课内和课外的有力结合进行识字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学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他们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与识字技巧以后,不仅课内要识字,课外也应该利用各种形式识字。在课外识字中我让学生用上喜欢的各类扑克牌、卡通卡、烟盒、包装纸等,把在课外新近认识的汉字注上汉语拼音制成漂亮的生字卡片,定期收集生字卡片张贴在教室里的“我的识字小天地”中,并评出“最佳制作奖”。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识字量广了,美术手工能力方面也有了进步。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四、感受我们身边的汉字,让识字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子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这样说的:“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于是,我把生活中孩子们感兴趣的招牌、广告、图片贴满了教室,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识字课堂,使学生们对识字感兴趣,感受汉字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我抓住农村孩子爱看电视这一特点,在班里经常搞一些“我爱电视,我学电视”的活动。一次,我班的一个一年级的男娃娃来我家玩,农村除了看电视也没有别的什么孩子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于是他要求开电视看,而且要求我给他找《铁道游击队》的节目。当时,我心里想:你平时这么懒,生字也没有记好,还看电视。但我没有说出口,很耐心地找节目,并引导他:“你说说看,这电视叫什么名字来的?它的片尾曲会唱吗?”他回答说:“会一点,但不知道歌词。”我相机引导:“其实那歌词就在电视屏幕的下面,以后就看着屏幕下的歌词唱,我们比赛,看看谁最先学会这首歌。”孩子看到我没有批评他看电视,还让他和我比赛,高兴极了,从此认真学歌,也认识了不少的汉字。
  五、生活是识字的好课堂,促进识字教学生活化
  我们自然轻松的生活本来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让我们学习成长,为此,处处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教育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所学的字无数次地重现于学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处处把字识,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例如上街去买东西,一路上店铺鳞次栉比,商店里,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店铺的招牌、商品的名称、商品的说明书等,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加以巩固;对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起去上街的同伴或亲人,可以记下字形,回家去问家长或老师,也可以请出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来帮忙。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好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教育中,数学一直作为基础学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学科也经常成为义务教育中的核心考察部分。在初中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夯实数学基础的重要步骤。好的数学素养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扩宽视野,以客观存在的真理为逻辑基础,增强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本文旨在探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增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教育
期刊
摘 要:中学化学教学围绕实验展开是中学化学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程 素质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构建自主有效的课堂已经成为每位教师的必需。在实施构建自主有效课堂的过程中,老师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反思和总结,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一、充分发挥小组成员职能,打造自主有效的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一般控制在3-5人。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小组人数越多越难讨论出问题的结果。低年级学生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认真倾听。他
期刊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把学生推向创造的成功之巅。  关键词:生物教学 问题意识 能力 素养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
期刊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学校教育就是要促進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中小学所运用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很多地方不尽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小组合作模式就是我们所运用到的诸多模式中的一种。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够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的效率,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展示平台,使我们的课堂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达到寓教于乐
期刊
有两次命题作文,结果出乎意料。  一次是以“春上枝头”为题,练习写抒情散文。想借枝头上春景的描写,来展示家庭、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从而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并且希望学生能从初春景联想盛春景,由枝头春联想到果压枝头,从现实的变化展望美好的未来。这个命题在90年代学生中练习过,涌现出了一大批情文并茂的作品,有两篇在当年的夏令营征文中获奖,可是这次学生练习,情况大不相同,多数文章干巴巴的,尽是套话,
期刊
三年级是科学教学的起始年级,学生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学生在实验前一看到实验材料就急于动手,不再听老师说注意事项了;实验中,不按要求操作,抢着做的,闲聊的,更有甚者一人拿一个材料当玩具,实验结束该汇报了,仍然不停手……在与同事们的交流中发现,这些问题他们也有同感,这种现象在三年级尤为严重,四五六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转好,但也参差不齐。分析原因:首先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改变了历史教学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强化学生记忆,提高课堂效率,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品德修养 思维能力 审美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这种
期刊
當今科技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积累多,知识量大,多得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二是增长快,快得千变万化、日新月异。随着创新思潮的兴起,创新教育应运而生。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教育者关注的课题,这里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以人为本”,培养创新意识  着眼于内化发展,强调的
期刊
小学音乐教学是优化人才素质、向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达到完善素质教育、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是每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势在必行的责任。纷繁万事,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现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音乐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把建构学生在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