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制教具探究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1961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利用简易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探究,往往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介绍通过自制教具对影响洛伦兹力大小方向的因素进行定性探究。
  关键词:自制教具;实验探究;洛伦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因此通过实验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显得很有必要。传统教学通常利用连接高压电源的阴极射像管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进行实验探究,由于仪器的短缺,只能教师进行演示,无法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没能亲身动手操作和体会,实验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受到影响;笔者利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制实验教具,弥补仪器短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探究效果。
  1.自制实验教具介绍
  用培养皿装少量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加上由培养皿中心指向器壁的发散电场,阴阳离子将沿半径方向定向移动,再将溶液置于竖直方向的磁场中,溶液将发生转动;通过溶液转动的快慢和转动的方向来探究影响洛伦兹力大小方向的因素。
  2.制作方法及原理
  按照图1所示,把一厘米宽的铁皮贴在培养皿的内壁上,倒入少量的小苏打溶液,轻轻撒上稍许痱子粉,使其漂浮在溶液表面,培养皿的中心插入石墨条,培养皿下方垫上磁铁,并将电源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石墨和铁皮,构建实验装置。
  该装置的实验原理:碳酸氢钠水解为Na+和HCO3-,为溶液提供了阴、阳两种离子。用石墨条插入培养皿的中心,石墨接电源正极,铁皮接电源负极,能够形成由石墨指向铁皮的扇形电场。在电場力作用下,阳离子将沿半径方向由石墨向铁皮运动,阴离子将由铁皮向石墨运动,形成运动电荷。培养皿下方垫上磁铁(N极向上)如图2所示,运动的阳离子受到垂直于半径顺时针方向的洛伦兹力,阴离子也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洛伦兹力。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可以通过痱子粉的运动直观展现出来,观察到溶液顺时针转动的实验现象。
  3.实验案例——教学中教具的应用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好材料进行分组探究,逐步引导实验的操作环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提升学生探究学习效果。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分组实验探究内容进行拆解,可以先探究磁场对运动电荷是否有力的作用,建立深入探究的理论基础;再从影响洛伦兹力方向和大小两个维度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建构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探究一:磁场对运动电荷是否有力的作用
  实验1:石墨与铁皮接通电源,培养皿下方不垫磁铁与垫磁铁两种不同情况下,实验现象有什么区别?
  现象1:不垫磁铁溶液不会转动;垫上磁铁后溶液转动了。
  结论1:接通电源时,阴阳离子沿半径方向定向移动,溶液顺时针转动,说明离子受到了顺时针方向的力,即磁场对运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探究二:影响洛伦兹力方向的因素
  实验2:如图2所示,第一步,石墨接电源正极,铁皮接负极,磁铁N极朝上,观察溶液转动方向;第二步,改变电源正负极,观察溶液的转动方向;第三步,改变磁铁方向(S极朝上),再观察溶液转动方向。
  现象2:第一步溶液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步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步顺时针方向转动。
  结论2:无论是改变电流方向(电荷运动方向)还是改变磁场方向,溶液转动方向都会发生改变,由此可知洛伦兹力方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探究三:影响洛伦兹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3:如图2所示,第一步,垫一块磁铁,石墨与铁皮连接一节,两节,三节干电池的情况下,分别记录20s时间内溶液转动的圈数;第二步,石墨与铁皮连接一节干电池,垫一块,两块,三块磁铁的情况下,再分别记录20s时间内溶液转动的圈数。
  现象3:第一步溶液转动的圈数分别约为2.5圈,3.8圈,4.5圈;第二步溶液转动的圈数分别约为2.5圈,3.2圈,3.7圈。
  结论3:增加电池节数和磁铁块数都能提高转数,说明电荷运动速度越大,磁场越强,洛伦兹力也越大。
  4.教具创新之处及教学作用
  该教具材料简易,制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便于分组,让学生亲身体会探究过程,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实验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助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也增添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此教具,化微观的洛伦兹力为宏观的溶液转动进行观察,实验围绕“溶液转动”展开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深入探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思考猜想,并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进行探究验证,避免了空洞乏味的讲解,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认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另外,“溶液转动”为后面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对学生后继章节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5.结语
  自制教具的教学价值并不单单体现在这一个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只要用心开发定能将各式各样的自制教具应用到不同章节教学当中,使自制教具更好的走进物理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吕丽凤.以自制教具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J].教师,2018(03):23-25.
  [2]周杰.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使用[J].名师在线,2019(06):75-77.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年,教師、学生们度过一个特殊寒假,在这特殊时期,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大部分学校要求教师们线上教学。本文主要结合中学生物学科浅谈线上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物;线上教学;策略  2020年2月上旬,正值各学龄段的学生返校学习之际,一种新型疾病在我国流行,为有效控制其流行的趋势,学校被要求停课但学生不停学,学生不得不尝试线上学习,教师不得不学习并采用非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摘 要:信息媒体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脑等高科技产物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应用到教育事业中。互联网的存在,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优势,将其有效的运用到中学数学的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1.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便利  备
期刊
摘 要:教育行政部门把区域性统考作为一种管理办法,是一种积极的行政行为,推行区域性统考,确实提高和巩固了我县义务教育教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区域性统考数据过度运用,没有凸显其教学诊断、教学指导功能,严重制约了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持续性发展,需要区域教育决策者从测试工具的科学性、测试的频次及测试结果的运用方法做出有效应对。  关键词:区域性统考;义务教育阶段;问题;持续性发展;应对策略  笔
期刊
摘 要:建构与应用模型是物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物理学的核心学科特色。加强物理模型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的必备知识;加强物理模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关键词:物理模型教学,学科思维,效率  前言:高考評价体系提出:“首先,要优化考试内容。在高考命题中,要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内容,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
期刊
摘 要:发现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相比于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生硬的将学生与英语学科绑在一起,发现学习更加尊重学生,也更能得到学生的青睐。本文从词汇练习、听力训练、语法学习、口语练习、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知识积累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发现学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有效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发现学习;有效运用  高中生对于一些強硬的行为更多的不是被迫接受而是抵触
期刊
摘 要:对大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基于语篇的学习主要的内容。学生在主题语境下学习语言、在做任务中促进思维发展的水平。本文以大单元整体设计为背景、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以英文报告写作任务为驱动、以主题语篇阅读来促成、针对多模态语篇进行选择性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分享碰撞、最后对产出的英文报告进行评价等活动有效展开读写教学,借以提高学生的主题认知水平、语言能力,重点发展其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内高中历史教学得到了长足得进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掌握历史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强调学上能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要求出发,并提出及关于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探究策略,希望能够与广大教育同行共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基于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主要通过创设英语语境,吸引学生兴趣;挖掘教材文化元素,强化文化认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丰富文化储备三种途径,让学生能够看到不同的文化,实现对不同文化的吸收和认同。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认知和了解中西方文化,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对比;群文阅读 
期刊
摘 要:针对教材中探究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中的不足,从选择实验材料、改进装置、改变实验原理等角度进行改进,从而更加科学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使实验现象更加清晰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实验改进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通过三组演示实验验证了绿色植物的呼吸时释放了能量、产生了二氧化碳、消耗了
期刊
摘 要:按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对思维品质的要求,从当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學中的实际出发,关注阅读问题设计对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基于认知层次,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如何更好地设计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英语阅读;问题设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中学生在“读”的语言技能上提出的五级目标,培养思维品质应提高学生思维在逻辑性、创新性、批判性等方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