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扎根学生心间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yuan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具体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一个人只要懂得“礼”也就懂得了做人。教育部长陈宝生也曾说:“传统文化不进校园,中国人的重心就会漂移。”那么,如何在校园里进行传统“礼”文化下德育实践活动,让“礼”扎根学生心间呢?笔者认为,该从“创‘礼’学氛围、构‘礼’学课程、学‘礼’学文化、定‘礼’学制度”四大方面做起。
  【关键词】“礼”学;氛围;课程;制度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包括孝、慈、恭、顺等。一个人只要懂得“礼”也就懂得了做人。一个“礼”,包罗了教育学生的方方面面。学生懂“礼”了,也就达到了学校育人目标。笔者以绩东二小学为例,谈谈传统“礼”文化下小学生德育渗透教育实践。
  一、创“礼”学氛围——基础
  欲培雅人,先创雅室。必须让学校每一处墙壁、每一个连廊、每一个教室会说话,必须让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桌一椅、一角一落有故事……如此,方能创设浓浓的“礼”学氛围。为此,绩东二小学根据学校布局,进行了以下环境布置改造。
  (一)校门有内涵
  未进雅室,却闻雅趣。绩东二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大门两侧做文章,让我国圣人先贤礼、恭、孝、仁等故事以及那古雅的“礼”字上墙。学生、家长进入校园时,首先会被校门左侧长围墙上我国先圣故事所吸引,读着故事带着意犹未尽来到学校大门口,12个不同形体的“礼”字映入眼帘,让人顿悟那一墙故事的内在含义,召唤起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礼”意识。未入校园,已先闻到馥郁的雅香,触摸到心灵向美的脉搏,感知学校教育理念的质朴雅致,实在是妙。
  (二)连廊有故事
  校园连廊是学校文化布置的重要载体,更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地方。学校借着连廊人来人往得天独厚的优势,呈现“礼”文化不同主题的连续故事。人人每天必经的连廊安排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呈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风等;二是对礼、孝、慈、等传统美德进行诠释。运动场过道,呈现我国古代体育竞技运动精神名句与故事。各年级连廊根据学生特点以《弟子规》《论语》等不同主题布置,以名言名句和短小故事呈现,学生在课间随处可触经典文化。一条连廊一个主题一串故事,师生路过之处,目之所见,皆是经典。
  (三)墙壁会说话
  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功能室、每一个厕所的墙壁,也是“礼”文化主题很好的呈现载体。针对教室,绩东二小学根据年级学生特点,采用一月一室一主题的形式,确定每年级每学期的学习主题,各班级在年级主题系统安排下,进行系统学习、实践,并将学习成果展示以及“礼”文化故事贴于教室内墙与外墙。针对厕所、各功能室场的功能则进行有针对性的“礼”文化故事的讲述,如,音乐室张贴与音乐有关的名句和经典故事《伯牙绝弦》等。这样,学生不管到哪学习,都能在系列感人故事、名言名句中获得熏陶。如此,“三有”校园布置改造,让校园处处浓郁着“礼”文化,师生置身其中,长久熏陶,变得通达知礼,气质显雅。
  二、构“礼”学课程——核心
  育人得培根,培根需抓心,需内在学习实践体验。构建学生精神家园,需要构建一套有序列的“礼”学课程,这是“礼”文化得以推进的关键。
  如何构建“礼”学课程?应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绩东二小学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学生情况,围绕培育一个完整人的目标,进行了各年级“礼”学课程构建:一年级按照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讲礼貌等序列,根据《三字经》等编撰了集三字经、故事讲述、实践体验要求为一体的学习课程;二年级则按爱学习、讲孝顺、爱他人等编写学生学习课程;三四年级融入《论语》、五六年级融入《礼记》。
  就这样,根据不同年级按不同教学主题编撰集经典诗文、故事讲述、实践体验学生学习课程,形成了一至六年级完整有序列的学生学习初步课程。接着,学校紧锣密鼓地进行教学课程试用修改,根据试用效果,确定最终教学课程。
  有了课程,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礼”文化学习便有了抓手。绩东二小学的学生,经扎实的课程学习、实践,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变得彬彬有礼了,变得勤奋笃学了,变得有责任担当了,变得孝顺谦和了……
  三、学“礼”学文化——关键
  课程确定后,学校按照课程,制订学习计划,班主任每周一个主题或两周一个主题,利用队课学习,用一周或两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体验,让家长陪伴落实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朗读经典、阅读经典故事中,在实践中,学习做一个知礼守信、仁义爱人、爱国担当的人,真正领悟“礼”学文化的内涵。
  在课程学习中,绩东二小学是这样做的:一是落实每周一主题的课程学习、实践、反馈交流;二是在语文、道法学习中,结合这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尤其是学到相关人文主题时,老师便结合故事进行阅读学习;三是在数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学习中渗透学习;四是通过少先队广播站每天一主题的故事讲述,让全体师生学习;五是通过有主题的读书活动、集会、各种典礼、实践体验活动进行课程学习的渗透实践。如此,学校全方位跨学科的“礼”课程整合学习,正式开启了学生“向礼”教育之旅。
  如果说“礼”学课程的构建是学生学习“礼”文化的基础,那么随之的种种学习、实践、体验活动环节,便是引导学生在诵读、阅读、学习中习礼、明礼、懂礼、讲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向礼”学习的关键。
  四、定“礼”学制度——保障
  如何让“礼”在师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可随我国古代“礼”最原始的一个做法:礼制——也就是学校制订一系列的“礼仪制度”,用这制度来规范师生学习、生活、交际等行为。绩东二小学熟谙此道,根据学生实际制订了一系列操作性極强的评价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各班教室卫生、上课纪律、出操、升旗仪式等,制订了详细严格有阶梯性的文明、纪律要求,出台了“有礼班级”评比细则;针对进校门、打招呼、课间活动、孝顺等,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制定了不同年级的文明要求,出台了“有礼少年”评比细则。
  坚持对“有礼班级”和“有礼少年”进行周评、月评,确保各项纪律要求落实到位。自从要求细化、评比坚持以来,学生面貌发生了大变化,违纪少了,主动管理班级、检拾校园垃圾的学生多了,校园处处是谦逊乐学的身影。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当学校每一面墙都在诉说着学生学习收获,每一棵树都在讲述着师生学礼故事,每一条长廊都在折射着先贤的美德,每一间教室都在践行着“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次的评比都在为“向礼”增添润滑剂……学校已然是步步皆美景,处处为教育。沉浸于斯,还怕培育不出优雅有礼的学子吗?
  如果说创“礼”学氛围,是建设传统“礼”学殿堂的基础,那么构“礼”学课程,便是打造传统“礼”学殿堂的核心基础;如果说学‘礼’学文化,是建设传统“礼”殿堂的关键,那么定“礼”学制度,便是打造传统“礼”学殿堂的保障机制。只有四架齐驱,方能扎实传统“礼”文化下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让“礼”扎根学生心间。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升小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好儿童的心理向往,让他们从内心喜爱学校,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独立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帮助家长看好入学误区,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入学,健健康康地成长。  【关键词】科学入学;培养能力  一、做好科学入学准备的重要性  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设置和活动方
【摘要】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对生活态度,良好的幼儿教育对儿童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教育期间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幼儿的成长,现对幼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作浅谈分析,探讨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国儿童学习成长的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期,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因此,大家不应忽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是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均十分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青年们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提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直接指导志愿服务工作的
【摘要】本文从智力角度解释了何为“学困生”, 教会“学困生”学会学习是班主任工作和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核心内容。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让“学困生”学会学习的道理。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端正“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把握好正确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做好“学困生”的学习向导,真正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使这类学生获取进步,找到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学困生;学会学
【摘要】山区农村初中学校中教学工作虽比不上城市教学,但经过党和政府的关怀,已经获得明显的进步。德育是每一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贯彻的,以前山区农村的初中德育工作因各种因素推进力度不够,但山区农村初中的德育是决定山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项举措,山区农村的初中教育中展开切实有效的德育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笔者首先对山区农村初中德育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教学分析如何提升德育。  【关键词】山区农村;初中教
课文的标题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文本内容,一个好的题目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思考,它是文本连通读者的心桥,是打开文本的瞭望口。透过这个窗口,读者也许就可以看见无限的风景。文章的题目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巧用课文标题,可以有效激活语文课堂,生成无限精彩。  一、改写标题,改出情意重重  文章的标题是对文本内容或中心最精准的概括,是作者思虑再三的结果,教者在教学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赏析和学习,不过,一千个读者
一、案例背景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深化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广州市番禺区自2010学年开始实施对小学办学绩效进行评价和奖励。按学校规模分组,每学年根据《番禺区小学办学绩效奖励方案》进行,依照《番禺区小学办学绩效评价表》体系,先由各学校自评申报(提供详实的佐证材料)——镇街审核——区级初评——区级总评,充分发挥着全面指导下辖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自2010学
本报综合消息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广东援藏援疆教师也暂缓进藏、进疆。为助力受援学校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广东援藏援疆教师在省教育厅和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主动对接、积极谋划,化身“网络主播”,为万里之外的学生进行线上支教。广东援疆驻疏附支教团150人主动参与学校线上教学工作,其中81人在派出单位开展线上教学,9人协助受援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来自广东珠海的教师翟晓丽在“空
【摘要】本土文化是本土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传统文化不断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幼儿园,利用美术活动弘扬阳江本土文化,既可以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又可以使美术活动更具地方特色。本文以班级为试点,着重从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欣赏三方面入手,在小、中、大不同年龄班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与运用。  【关键词】本土文化;活动;具体化;探究与应用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
【摘要】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生源素质较低,家庭英语环境几乎没有,学生自主学习英语难。教师要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活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组合作;提高效率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倡导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