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初中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德育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j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区农村初中学校中教学工作虽比不上城市教学,但经过党和政府的关怀,已经获得明显的进步。德育是每一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贯彻的,以前山区农村的初中德育工作因各种因素推进力度不够,但山区农村初中的德育是决定山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项举措,山区农村的初中教育中展开切实有效的德育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笔者首先对山区农村初中德育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教学分析如何提升德育。
  【关键词】山区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活动;德育;中学校长
  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山区农村的教育逐渐得到很好的改善,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区农村初中学校因本身地处偏僻,交通不够发达,加上当地的土地资源匮乏,整体的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对山区教育存在一定的阻碍。初中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刻,初中的德育也应该贯穿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教育,这是结合青少年的年龄和性格得出的重要结论。所以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实施德育值得深思。
  一、山区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对德育的重视
  山区农村初中在推进德育教学时,以前是因为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非常艰辛,教师展开正常的教学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没有强制融入过多的德育,但是现在山区农村初中的教学设备有了一定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有了新面貌,教师的教育条件也有了进步,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这样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推进德育是值得肯定的。有的学校领导没有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将德育重点纳入教学范围之中,仍旧以传统的模式展开教育,德育停滞不前。除此之外,应试教育仍旧是当前教学中的最大特点,这样的背景之下,各项课程的学习的重要程度远高于德育教育,德育出现偏离首位的情况。具体来说,学校和部分老师讲分数线作为成绩榜来评价学习,学校中能承担德育教育的老师配置欠缺,大都德育的老师都是临时兼职的,甚至还有一些班级的德育仅依靠班主任去完成,其他任课老师没有对德育教育有深入的认识。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校领导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让每一位老师在心中树立德育的意识。
  2.外界影响使得学校对德育效果打折
  近10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和社会都在飞速变革,山区农村中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面临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学校的德育也因此受到阻碍。山区农村初中的学生生源相对特殊,他们的特点是层次不一、对学习不够重视。山区农村初中的学生大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对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不够明确,这样的心理在面临家庭经济压力和农作压力时很快就会有倾斜。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相对不足,加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对分数非常重视,这具有轻度功利主义色彩的行为也间接表现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不足。德育是在自身规律的要求之下展开的一项教育,系统的德育,全面的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外界的影响之下,山区农村初中学生逐渐分为两派:①重视分数,一心升学。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重视储备量逐渐达到目标的同时缺乏德育感知。②自我放弃,不思进取。这些学生对学生提不起兴趣,后逐渐发展可能旷课、逃出学校在社会上游荡。
  3.家庭教育欠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困难
  诚然,山区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相对来说更复杂,学生家境贫寒的占比更高,部分学生还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复杂的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发展可能会有负面的作用。这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因素形成自卑心理、攀比心理、逆反心理等,这样出现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行为的概率更高,学校展开教育工作也较为困难。
  二、山区农村初中将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山区农村初中的德育和教学进行结合后展开教学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的教学方式如下:
  1.以身作则
  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关键的是以德服人。教育的整个工作都是为人师表,所以教师在学校甚至在生活中都应该以身作则。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都较强,从教师的身上他们能够学习到很多,无形的学习会对学生的一生带来影响。所以,教师务必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强的责任感,怀着高尚的道德情感展开各项教学活动。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学生对教师特殊的崇敬,也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特殊的爱。教师进行教育,務必深刻理解爱的真谛,对学生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以身作则,切勿溺爱,爱与严格都应该具备,循循善诱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严而有方,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气质和品格之下逐渐熏陶,逐渐形成自律、自强的品质。
  2.德育制度
  山区农存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德育教学目标,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可采取的方式,学校在理清这些内容之后,积极的将德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制定成文件,然后带领着教师积极学习和思考,对优秀的建议进行肯定,并及时制定出德育教学制度,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积极的在教学活动中渗入德育。
  3.教学中融入德育具体途径
  结合韩国德育的教育特色和其他优秀的德育工作,教学中融入德育是非常可行的。在课堂教学之中,开设德育课是非常重要的,德育课的教学会使得学生更加综合、全面的理解品德教育的真正含义,使得学生对德育有更深入的理解。除专门开设课程,在各科教育中也应该积极的融入德育课程。如语文的学习中,因涉及非常广泛,每一次学习都会有品德的内容在其中,教师在教学时只需引导学生思考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学习地理、历史等课程也会有丰富的题材给予教师发挥。即便是数学、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或多或少会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花30秒、60秒或是120秒对学生进行指点,“人之初、性本善”,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明白善良的意义,明白品德的意义。
  4.初中其它环境下的德育
  初中学生除了课程的学习,还会有包括运动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之中也可根据现实渗入德育教育。运动会是非常好的机会,虽一年仅有一次,但真正鼓励学生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这些词语仍旧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除此之外,初中学生每年会有的社会活动,以春游和秋游为代表,更是值得教师积极将德育教育引入其中。山区农村的初中学生每年会有一次机会外出游玩,一般以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为主。此时进行言传身教的德育会帮助学生真正明白德育的内涵。
  三、结束语
  山区农村初中的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受到外界影响较大,加上山区农村的学生家庭的影响,但这也不能阻碍初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师以身作则,学校积极制定出德育的相关制度,并在各科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在户外活动中融入德育,在每一次可以展开德育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德育,帮助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培养出有德有才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永立.以文化助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围——逢亭中学“《学子规》核心文化”主题亮点扫描[J].贵州教育,2018(9).
  [2]陈天明.农村学校小班额环境下如何顺利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57).
  [3]万廷威.打造引领团队实施自主管理——农村中学自主管理德育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05):33.
  [4]卢大水.怀仁爱之心立仁德之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校长对留守学生的关爱使命[J].中学教学参考,2019(12).
  [5]万廷威.让学生做快乐成长、幸福生活的主人——农村中学自主管理德育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8(53):35.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按照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检查指导工作有关“局领导包区、科室包镇(街)”的要求,连日来,佛山市教育局负责包区的四级调研员陈赞虎带领相关科室,通过现场指导和电话抽查,对禅城区范围内的学校幼儿园进行了检查,截至目前,已检查学校、幼儿园超过200所,抽查校外培训机构79间。  每到一所学校,指导组都认真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交流指导,询问校园门卫对“五个一律”是否知悉,看履职
【摘要】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没有概念,行为规范也比较薄弱。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狠抓常规教育、发挥学生干部自主管理效能、举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及加强家校沟通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索一年级德育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關键词】德育管理;常规教育;自主管理;德育活动;家校沟通  一间学校的校风、教风与学风的好坏与年级组管理工作的到位与否息息相关。有效的
【摘要】在22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与其说是我在教育学生,不如说是学生在教我成长。是学生,是这些千差万别的孩子,使我一天天进步,使我懂得如何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去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如何做一个善解人意、懂得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潜能的老师。机缘巧合,无意中看到卢勤所著的书——《把孩子培养成财富》,我深受启发,并把她的话语巧妙地运用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
【摘要】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方法的教学内容可作为启发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载体,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对高中生物教材进行文本分析,挖掘剖析科学方法的内容,归纳整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的种类,统计科学方法的使用频率并分析其显性化特点,有助于一线教师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开展高中生物教学。  【关键词】生物教材;科学方法;显性化;文本分析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普通高中生
【摘要】德育主要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德育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小学生更像是一张白纸,此时是学生建立思想观念的基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加强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落实,立足德育目标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品质方面的有效建设。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重要性  小学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历史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新课标中的情感教育尤显突出。情感教育是历史教育中不可忽視的环节,也是历史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学生思想现状的分析,探讨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因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从而适应新课标的情感要求。  【关键词】历史课堂;渗透;思想品德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升小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好儿童的心理向往,让他们从内心喜爱学校,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独立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帮助家长看好入学误区,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入学,健健康康地成长。  【关键词】科学入学;培养能力  一、做好科学入学准备的重要性  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设置和活动方
【摘要】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对生活态度,良好的幼儿教育对儿童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教育期间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幼儿的成长,现对幼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作浅谈分析,探讨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国儿童学习成长的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期,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因此,大家不应忽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是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均十分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青年们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提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直接指导志愿服务工作的
【摘要】本文从智力角度解释了何为“学困生”, 教会“学困生”学会学习是班主任工作和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核心内容。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让“学困生”学会学习的道理。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端正“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把握好正确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做好“学困生”的学习向导,真正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使这类学生获取进步,找到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学困生;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