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困境及德育创新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困境的现状和成因,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道德困境,从德育主体构建网络自主学习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强化校园网络德育功能,着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监管、健全网络道德制约机制,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德育策略。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德育困境 德育创新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向网络延伸与拓展,孕育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环境。网络与大学生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领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带来无限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道德生成带来一定的困境。网络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责任感弱化、道德行为失范,有些大学生出现思想颓废,政治信念动摇,个别大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困境现状
  (一)道德价值观困境。虚拟网络世界是一个缺乏言论约束力的世界,既有宣传科学真理、倡导人文精神、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又有不少虚假信息、黄色流毒、暴力凶杀以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等。面对这些信息,社会阅历浅、辨别力不强、思想单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在道德价值观的选择和取舍上陷入误区,造成道德价值观困境。
  (二)道德情感困境。“当大学生进入网络环境以后,在网络社会交往过程中会较多地采取以事理取向为主的交往模式,这种变化与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特点有关系。”[1]网络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平等性等特点,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人际关系在新的平台上重新建构。网络中虚拟的人际交往,填补了现实中人际情感的不足,极易导致现实中的人际情感的疏远与冷漠。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理想的沟通交往的平台,网络的虚拟环境给了他们深刻满足。体验着一种虚拟的交往情感,沉醉于一种虚拟的交往满足中,对现实生活的人际情感产生了极大的疏离感。
  (三)道德意志困境。道德意志困境是指人们不能按照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表现出不能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时缺乏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精神。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部分大学生面对文字、图片、动画、聊天互动等诱惑,缺乏抵制诱惑的毅力和勇气,成了网络道德意志困境的俘虏。特别是网络道德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因为抵挡不了网络色情信息的诱惑,极易成为网络色情成瘾者。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挡不住网游的诱惑,从中获得一些虚假的自信与满足,最终的结果是迷失自我,人性出现异化。
  (四)道德行为困境。“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世界里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和个人的自律性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被察觉和监督。”[2]因此,有些大学生自由意识泛滥,道德行为出现问题。首先,大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阶段,网络对他们富有强大的吸引力,网上游戏、网上聊天、网上恋爱等成为部分大学生填补情感缝隙、打发无聊时光的最佳选择。过分地迷恋网络,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身心极不健康,甚至辍学。其次,由于大部分网上行为不受现有道德规范约束,而且缺乏法律监督,一些学生,有可能浏览黄色网页、散布虚假信息及反动言论、侵犯他人隐私、利用网络犯罪等。再次,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信息获取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股不良的学习风气。部分学生在教室里听课,不做笔记,只是用手机把老师的讲义拍一下就万事大吉。另外,部分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不听导师的指导,随便从网上找几篇相似的文章,东拼西凑之后交给导师,没有自己的思考,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有甚者,干脆从网上花钱买一篇用做“毕业论文”,不良学风就这样被助长。这些不良的网络行为,既让自己陷入网络道德行为的困境之中,又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困境生成的原因
  (一)网络道德素质缺失。部分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无论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很少涉及网络道德价值观念、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责任、网络道德情感、网络法律规范、网络管理规范等内容,以至于网络道德理论知识相对缺失。部分大学生社会阅历浅、辨别力不强、网络道德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极易在道德价值观上陷入误区。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网络交往逐渐增多,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沟通相对减少,有的学生渐渐变得冷漠。面对充满诱惑的虚拟网络世界,不能按照网络道德原则和要求做出选择和行动,出现长时间网上游戏、网上聊天、浏览黄色网页等不良行为,道德防线很容易崩溃,道德良知很容易泯灭,最终迷失自我,危害他人和社会。
  (二)高校网络德育缺失。当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与计算机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是技术理论及实际操作知识,极少涉及网络道德问题,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也几乎不谈网络道德这个课题。因此,在网络德育缺失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观念变形与扭曲、情感冷漠、意志不坚定、行为失范等就成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三)网络道德监管不力、机制不健全。网络技术的超前发展与滞后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这对矛盾给网络环境下高校的学生带来一系列的网络道德困境。“网络技术的超前发展使社会原有的道德规范已不再适用新的情况,而新的网络道德规范尚未确立,道德约束出现了真空地带。如果缺乏社会规范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正确的指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必然失去准则,道德价值评价会出现紊乱,整个社会也会因此而失序。所以,大学生消极道德价值观的产生也部分地缘于网络环境中道德规范的缺乏、含混和变化多端。”[3]不仅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超时空性加大了网络道德监管难度,而且网络监管既受技术的限制,又受网络监控机制的影响,使得网络道德监管工作成效大打折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困境,相对滞后的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显得苍白无力。   三、网络环境下创新大学生德育途径
  (一)德育主体构建网络自主学习体系,提高网络道德自律能力,提升网络道德水平。要解决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道德困境问题,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与网络道德水平,关键在于构建大学生自己主宰的网络道德自主学习体系。首先,大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构建网络道德自主学习的内容体系,内容包括网络基本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基本道德品质、公民道德品质等方面。其次,结合网络德育中道德学习的自主生成性、、情感性、整合性等特点,构建网络道德自主学习的模式体系,主要基于网络虚拟中道德自主学习模式。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网络道德自主学习的方法体系。在现实网络实践环境中,这个方法体系主要包括BBS道德自主学习法、E-mail道德自主学习法、OICQ道德自主学习法等。另外,构建道德自主学习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学习者把道德学习活动本身作为认知学习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反馈和控制,以保证网络道德学习的效果。大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并付诸实践,网络道德价值观念得到改变、网络道德情感、意志逐渐增强,网络道德行为日益规范,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网络道德水平显著上升。
  (二)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一样,多元道德价值观念并存,价值观冲突不可避免。因此,拘泥于教材的空洞的说教和单调的正面灌输都是难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的。”[4]因此,学校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班主任通过走访寝室、下班级听课、与学生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网络心理;通过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服务,网络道德心理选修课程、讲座、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近期的网络道德心理。对于网络道德价值观出现扭曲的同学,学校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从网络误区中走出,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
  (三)强化校园网络德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志。传统的学校德育只是对那些预定的东西进行灌输。缺乏人性所需要的自由探究、审慎思考和理性观念。网络德育主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作用表现出来的。因此,高校需要强化校园网络德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志。高校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开辟网络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新天地。学校在思政网络教育大平台的基础上专门为网络道德价值观教育增设新的网络教育平台,设置一些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学习、生活、娱乐等相关的板块,把学生的网络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等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另外,学开通校园BBS论坛,组建网络检查员,了解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掌握学生道德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学生中的网络道德困境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志。
  (四)着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监管、健全网络道德制约机制,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学校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拦截、删除校园网上的不良信息,阻止网上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流传;组织建立专门的校园网络监察员制度,运用网络先进技术,随时关注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对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学校应加强公寓学生个人上网时间管理,建议晚上十点钟断网,防止部分自律能力低的学生无节制上网。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完善网络法律体系。积极建立与网络信息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规范性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网络道德管理办法、条例,切实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占国.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2009,(1).
  [2]吴小林.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
  [3]卢新文.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2013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困境及德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N201335)。
其他文献
应用RMDX偏光显微镜分析承钢360m~2烧结机台车截面烧结矿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台车上层和台车边缘的烧结矿中铁酸钙和赤铁矿相对较多,台车中部和下部高熔点化合物硅酸钙和钙钛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是百川汇聚之处,是广阔的、博大的、深邃的、永恒的、雄壮的。这一观念常常通过浩浩、茫茫、荡荡、洋洋、无际涯、不可极、吞吐日月等词语来直接表达,也
2009年2月份至9月份,利用四座高炉开炉机会,在开炉料中进行加木材试验,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开炉料加木材”工艺操作,详细介绍了“开炉料加木材”的摸索过程和推广应用取得的实绩。
生产中的主动“找茬”,既是谨小慎微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敬业精神。安全生产是一种细致的工作,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应该认真对待,坚持做好“四不放过”,企业才能吃一堑,长
我国以攀钢和承钢为代表的大型提钒企业均采用钒渣钠化焙烧工艺,产生的酸性废水经过还原中和沉淀处理后进行蒸发得到复盐并廉价处理。这样的废水处理虽然实现了"零"排放的目
厚度为2.5mm的Mo-Ti高强钢下线取板宽1/4处试样检验发现屈服强度偏低,缓冷48h后取板宽1/4处试样检验,屈服强度升高了160MPa。对此钢卷取样观察其显微组织差异,结果表明:沿厚
高炉炉顶摄像系统由炉顶插入微型红外摄像机获取炉内影像,在值班室监视器上在线显示整个料面的气流分布图像,观察溜槽、探尺的运动及料流流股情况,监视炉内管道、塌料等异常炉况
根据Q345C低合金高强度带钢的技术要求和承钢生产实际,利用资源优势,采用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合理设计化学成分,制定适合冶炼、连铸、轧制的工艺,提高带钢的综合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其根本内涵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源动力。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把握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化解践行科学发
9月10日,中国木门未来发展趋势论坛暨圣象合雅木门北京旗舰店开业庆典在北京居然之家北四环店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圣象合雅木门将北京作为了推广绿色环保标准木门的首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