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曲”管好学生整本书阅读——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来源 :平安校园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整本书阅读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与其它学习内容相比,其特殊性在于单靠课堂教学时间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将阅读任务延伸到课外才能完成。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进度及效果的监管就成了需要突破的难题,笔者以管理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为例,采用阅读引导、阅读规划、阅读监督、阅读展示的"四步曲"整本书阅读管理模式,有效的保证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进度及阅读效果,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阅读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正>"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中华的上空,红星已闪耀百年。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然而,回望过去百年的峥嵘岁月,我们不禁会感慨:中国的奋起是一部曲折的历史。在历史的长空下,有一群人犹如指路的明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就是可敬可爱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期刊
<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设计背景在进行《红星照耀中国》的纵向阅读时,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2-3个探究问题,都整理在了笔记本上,课上的分享细致准确。第五章主要内容都是长征,了解到同学们对长征的了解是抽象化、概念化的,这节长征专题课便是引导学生从斯诺的文字出发去认识长征,了解《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上写到的关于长征的原因、路线、重要事件、重要意义等等内容,从书中的文字出发去体会红军长征精
期刊
<正>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终身有益,因为它让我了解到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红色革命。在我看来,《红星照耀中国》的成功不仅靠它"独家新闻"的轰动效应、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还因为其高度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文学艺术价值的突出表现在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刻画上,全书对受访者从外貌、心理、个性等方面都有细致的表现。其细腻的笔触写到了几乎所有的红军将领:气度恢宏、学识渊博的毛泽东,
期刊
<正>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期刊
<正>或许每个人都有一本看了无数遍都不会感觉枯燥的书。我心中也有一本这样的书,那就是我最喜爱的《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名美国记者,是第一个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西方记者。他就是共产党员、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着一个传说:一支红色军队会打倒剥削者,给广大农民带来土地和财富。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包围之下,他们依旧在中国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们不
期刊
报纸
<正>对于部分初中学生来说,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想引导学生实现更好的阅读效果,必须以全方位、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推进。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充分走近这部作品。我们采用了完成预设学案、绘制主题小报、梳理特定主题内容、编剧本搞展演、撰写小论文等多元方法,来推动本书的立体化阅读,最后达到了比较理想的阅读效果
期刊
<正>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著作。作者从一个西方记者的视角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作者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期刊
<正>名著信息库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初初想和你们聊一本具有传奇色彩的书——《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的传奇毫无疑问,斯诺探寻红色中国的旅程是一次充满未知的冒险——因为国民党政权和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新闻封锁,因为"多年来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充斥于中国那些领津贴的本国报纸和外国报纸",
期刊
<正>一、本书简介1.内容与主题《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写于1936年,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以一个美国新闻记者的身份于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