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力量——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来源 :高中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think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或许每个人都有一本看了无数遍都不会感觉枯燥的书。我心中也有一本这样的书,那就是我最喜爱的《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名美国记者,是第一个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西方记者。他就是共产党员、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着一个传说:一支红色军队会打倒剥削者,给广大农民带来土地和财富。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包围之下,他们依旧在中国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们不畏艰险,
其他文献
<正>一、知识清单1.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为人正直,热爱和平,正义,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十分关心中国命运。从1928年起,斯诺先后担任欧美多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斯诺突破重重困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在此期间,他不仅关注中共领导者的革命策略,而且留心观察普通红军战士的日常生活。随后,根据自己掌
期刊
本文从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出发,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探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期刊
<正>《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一部纪实作品。作品问世以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成千上万的青年因读了这本书,纷纷走上革命道路。因为头顶"红星"的中国共产党人心系苍生,造福百姓,让人们看到了美好的希望。一、想民所想,福泽苍生。
期刊
<正>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帮助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经西安前往陕甘宁边区进行访问。作为《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者,埃德加·斯诺本人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等,正是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后来的记者生涯提供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也让他更能体察到各阶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他在烽火连天中记录下了革命青年们的"红色精神",
期刊
<正>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长青在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根据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干部讲党课的要求,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分管领导、主题教育包联负责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长青,为发展中心讲授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服务我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专题党课。
期刊
<正>《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文学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当时的中国、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导人的情况。本节课是在全书读完后的提升,主要探究作者斯诺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分析其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到众多优秀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的感染,认识到了真实的红军队伍,因
期刊
<正>"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中华的上空,红星已闪耀百年。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然而,回望过去百年的峥嵘岁月,我们不禁会感慨:中国的奋起是一部曲折的历史。在历史的长空下,有一群人犹如指路的明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就是可敬可爱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期刊
<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设计背景在进行《红星照耀中国》的纵向阅读时,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2-3个探究问题,都整理在了笔记本上,课上的分享细致准确。第五章主要内容都是长征,了解到同学们对长征的了解是抽象化、概念化的,这节长征专题课便是引导学生从斯诺的文字出发去认识长征,了解《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上写到的关于长征的原因、路线、重要事件、重要意义等等内容,从书中的文字出发去体会红军长征精
期刊
<正>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终身有益,因为它让我了解到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红色革命。在我看来,《红星照耀中国》的成功不仅靠它"独家新闻"的轰动效应、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还因为其高度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文学艺术价值的突出表现在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刻画上,全书对受访者从外貌、心理、个性等方面都有细致的表现。其细腻的笔触写到了几乎所有的红军将领:气度恢宏、学识渊博的毛泽东,
期刊
<正>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