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探索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大路径融通“学有优教”东城区  战略规划:以10年学区制管理为基础,八大学区通过深度联盟制、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带、托管制、小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六大路径,穿越校际,打通学段,推进教育的全面优质品牌化,到2020年优质校覆盖率达到近100%。
其他文献
中国画的空间并不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创造的独具人文精神的艺术展现形式。画家将自然空间里存在的事物通过对空间的再现和重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体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空间。韵律美是各种传统艺术所具有的一种文化思维规律,包括诗歌、舞蹈等。在中国画中,韵律是指和谐统一,韵律美则指画面的整体天然一体,同时具有流动着的生命力,有节奏变化的美。对中国画空间韵律美进行分析,有利于在理论上为艺术家
期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数字计算机已经改变了社会上几乎所有工作.机器学习(ML)能够加速自动化的步伐,而机器学习的最新进展正在为更大、更迅速的转变拉开帷幕.然而,尽管机器学习
期刊
潘诺夫斯基在《视觉艺术的含义》的前言和《图像学研究》中将图像学定义为:对隐藏在图像背后的意义的阐释,意义依附于作品,但不能直接从作品中阅读出来,因此它需要阐释与追寻。在其著作《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艺术史》中他提到:“内容,是与题材相对立的,或者说是一件作品中只能悄悄透露而不能公开炫耀的东西。一个国家、一个时期、一个阶级、一种宗教信仰或哲学信念的基本态度——所有这些都不自觉地受到一个个性的限制,并且凝
《白鹿原》作为作家陈忠实文学创作的一个巅峰,其人物形象生动而真实。作品直透人物内心最隐秘的部分,发掘民族灵魂深处的人性特点,直面人的生存状态,揭示出中国国民性中的一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奇异的现象:著名的景观(主要为名山胜水或具特殊意义的地名),往往缘于某些需要而不时迁移。因而,常常出现景观易址,异地同名。大家熟悉的“衡山”、“会稽山”、“九江”、“郢”,以及较为陌生的“千家峒”,等等,皆是。“衡山”,最早出现于“犬戎之国”(今陕西凤翔北,见《吕氏春秋·求人》);(南岳)衡山,则移至安徽霍山及天柱山(见《尔雅》);再后,更移到湖南衡阳之北(汉代为湘南县,三国
搜狐网教育频道曾与某民办机构合作开展“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活动”,结果显示:根据来自全国各地的50801位网友的答案,这次调查的12项内容中,“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