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眼·章法·真味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人其实都明白,当前的语文课改早已陷入重重误区:或为了体现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而虚设环节,只图课堂热闹,不管实际效果;或为了体现所谓的“开放性”、“人文性”而忽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把语文课上成准思想课,甚至准生物课、地理课;或因为莫衷一是,教改无措,而将越来越厚的教学参考书奉若圣典,照本宣科,让语文课实现了最可怕的“回归”;或因为终究逃脱不了考试,惧怕只认考试成绩说话的“教学质量”排名,而把每篇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只当作“阅读理解训练”的资料,把语文课上成了答题指导课……确实,教师也难哪——在教学评价形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课改”能做个啥?于是,“不了了之”成了眼下不少语文老师预瞻课改前景的关键词。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么悲观。只要能把课堂教学当作艺术来追求,把语文课上出意韵,上出情味,让学生勤于阅读,乐于思考,课改的目标便触手可及了。
  笔者以为,语文的课堂艺术,主要在课眼、章法、真味三个方面。
  
  一
  
  诗、文、画皆有“眼”,诗、文、画之眼是指作品中最能表达作者旨意、最能体现作品神韵的字句或笔墨,“譬之人,有眼通体皆灵”(恽寿平《南田论画》)。同样,课也应有“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
  所谓“课眼”,就是课的关键之处,教学内容的突破口。上课时,只要找准了这个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凭借这把开窍的钥匙,去探究整篇文章的奥秘。因此,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总是下功夫去寻找对整篇文章起支配、统摄作用的关键处,把抓住“课眼”看成是备课和上课中最重要的工作。
  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初次接触一篇课文时,总觉得有千头万绪,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不知从何做起。一旦找到了“课眼”,心中便有了底,哪怕再深再长的课文,也知道如何开讲,如何设疑,如何讨论,如何小结。教师指导得到位,学生探究得明白,那真是“有眼通体皆灵”啊。
  《孔乙己》是初中小说课文里的重要篇目,篇幅较长,内容复杂,如果不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即使四课时、五课时也学不完。在众多眉目中,我抓住孔乙己的“可怜”这一要害,以此为课眼设计任务。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份特殊的“人物情况调查表”,交给学生填写。
  
  研究探讨孔乙己的“健康状况”、“主要社会关系”、“主要性格”、“受何奖惩”、“死因”时,学生思维积极,发言踊跃,可谓精彩不断,高潮迭起。
  因为有了课眼,课堂便举重若轻了。
  
  二
  
  学生最厌烦方法刻板、四平八稳的语文课。时间长了,他们便把某些老师的“三斧头”琢磨透了。例如,教现代文是“三步曲”: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具体分析课文——归纳课文中心及写作特点;教文言文还是“三步曲”:介绍作者并解题——逐字逐句串讲——小结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由于方法简单重复,缺少变化,必然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语文课越来越反感。这样的语文课能收到什么效果呢?可是,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类似这样的“三步曲”的教学法,在广大的语文教师中还是大有市场的。
  其实,不管理论再怎么提升,理念再怎么更新,语文课终究姓“语文”,终究离不开读、讲、议、练等要素。关键是读、讲、议、练等内容如何安排。对于不同的课文,读什么,如何读,什么时候读,讲什么,如何讲,什么时候讲,议什么,如何议,什么时候议,练什么,如何练,什么时候练,教者一定要有不同的考虑、不同的安排,且要力求简洁,力避环节繁琐。
  “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写文章最忌平淡,应该有跌宕,有波澜,这样才能引人入胜,魅力无穷。上课,道理亦如此。语文课更应在章法巧妙的基础上,讲究课堂的节奏,让课堂有急有缓,有起有伏,有平静,有高潮。
  教李白的乐府诗《宣州谢月兆 楼饯别校书叔云》,我将课堂大致分为读——议——读三大块。
  一读——先读学生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关于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的文章,为理解诗歌情感做准备;再读课文,要求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念准每一个字,大致弄清每一句话的意思,如有弄不明白的地方,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二议——我交给学生几个层递关联的问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请用一个字概括。(2)诗中有一名句,直接而形象地揭示了这一思想情绪。是哪一句?(3)诗人产生这一思想情绪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三问,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我巧妙地将最重要的内容用“中堂”的形式板书出来:中间的画是事先张挂在黑板上的我手绘的李白印象图(包括上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愁”,作为当堂给画题的字);两边的对联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横批是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壮志难酬”。
  三读——在把握了诗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先咏读,后熟读。咏读时先听我配乐范读,再模仿朗读;多咏数遍,自然能熟读,下课时多数已能背诵。
  整堂课章法清晰,疏密有致,妙趣横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按一般人的理解,所谓语文课“有味”者,或者因教者口才好,讲课能吸引学生,或者因教者知识丰富,上课能旁征博引,使学生折服,或者因教学手法灵活多样,使学生有新鲜感。其实,这些对语文课“有味”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是很不够的。
  老舍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英国人烹饪技术的主旨不是假其他佐料的帮助,而是把肉与蔬菜的原味——真正的香味烧出来。”我们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肉或蔬菜,那么,课“有味”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将作品“真正的香味”烧出来。也就是说,看一堂语文课是否上出了味道,应该看它是否把握住了课文的“原味”、“香味”。一言以蔽之,语文课的真味就在于“挖掘”。
  最值得挖掘的是作品中巧妙而深刻地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匠心独运之处。成功的挖掘,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研读、探究的过程,是阅读、思考、讨论、点拨的充分融会和完美碰撞。
  教梁衡的散文《夏》,我指导学生先“自读自问”再“交流探究”。“自问”题中有这么一问:“对于夏天,你有不同于作者的感受吗?”结果不少学生对文中“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这一说法提出了异议,有的说夏天应该是绿色的,有的说夏天应该是火红的,有的说夏天是多彩的,并都各呈理由,自圆其说。我尊重每个人的不同体验,只是问:“作者为什么认为夏天是金黄的呢?”学生便又潜心于课文,寻找起理由来。几经发言、争论和补充,结果是:作者认为“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原因有四——第一,麦收时节是金黄的;第二,夏天介于春的绿和秋的赤之间,自然中和了绿色和红色;第三,夏天充斥着金黄色的丰收;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黄色给人紧张、热烈、急促的感觉,这正象征了夏日农民的辛苦忙碌,而歌颂劳动,歌颂劳动者,正是本文的主旨之所在。
  “挖掘”的过程,是主体与文本、与作者的深层次的对话,是深刻把握作品思想情感的必不可少的步骤。成功的挖掘,是充满乐趣的,是让语文课堂弥散诱人香味的快事。有了挖掘,语文课便有了“真味”。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关键词:学校治理 制度 管理 人力  海门中专,作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唯一的一所主体性中等职业学校,肩负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培养有素质、有技能的实用性专业人才的重任。近五年,学校秉承“自立自强、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充分发挥新校区基本建成、硬件装备日趋到位、办学条件更加优越的有利条件,牢牢聚焦制度、管理、人力三大内涵要素,高点站位,综合布局,全面发力,推动学校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是在学习了整式的有关概念之后的一节课。整式的加减是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的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渡,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整式加减的知识基础则是同类项的概念及同类项的合并,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从而把整式化简,所以本节课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学校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去培养和扶植学生的创造能力,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给孩子们创设思维发展的情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不断成长壮大,为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在此,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
摘 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汽车转向灯定时控制电路”为典型教具自制案例,剖析自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具的切入点及研究意义,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具自制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具自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自制教具 汽车转向灯定时控制电路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实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仪器设备、电路板是完成本课程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师在实践中感悟教学合理性,并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是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新课程标准的实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缺与高职生“有业不就” 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据麦可思公司调查,高职生就业后的离职率比本科生相对要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事实表明,与学历、专业技能相比,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几乎都把敬业、责任、忠诚等作为选人用
【教学内容】  “球面距离”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 数学》第二册第九章第十一节。  【课堂实录】  (教师拿着地球仪走进教室,立即引来学生们好奇、疑惑的目光)  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飞机总是沿着某一航线飞行,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放多媒体投影,在地球图片的“上海”、“洛杉矶”、“阿拉斯加”三点闪烁)  上海靠近北纬30°、东经120°的A点,洛杉矶靠近北纬30°、西经1
摘 要: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政府的服务过程中,更是需要扎根于职业教育中。机械制图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把“工匠精神”的种子播撒在这门科目的土壤上,其现实价值与意义是无可厚非的。本文对“工匠精神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培养”做了一定的探究,分别从“以教师自身为
关键词:教学改革 三二分段 专业课教学 钻石4C与分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等具体任务和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
摘 要:教育扶贫是当今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且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措施。针对贫困人口缺乏脱贫的意识、动力以及能力的现状,扶贫重在扶智、扶志,在这一点上,职业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安徽天长工业学校在与安徽萧县结对扶贫中探索运用“建立四个机制”“找准四个点”的实践策略,初见成效。  关键词:机制 切入 契合 着力 辐射  一、存在问题  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