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走进“奇妙绚丽的大王国”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应遵循孩子的身心特点,培养其识字兴趣,让学生喜欢汉字,会识字,多识字,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更广泛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兴趣 识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83-01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认识汉字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总的来说,九年义务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对1~2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是一个重点,要求两年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就一年级学生来说,第一学期必须认识400个汉字。这一要求对学前已进入阅读的孩子并不高。相对的,那些学前没认识几个字的孩子对此就产生了学习压力,识字能力就更显薄弱。如此恶性循环,阅读习惯的养成便无从谈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阅读的前提就是识字!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应遵循孩子的身心特点,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敏感性,认识汉字的兴趣,从而提高识字能力,为更广泛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1 关注生活,培养识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社会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墙壁上的标语、广告语,商店的招牌,食品的包装等均是学生识字的好教材。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新鲜感、好奇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留心身边的汉字王国,鼓励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就问”的好习惯。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迎接新生的那一刻做起。如学校大门旁钉着许多的荣誉牌,一般的孩子不会去留意上面写些什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小朋友,请你睁大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马上会发现那一系列的荣誉牌。哪位小朋友能读一读啊?“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识字量大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带动其他学生认识了荣誉牌上的字,同时也了解了自己的学校,更激活了学生“生活处处有汉字”的意识,让学生养成留意广告牌、路牌、门牌等生活汉字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对生活中出现的文字具有了一定的敏感性,产生想要认识的欲望,从而积累更丰富的汉字。
  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把学生带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在挑选学习用品的过程中快乐识字;在春游活动中让学生互相交流所带的食品,认识包装盒上的汉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识字,不仅扩大了识字范围,弥补了课堂的局限性,而且对汉字的敏感度逐渐加强,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汉字,汉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 激发想象,感受汉字的魅力
  低年级学生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生搬硬套的死记,要引导学生感悟不同形体的汉字不同的神韵,充分发挥想象,采用入情入境、编故事、编谜语等多样的方式进行趣味识字,体现汉字之生动性。如“明”是由两个象形字“日”和“月”组成的会意字,教学时教师可针对儿童的心理,用儿童化的语言启发孩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又如“休”,引导孩子观察字形入手,“一个人靠着一棵树”,然后想象情境,也许是农民伯伯干活累了在休息,又或许是路人走累了在休息。
  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想象是无穷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巧妙地识记生字。如在认一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妙”时,一位学生发言:“妈妈是女,婴儿是少。妙就是妈妈喂婴儿。”在认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中的“喜”时,老师问学生:“为什么‘喜’字中有两个口呢?”一位学生马上说“新郎和新娘结婚了。”全班学生哈哈大笑。“那上面的士又是什么意思呢?”又一位学生马上举手说:“士是绅士,中间的点撇横是美女,绅士和美女结婚了。”是呀!绅士和美女结婚了,怎能不高兴呢?在记住字形的同时,又理解了字义,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在教学“喝、渇”时,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用什么好办法来区分。学生一起讨论,很快就编出顺口溜:渴了需要水,喝水需要口。朗朗上口,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区分了这两个汉字的字形差异。
  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在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去记忆,徜徉在汉字王国,体会那一刻刻美妙的瞬间,怎会不对汉字产生兴趣?怎会不喜欢中国汉字?
  3 读识结合,彰显识字的意义
  中国著名的记忆专家王维认为:许多智力活动都能使孩子聪明起来,但都是局部的、零散的,其效果有一定的限度,而识字阅读教育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在此基础上的智能开发是无止境的。多读促进多识,多识依赖多读。一年级课本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编排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依据语言环境识字。
  首先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应非常重视一年级学生朗读文本习惯的培养。朗读课文时必须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让学生视觉和听觉同时启用,使知识信息从感觉通道输入记忆系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完一篇课文后,可以游戏的方式巩固阅读文本中出现的生字。可以“读一读,找一找”,也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感受识字阅读带来的成功感。
  再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角,提供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在学习之余,积极鼓励学生主动翻阅图书,每天挤出固定的时间保证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互助识字,注音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识字能力,增加识字量。
  除此之外,从一年级开始,每周要有固定的阅读识字汇报课,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汉字积累本”,封面可以自行设计,名称可以自取,如“汉字王国、汉字家园”等等。初期,可以让父母代写,也可以剪剪贴贴画画。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书写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逐步增强,积累的汉字由简到难,由单词向句段过渡,内容日趋丰富。
  阅读识字相结合的过程,使识字教学由点到面,既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又为阅读打下了坚定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从学生进校的那一刻起,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尽显汉字的魅力,吸引孩子们走进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的中国汉字大花园,让孩子们喜欢汉字,会识字,多识字,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打下独立阅读的扎实基础,从而自由地徜徉于大花园,尽情地享受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板书板画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门面,它静态的展示于黑板、感之于学生的视觉,我们应该重视板书板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突破物理教学中的很多难点,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而不能完全代替黑板。  关键词:板书板画 多媒体 合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
期刊
摘 要:中考作为初中向高中跨进的一个重要考试,其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本区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学生在考试时所现出来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阅卷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改进教学、提升质量。  关键词:丽水学业考试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150-02  笔者参加了
期刊
摘 要: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的理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学生对该数学本质理解的直观反映;另一方面对概念的理解将在潜意识层面在较长时间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概念演示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更为深刻,准确,从引入概念,到概念形成,到灵活应用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轻声歌唱可以使学生轻快地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可以克服学生在歌唱时的一些常见毛病,可以抒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故从学生上一年级起就应该训练轻声说话,轻声唱歌,这样可以形成习惯,达到保护学生的声带,能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声音统一,使每个孩子唱起歌来都能感到自豪感,愉快地享受音乐课的快乐。  关键词:轻声 歌唱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作文写作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学生能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表现。而话题作文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话题作文的锻炼,小学生更能树立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通过一些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通过一些教学策略希望在话题作文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话题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
期刊
摘 要:嵇康在其短暂而略显悲美的人生中,其率真的个性又着实和而不同。然而他留给后人的却是无限璀璨的精神食材,他作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当之无愧。他不但在文学领域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而且在哲学领域、医疗养生领域、音乐领域等方面也卓尔不群。本文拟从其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出发,梳理对嵇康的别样解读,以期从其悲美的人生华章中给人以一丝新的启示。  关键词:嵇康 率真 悲美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通过课后活动、社会实践、现实生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真正内化行为规范,为现实生活服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教学 思路 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08-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指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
期刊
摘 要:音乐无处不在,它带给我们的是放松,是愉悦的心情,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情感”。然而,对于中学音乐的教学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带学生去感受不一样的音乐世界,享受音乐的美,音乐教育对于陶冶情操和提高審美能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以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条件下,还是有一定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开启对音乐世界的神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阅读教学几乎构成了全部的语文教学,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解读“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改革作文课堂教学、广泛阅读三个方面介绍自己对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教学 关注生活 广泛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230-02  作文
期刊
摘 要:教育局组织了“张力课堂”征文活动,正好是我们八坼幼儿园踏实开展“张力课堂从我做起”的研究节活动后的梳理、反思的好时机。本文通过一个教学案例,从现象入手详细剖析了“张力课堂”在幼儿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必要性,并且阐述了今后“张力课堂”的方向。  关键词:张力课程 幼儿音乐 教学改革 八坼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5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