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思路 施教学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课后活动、社会实践、现实生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真正内化行为规范,为现实生活服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教学 思路 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08-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指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根据这一思路,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趣味性,也能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
  加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写相对简约,几副图、几行字,课堂教学内容如何组织,确需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再者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通常从下述几个领域入手来组织教学内容。
  1 结合学校生活,来组织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学科,光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如学生也好,家长也好,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多为不重视,集中表现在学生课堂学习的态度上,特别是课前几分钟的学生表现,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两头表现,一头是上进学生的课前准备充分,备好课本、学具、端坐等待上课或认真预习;一头是轻视这门课程的学生,小动作不停、甚至连课本也没带;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时段的学生真实、生动的表现,进行对比,辨析善恶、美丑、是非、荣辱两种行为。之后,教师再讲明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的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优良的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要不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这样以实事为例,用理论说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 结合家庭生活,来组织教学内容
  学生除了学校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结合家庭生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尝尝苦滋味》一课时,在了解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到前辈的生活经历,及他们为哺育同学们的成长所付出辛劳后,老师再补充说明一个同学正常的话,从出生到24岁大学毕业,父母至少要付出30万元的抚养费,其他辛苦更是不计其数。联系了这些家庭生活,学生们就的感受、体验就深刻得多了,尊重父母、克服困难两方面的教育也就达成了。再如五年级下册《走出烦恼》这一主题,(爸爸、妈妈又吵架了),这是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事情,同学们该如何处理呢?一种是旁观者,麻木冷漠,任父母无休止地争吵下去;一种是争当和事佬、缓冲剂,以家庭主人的身份来劝解家庭纷争。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些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3 结合社会(家乡、祖国、世界)生活,来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使《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实效得以提高,进行适当的课前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很有效的课前准备活动。一般而言,社会调查活动、资料搜集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课前游戏活动等都是较为有效的课前准备活动。课前活动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为课上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道德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自主自立的精神。
  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教学这一单元时,假如就教材内容不作任何延伸、拓展,可能是平淡、无效地教学;假如教师能结合教材适时联系诸如:三鹿奶粉、金华火腿、地沟油、瘦肉精、双汇食品、近年来的塌桥等事件,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效果会好许多。
  “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一旦与生活分离,失去生活的依托和保证,品德与社会教学就容易流于虚空,从教学实践中可知:来自于生活的“源头活水”会使思想品德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本着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每一节课都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进行,让学生从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事例中去感悟、体验、理解品德与社会课所讲述的道理,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通过课后活动、社会实践、现实生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真正内化行为规范,为现实生活服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这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本论文立足于2011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初一年级历史文物仿制活动课为案例,从实践层面上系统阐述了这一课操作的具体流程。并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分析论证。本论文提出的方案对初一年级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期刊
摘 要:听、说、读、写被认为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手段,但是现在的老师基本只重视听、说、读,往往忽略了写的重要性。写是学生把口头形式变成书面形式的重要步骤,这个步骤是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部分。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学习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机。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写作 词汇 素材
期刊
摘 要:为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以及写作文的兴趣和效果,教师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学生的写作信心。  关键词:生活 想象力 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058-01  作文是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一个主题意义,包括生活中的见闻、感想和思维。一篇优秀的作文首
期刊
摘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力,成为衡量数学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积极培养教师的导入能力,使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能够具有较强的导入技能,从而满足数学教学需要,达到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实效性的目的,促进中学数学教学发展,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总结了课堂导入技能的定义及导入技能的结构要点与所要适应的原则,并以实例的形式阐述了九种典
期刊
摘 要:板书板画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门面,它静态的展示于黑板、感之于学生的视觉,我们应该重视板书板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突破物理教学中的很多难点,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而不能完全代替黑板。  关键词:板书板画 多媒体 合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
期刊
摘 要:中考作为初中向高中跨进的一个重要考试,其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本区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学生在考试时所现出来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阅卷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改进教学、提升质量。  关键词:丽水学业考试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150-02  笔者参加了
期刊
摘 要: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的理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学生对该数学本质理解的直观反映;另一方面对概念的理解将在潜意识层面在较长时间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概念演示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更为深刻,准确,从引入概念,到概念形成,到灵活应用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轻声歌唱可以使学生轻快地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可以克服学生在歌唱时的一些常见毛病,可以抒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故从学生上一年级起就应该训练轻声说话,轻声唱歌,这样可以形成习惯,达到保护学生的声带,能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声音统一,使每个孩子唱起歌来都能感到自豪感,愉快地享受音乐课的快乐。  关键词:轻声 歌唱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作文写作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学生能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表现。而话题作文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话题作文的锻炼,小学生更能树立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通过一些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通过一些教学策略希望在话题作文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话题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
期刊
摘 要:嵇康在其短暂而略显悲美的人生中,其率真的个性又着实和而不同。然而他留给后人的却是无限璀璨的精神食材,他作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当之无愧。他不但在文学领域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而且在哲学领域、医疗养生领域、音乐领域等方面也卓尔不群。本文拟从其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出发,梳理对嵇康的别样解读,以期从其悲美的人生华章中给人以一丝新的启示。  关键词:嵇康 率真 悲美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