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可动全身”糖尿病,如何与它“化敌为友”?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专家



刘文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擅长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及透析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特需)
  “我国1.3亿人患糖尿病,约5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这则发布于2020年5月的最新统计数据让人振聋发聩,尽管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但糖尿病对人们的危害似乎并没有减轻。作为内分泌代谢系统的重要典型疾病,糖尿病可以说是“牽一发动全身”的,影响到心血管的发病和肾脏疾病,进而严重影响人的生命质量。

糖友的危机: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刘文虎教授介绍,糖尿病前期人群长期随访后会增加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因为糖尿病前期的人很多都变成了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人在6 年内变成糖尿病的比例大约为 67%,以后逐年增加,至 20 年时有 93% 的人变成糖尿病。而变成糖尿病之后的这段时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大约2倍。
  李教授强调,糖尿病一诊断就开始治疗,将血压、血脂、血糖全都纠正到正常,从而使得长期后果较好。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预防可能比治疗还要重要。晚期糖尿病患者所患的心血管疾病都是非常复杂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推动,再加上高血压推波助澜,最后就发展为代谢综合征。李教授建议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比较安全的药物和治疗方式来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长期的随访研究证明,高甘油三脂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甘油三酯是独立的、能够预测长期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凡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胆固醇就不容易代谢掉。李教授建议,把甘油三酯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长远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是有利的。

糖友的危机:慢性肾病悄然来袭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肾病,患者的肾脏会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改进,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已大为减少,患者的生命明显地延长,然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却明显增高。
  刘文虎教授强调,糖尿病肾病很少有非常特异的症状出现,临床的表现比较少,一旦出现症状往往预示着肾功能已经有损害了。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发展到尿毒症的自然周期只有3~5年。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有微量白蛋白尿,一定要格外小心,这是发现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黄金期,如果治疗及时是可以逆转的。
  可以通过微量白蛋白尿检查来做早期的筛查,这一项检查需要到医院做专门的尿蛋白四项化验或者叫微量白蛋白尿检查,因为一般尿常规无法检测出微量白蛋白尿,因此有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去医院做一次专门的微量白蛋白尿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糖尿病“非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糖尿病是由于胰脏功能的减退、衰弱、衰竭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直至丧失的代谢障碍疾病,它是以胰腺功能衰退过程定期型的。通常来说,糖尿病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症状,但是发生在早期的糖尿病也会有一些信号,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有这些健康异常的小信号,第一时间加以筛查和确诊。
  一多: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
  二多: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三多:尿量增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
  一少: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患者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甄别糖尿病的“潜伏症状”


  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
  2.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

糖友的生活法则


  1.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 多锻炼,少熬夜。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
  2.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3.每年吃3个月的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基维生素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
  4.控制糖类摄入。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其他文献
受访专家陈兆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足踝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擅长足内翻,足外翻,平足症,高弓足,足拇内、外翻畸形矫正,足跟痛、胼胝体等各种顽固性疼痛,及小儿麻痹后遗症,膝内翻、膝外翻畸形矫正等。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警惕关节的“预警信
期刊
受访专家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际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学组成员、北京内镜学会消化道早癌和内镜病理委员会委员。擅长食管、胃、小肠、大肠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四全天  下面呈现的是一张特殊的胃镜片,这张胃镜片的主人是一位31岁的小伙子。当时,他
期刊
受访专家母义明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員、解放军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会长。擅长糖尿病,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疾病及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等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疾病。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除
期刊
受访专家孙福成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介入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节委员会委员、中华保健学会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及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对复杂性冠脉介入治疗,特别是老年复杂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及操作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专家门诊)、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受访专家艾虎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
期刊
受访专家于栋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外治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柱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的微创治疗,各种退变性脊柱疾病、创伤、骨折的开放手术治疗等。  人出生之初,婴儿之体分外柔软,这
期刊
受访专家徐春军  首都醫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医学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肝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学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擅长顽固性肝腹水、重症黄疸、酒精性肝病、乙肝病毒变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传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五行学说大家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传统中
期刊
受访专家赵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参加多项国家重大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担任《中国肿瘤杂志》编委,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和复杂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复杂疑难病例的扩大切除手术。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下午摧残大脑的致命元凶  有一种容易摧毁大脑的致命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高发,其发病率从35岁开始逐渐上升,到
期刊
受访专家李立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内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采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原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周五下午(特需门诊)  每年夏季,热爱花茶的人不难在店
期刊
受访专家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腧穴的定位特异性研究和中医妇科。擅长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常见妇科疾病,擅用梅花针、耳穴等疗法。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慢病调理靠穴位  人到了中老年,身体状况会逐渐开
期刊
受访专家宋平  副主任医师,原部队保健医生。上海市专家医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从事老年病防治工作30余年。江苏电视台心脑血管病栏目客座嘉宾、江苏享佳健康科技特聘医学专家组组长。夏季肝火旺,常阴虚  夏天由于天气干燥炎热,人体的肝火相对较为旺盛。所以在生活中,有人就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烦躁,也容易发脾气,睡眠又不好,甚至还发生其他疾病。  中医认为,肝体为阴是其他脏腑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