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界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要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體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我们教师就要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可以说,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数学教师应该怎样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自觉学习能力。
  教与学是一个矛盾,教师的“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对学生来说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所有。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在首位,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新课时要尽可能造成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有了学习愿望,才能有积极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增强了,也就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自觉有目的地学习。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控制,不断增强动力,修正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措施与方法,来完善自己,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
  二、激发学习兴趣,善于思考问题。
  数学是一门思维很强的学科,积极思维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前提是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提出新颖的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教学。结合教材特点,以美引趣,做到数、形、式完美结合,也可以以变引趣,一题多变使学生产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发展,要让他们适当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让学生主动学、主动问,在不断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
  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起来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因此,我们要改变课堂上学生围绕教师转的一言堂状况,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陋习,鼓励学生“生疑”“质疑”,在“解疑”中提高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限制学生“多问”,也不要对学生的“怪问”讽刺,更不能对学生的“乱问”简单去责难。“好问”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表现,是学生参与意识的体现,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更好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以便学生能很好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要适当“设疑”,使他们在“解疑”中克服困难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开拓精神。随着学生学习参与意识的加强,他们会向老师提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他们不再会满足于坐在那里静听老师的讲解,而是自主的学习,也就达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使学生乐学。
  四、将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参与能力。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顾此失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按照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完成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导”字上,要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认知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实际,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将学生导向教学目标,使学生乐学、会学。由于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就能进行独立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这时教师还要适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断提高学习水平,使他们知道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看书方法,包括如何分析概念、定义、定理,如何寻求问题的解答,如何做作业,如何做笔记,如何提问题,如何做总结……,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的教学既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体性地位,又不能忽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只有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有机结合,才能将新课程改革真正推向前进。
  总之,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而学生的参与又离不开教师帮助与启发,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在的聪明因素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变革,而教学观念的变革带来的是教学过程的解构和重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网络技术因具有资源共享性、多媒性和交互性而成为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和主
期刊
摘要:歌唱艺术中, 二度创作是赋予作品灵魂和生命力的过程。本文针对二度创作在歌唱艺术中所要遵循的几点基本原则和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的几个问题,就着自己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歌唱艺术;二度创作  同样的一首声乐作品,交给不同的人去演绎,给人的视觉、听觉效果却有所不同。有的人声情并茂,在维持原作的基础上溶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再创作,让人听了之后眼前一亮,随着演唱者的喜而喜、悲而悲,情绪深深地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教师 课程整合能力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素养和课程整合能力,才能完成这一目标。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技术和设备、信
每当晨读、阅读课和放学路队,一、二年级孩子们阵阵清脆悦耳的《三字经》诵读声飘荡在校园,这就是我们学校呈现的“快乐阅读”的又一风景.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该片段是课题3中的第一课时。  [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以及自己的预习,能否分别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生:能行。(大家异口同声)  师:那么,探究实验一般有哪些主要步骤?  众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等。 
期刊
介绍了基于位相测量轮廓术的三维数字化仪的原理和系统结构 ,阐述了一种有效的三维数字化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可实现自动测量等特点。 The principle and syst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能力的关键。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继而没有兴趣去读书。因此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也就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小学生的阅
期刊
摘要: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都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或者为了提升个人的业绩,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  关键词:利润表、作用、局限性、利润操纵  正文:在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利润表的编制,相对于其他报表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关键是让学生能看懂会分析利润表。企业通过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理解。”音乐教育的最好成效莫过于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去。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参与体验快乐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本人在音乐课上有以下的教学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  现代音乐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学生积极地
期刊
我们很多人认为书法是无关痛痒的东西,人老了时间剩余过多,就练点书法,以打发晚年时光。无数的事实雄辩的证明:书法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延年益寿,而且更有益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书法对学生的德育影响  充分挖掘书法的良好育人因素,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的书法,自祖先造出字来的那天起便应运而生,几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