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z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丙酮尿症(phenylkeronuronuria,PKU)是较常见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 是由于肝细胞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减低导致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引起严重智能发育落后。患有PKU的新生婴儿在出生时无特异性表现,3~4月后由于高浓度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脑的毒性作用,逐渐表现出头发由黑变黄,尿液中有特殊的臭味,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等。只有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使PKU患儿得以早期诊断,及早进行治疗,避免脑损伤的发生,让患儿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自2001年7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共筛查标本550072例,确诊PKU5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6例,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症2例,现将PKU的筛查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自2001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聊城地区所有接产医院出生的活产婴儿共550072例进行PKU筛查。
  1.2 方法
  1.2.1 仪器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由芬兰Wallac公司提供1420型)、振荡器、孵育箱、8孔道加样器、单道加样器及打孔钳。
  1.2.2 采血递送
   出生72小时后,吃足6次饱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用75%酒精消毒,在足跟内外侧1/3处,擦去第一滴血,采三滴血滴于专用滤纸(美国&9303),自然晾干,装袋密封于2~8℃冰箱中备用。每周一由各县市区质控员统一送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1.2.3 诊断
   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干血片中血phe浓度,初筛血phe浓度≥2mg/dl,为可疑患儿,召回复查,复查结果仍≥2mg/dl电话通知家长到上级医院做四氢生物蝶呤(BH4)口服负荷试验、尿蝶呤谱分析、氨基酸分析进一步确诊。
  1.2.4 诊断分型
   排除BH4缺乏症后,血phe浓度2~6mg/dl,诊断为HPA,血phe浓度>6mg/dl者,诊断为经典型PKU[1]。
  1.2.5 治疗
   一旦确诊,立即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聊城市新筛中心免费提供无苯丙氨酸配方粉至患儿6周岁,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3 统计学处理
   发病率:新发病人数/该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筛查新生儿总数。
  2 结果
  2.1 10年共筛查550072例血标本,可疑阳性标本2055例,阳性率0.3%,召回2051例,召回率99.8%,共确诊64例,发病率1/8594,其中HPA6例,占确诊人数的9.7%,BH4缺乏症2例,占3.2%,PKU 54例,占87.1%。
  2.2 各年度PKU筛查情况(见附表)
  3 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参与,集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又需要强有力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相关知识,筛查是新生儿享有的、家长应尽的义务;充分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来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大大提高了筛查率,尤其是召回复查率的提高,达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总的筛查率85.5%,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可能是由于本地区处于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发达,人们群众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随着政府对筛查工作的重视,通过多媒体多渠道的广泛宣传,家长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筛查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40%上升到2010年的99.1%。
   PKU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早诊断早期给予有效治疗从而改变预后的遗传代谢病。各国发病率不同,美国约为1/14000,日本约为1/78400,我国的发病率为1/11180[3],而本市的发病率为1/8594(56/550072),略高于全国的发病率,菏泽市的发病率为1/9529[4],与本市相邻,说明本市处于PKU的高发区,与文献报道一致[5],北方地区高于南方。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依据《母婴保健法》开展的,卫生部先后下发《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一系列国家级相关的实施办法、技术规范等,使新生儿疾病筛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效减轻出生缺陷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沉重精神和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
  [2]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培训教材 卫生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2010.10.
  [3]顾学范,王治国 中国580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2):99.
  [4]孙泽河,李君 菏泽市38万新生儿先天性甲方状腺功能低下症与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528-529.
  [5]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主编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母婴保健强制性标准实施手册 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细菌感染构成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谱,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 Dade 公司 MicroScan WalkAway 40SI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年半时间中送检的12929份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年多来共收到各标本12929份,其中痰液及咽拭标本最多,占总标本数的39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微小环境、空气清洁度等卫生条件和设施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特别是近几年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蔓延,把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不断推向前沿。进一步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公共场所卫生和环境质量已成为政府日益关心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一工作中,卫生监督部门身负重任。如何在相关卫生法规相对滞后的情形下,更好地开展公共
期刊
【摘 要】 加强公共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新时期深入推进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接着对新时期公共卫生的档案管理现状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以探讨新时期促进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   【关键词】 公共卫生档案;信息化;现状;发展对策  1 前言   共卫生是保障大众卫生健康的工作。工作对象是社会人群
期刊
【摘 要】 月经失调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外治疗法多个个方面对月经不调的研究状况加以阐述。   【关键词】 月经不调;治疗;中医中药   月经失调是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止血带消毒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法:将我科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用过的止血带用传统的消毒法,其余50例为实验组用过的止血带分类消毒并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结果:对照组病原菌并未被彻底消灭,同时实验组的方法可阻挡病菌防止交叉感染效果好。结论:选用分类消毒法可有效消灭病菌,具有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等优点。   【关键词】 止血带;消毒;防护   止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0~6岁儿童其健康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从而提高社区儿童的保健服务和管理水平。方法:收集整理我社区0-6岁儿童的基本资料,应用卫生部关于社区内0~6岁儿童其健康管理的适宜规范,指导与实施儿童其保健服务的整体运作模式,对开展实施适宜技术的前后,社区内儿童保健的各类工作指标与服务质量上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0~6岁儿童保健的各类业务指标均大幅度提高。结论:通过转变0~6岁儿童保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测量血压时设置防护屏障对预防血压计袖带污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法:将我科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测量血压时直接用血压计袖带测量,其余50例为实验组在测量血压时先用一次性垫巾包裹胳膊然后再测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皮肤污染情况严重,有无防护屏障对血压值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实验组的方法可阻挡病菌防止交叉感染效果好。结论:选用一次性垫巾可作为
期刊
【摘 要】 结合实践,提出血站质量管理工作的几个关键点:(1)领导的质量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2)树立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人员的威信。(3)加强与员工的有效沟通。(4)强化培训,促进规范化建设。(5)加强程序和规程的执行力度。   【关键词】 血站;质理管理   “一法两规”的颁布与实施五年来,各级采供血机构均按要求建立并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血站管理水平有了较大进步。但由于各单位具体情况不同,管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总结医疗体制改革下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前后临床用药实践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前后2年内住院患者用药情况,总结管理模式的建立方法,评估方法及药物不良反应、滥用情况发生差异。结果:新管理模式建立前后2009年与2010年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药物管理组织,全面的药品使用监控,正确的药物使用指导,立体的管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医院缺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做好临床用药服务。方法:从药房工作模式、短缺药品品种分析、药库管理及药品招标采购等方面分析医院缺药的原因。结果:从重视药房药品管理、药品采购及药库管理等方面做出应对措施,减少药品短缺现象的出现。结论:加强药品管理,减少缺药现象的发生,需要医疗机构内部各部门的有效协调。   【关键词】 药品管理;缺药管理;购药计划   90年代后期以来,药品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