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下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总结医疗体制改革下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前后临床用药实践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前后2年内住院患者用药情况,总结管理模式的建立方法,评估方法及药物不良反应、滥用情况发生差异。结果:新管理模式建立前后2009年与2010年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药物管理组织,全面的药品使用监控,正确的药物使用指导,立体的管理网络建立,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对于临床正确、合理、安全、经济的应有药物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医疗体制改革;药物不良事件
  1 引言
   药物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是医院的主要经济效益来源,药物使用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对疗效的观察直接的影响患者康复过程,滥用药物不仅违背了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也可能导致抗药性的增强。所以确保药物安全合理使用是新的医疗体制改革重中之重,也是临床安全管理重要方面内容。近年来随着总量监控、结构调整[1]等新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建立新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已成为药剂科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总结分析在此背景下我院近年来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体系的建立方法与实践结果,现报道如下。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3月开始构建新型药学服务管理体系,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新模式建立之后住院患者69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涉及我院全部科室,500多张病床,患者住院时间2~64d,平均住院时间(15.7±9.6)d。选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新模式建立之前住院患者5840例为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73d,平均住院时间(16.4±9.1)d。
  2.2 新模式建立方法
  2.2.1 管理组织的构成与职责
   药物管理组织由药剂科配合各科室,形成网状金字塔结构,覆盖全院用药监督管理范围。药剂科在其中主要职责包括药品的供应、临床药学支持、药品质量检验、相关科研教育四个方面,根本目的是以药学服务为患者健康提供关怀,提高生命质量。主要职责为以服务患者为中心,应用临床药学技术促进各科室科学合理的用药的药学新型服务、药品管理的工作。具体职责包括药剂科管理、药学技术管理、药物信息管理、物资储备管理、经济学评估管理、药品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等[2]。
  2.2.2 管理组织管理方法
  2.2.2.1 加强药师与患者沟通。新型药学管理要求药师在单纯生物医学的服务模式逐步转向生命、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药剂人员加强与患者直接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情况,将医护药三者有机结合。
  2.2.2.2 加强用药监督。根据科室构成比例不同组建不同监管小组,对药物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药品采购情况、动态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2.2.2.3 新药引入把关。负责新药的购入关,保证引入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完善进药审批流程,对于重复、昂贵、更换包装提升价格等不符合药物给予筛除,利用网络等依据向科室全面介绍新药[3]。
  2.2.2.4 加强药物管理。对于选中药物进行组织讨论,防止滥用发生,规范处方,合理应用卫生资源,防止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2.2.5 加强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的观念,定期进行药理知识培训。全面接触临床,掌握和纠正习惯性用药的观念,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监管,定期对药源性疾病、安全用药、药理知识给予培训。
  2.2.2.6 引入药物经济学方法。学习成本-效果比值计算方法,利用药物经济学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成本和效果,推进合理用药。
  2.2.2.7 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监管。滥用抗感染药物是合理用药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坚持按照国家、省市的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以多方制约,加强监管,三级签字的方法,指导规范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2.3 评价方法
   统计比较我院2009年与2010年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比较药物管理组织建立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改善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2009年与2010年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药物管理组织建立之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4 讨论
   近年来医疗改革不断加快加深,药物专项治理及流通领域的监管加强,新体制对基本药物的制度及零差价、挂网采购及药房的托管等都有了新的规定,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有了深远影响。新的药学服务模式以病人作为中心,将安全用药与合理用药作为基本准则,新的管理模式不但增加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也引进了药物经济学、心理学、统筹统计学等多学科内容,对管理网的深度有了更深的要求,解决新药的腰带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与合理用药间的协同作用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医药科技和新药不断涌现,这一方面对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新的途径,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益处,一方面对于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各种不良反应所致的药源性疾病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因此临床上如何监控合理用药已成为了医疗质量影响重要的因素。在监控合理用药工作中医学、药学及护理学的专业人员应互相配合,组成安全性的管理组织,以此来规划全院的药物安全性的管理工作,并制定完善各项用药规章制度,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积极的收集、交流、分析、咨询药物的安全信息,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编辑处方手册和药讯,引入新型计算机管理的模式。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近年来药物管理组织建立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结果表明效果显著,不良用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完善的药物管理组织,全面的药品使用监控,正确的药物使用指导,立体的管理网络建立,新兴的药物管理模式,对于临床正确、合理、安全、经济的应有药物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沈春玲,任志芳,吕雪丽.破窗理论在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21):24-25.
  [2]谭玲,孙春华.有助于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J].中国药房。2006,17(3):228.
  [3]张晓萍,高春燕,羊海琴,等.整体论在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8):53-5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为探讨某高校教工常见病和致死性疾病以及教工的死亡情况,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由专职人员通过人事处、校医院等主管部门搜集资料,根据卫生部1993年确定的主要致死病原则,经省级以上医疗部门确诊,对某高校2001年~2010年教工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某高校教工2001年~2010年共死亡141人,平均年度死亡率7.00‰。其中男108人,女33人,男:女=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开展健康教育,将患者的相关情况(患者回归家庭率、复发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前后效果的对比,把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之前设为A组,设立脑防治卒中俱乐部之后设为B组。结果: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A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选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Barthel Index[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细菌感染构成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谱,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 Dade 公司 MicroScan WalkAway 40SI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年半时间中送检的12929份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年多来共收到各标本12929份,其中痰液及咽拭标本最多,占总标本数的39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微小环境、空气清洁度等卫生条件和设施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特别是近几年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蔓延,把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不断推向前沿。进一步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公共场所卫生和环境质量已成为政府日益关心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一工作中,卫生监督部门身负重任。如何在相关卫生法规相对滞后的情形下,更好地开展公共
期刊
【摘 要】 加强公共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新时期深入推进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接着对新时期公共卫生的档案管理现状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以探讨新时期促进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   【关键词】 公共卫生档案;信息化;现状;发展对策  1 前言   共卫生是保障大众卫生健康的工作。工作对象是社会人群
期刊
【摘 要】 月经失调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外治疗法多个个方面对月经不调的研究状况加以阐述。   【关键词】 月经不调;治疗;中医中药   月经失调是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止血带消毒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法:将我科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用过的止血带用传统的消毒法,其余50例为实验组用过的止血带分类消毒并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结果:对照组病原菌并未被彻底消灭,同时实验组的方法可阻挡病菌防止交叉感染效果好。结论:选用分类消毒法可有效消灭病菌,具有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等优点。   【关键词】 止血带;消毒;防护   止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0~6岁儿童其健康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从而提高社区儿童的保健服务和管理水平。方法:收集整理我社区0-6岁儿童的基本资料,应用卫生部关于社区内0~6岁儿童其健康管理的适宜规范,指导与实施儿童其保健服务的整体运作模式,对开展实施适宜技术的前后,社区内儿童保健的各类工作指标与服务质量上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0~6岁儿童保健的各类业务指标均大幅度提高。结论:通过转变0~6岁儿童保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测量血压时设置防护屏障对预防血压计袖带污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法:将我科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测量血压时直接用血压计袖带测量,其余50例为实验组在测量血压时先用一次性垫巾包裹胳膊然后再测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皮肤污染情况严重,有无防护屏障对血压值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实验组的方法可阻挡病菌防止交叉感染效果好。结论:选用一次性垫巾可作为
期刊
【摘 要】 结合实践,提出血站质量管理工作的几个关键点:(1)领导的质量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2)树立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人员的威信。(3)加强与员工的有效沟通。(4)强化培训,促进规范化建设。(5)加强程序和规程的执行力度。   【关键词】 血站;质理管理   “一法两规”的颁布与实施五年来,各级采供血机构均按要求建立并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血站管理水平有了较大进步。但由于各单位具体情况不同,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