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托起“中国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讲话,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人们把国家建设好,把民族发展好。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仔细揣摩这十个“更”,十有八九离不开教育。“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之于国家、社会、人民,其作用可谓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国梦;民族振兴;教育;力量源泉;基石
  G521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工作的通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梦想照亮未来,学习成就人生”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领会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领会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懂得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了解自己真正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是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人类前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重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这是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华民族向着伟大的中国梦奋勇进发的时刻,一百多年以来的民族复兴梦正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共同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阐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描绘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这是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握的三个未来前景。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而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力量源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是中国古代教育强国思想的最早体现。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曾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唐朝战略思想家李筌在《太白阴经》中也指出:“国愚则智可以强国,国智则力可以强人。用智者,可以强于内而富于外;用力者,可以富于内而强于外。”以智强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必须发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强国之梦。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搞四个现代化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指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邓小平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教育强国的思想精髓。温家宝总理也指出:“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意志。”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需要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人才强国,需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需要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世界潮流,是竞争保障。只有教育的强大,才能赢得经济的强大,国家的强大。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民族振兴,而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就在于教育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基,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基,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互为因果、互为基础,教育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统一,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为人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从而也为民族的振兴奠基。报告明确地把教育的位置放到了社会建设的领域,而不再是文化建设的从属部分。社会建设是关注民生、以民生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深远、关系重大。教育的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被提到了社会建设的首位,可见教育对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以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十八大报告对于教育的认识是深刻的、定位是科学的、选择是明智的。指出振兴的民族既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民族,也是一个教育兴旺发达的民族。报告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的高度和广度,来审视教育、来要求教育、来发展教育,让教育以其手段和目的的意义,为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也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抉择。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人类历史上一場伟大的实验,是中国政府和全体人民的历史使命。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把教育大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所在,也体现了人本理念,是13亿中国人民对全人类进步可作出的伟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本身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党在十八大中对教育的阐述,钻研业务,志存高远,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意奉献,做一个专家型教育工作者,有能力担负起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重任。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重任落在了教育工作者的肩上。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再怨天尤人,要振作起来,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在辛亥革命时期,就有很多教育家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办学校,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到处募捐资金,宣传他们的教育思想,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人民的觉醒。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让全社会都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可以这样说,我们教育的春天到来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扬眉吐气教书育人,要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明天,可以无愧地说,我们为国家富强出过力。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而教育是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教育发展的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人人获得最大福祉、社会获得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好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这充分说明教育在21世纪推进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崇高使命,说明教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无比重要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时代课题。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学生满意、家长满意、老师满意的高质高效的教育。教育是否让人民满意,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家长是与子女上学、就业关系最密切的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是家长的最大心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即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我国,人均GDP现已超过2000美元,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家长们对教育有了许多新期待、新诉求。家长们既希望自己的子女取得优越的成绩,在考试中考出高分,将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又希望子女能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德智体全面发展,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考出好成绩,还必须有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方面,我们要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好事,做有益于教育发展的实事,做能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另一方面,更要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并在不断学习中努力充实自己,练就务实、干练、坚定、从容、精业的本领,为办人满意的教育添砖加瓦。
  中国梦美,教育任重。教育担当着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没有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时代呼唤走在前面的奋进者、開拓者、奉献者。
  我们应当坚信,当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时,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成为现实。身为教育工作者应抓紧每一天时间,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件小事,让青春的价值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得以展现,让自己的热血为国家和民族兴旺燃烧奔腾!
  参考文献:
  [1]董艳荣.教育托起中国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5)
其他文献
该文共分三篇.第一篇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在这一篇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并从内部控制的主体、客体、属性、目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作者对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推进,职业教育也出现了全新的发展趋势。国际职业教育开始倡导终身教育,注重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并极力推行校企合作,进而也形成了全球化的职业教育体制。与国际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还需完善。因而,作者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入手,以国际化的视角审视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及策略。  关键词:国际视角;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G719.2  国际技术和职业
G52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成为城市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随之而来的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显突出,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建设和未来发展。2016年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學生人数1061人,农民工流动人口57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54.4%,享受国家低保政策的学生有9人,实际困难的学生25人。由此可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为学
期刊
目前,流行于美国的EBOP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成为衡量股东财富即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值得信赖的方法.该模型使投资者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和可能的预测范围内,仅仅使用较少
G258.69;G632.3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福建全面铺开,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和信息资料中心,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试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优化图书馆工作的问题略作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的作用  (一)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行新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的水平,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度。而图书馆可以利用图
期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988年12月29日的决定:一、任命罗干为国务院秘书长。免去陈俊生兼任的国务院秘书长职务。二、任命伍绍祖为
本篇文章基于分析案例教学法的同时,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对讲解职业教育国际贸易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并且深入研究怎样更好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他的质量和标准水平.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的管理,以满足市场激烈竞争下更好地发展的需要。供给侧改革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工作任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然而现下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高成本、低产能等诸多问题,财务管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主要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转型的迫切性与举措进行简要地探讨研究。  關键词:供给侧改革;财务管理;转型
从现代主义的特征入手探究田汉戏剧文本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倾向,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探讨她笔下人物悲剧的缘由,现代主义作品的价值,更进一步理解戏剧的内涵.
机构、专业投资者的共识是,投资应该只由专业的人来做。他们给散户的建议也有着共同的  着眼点,那就是变得专业一点。  这似乎是常识,但多数散户未必认同这一点    正如前文中所揭示的,在匆匆入市之前,你可曾真正深入研究过股市?又是否真的明白,为什么要买手中的这只股票?它为什么能让你挣到钱?如果你的回答是“否”,那就是在做纯粹的投机,或者说赌博,而不是投资;很有可能如那位陷入地狱的股民一般,像卢梭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