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6609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健美操的健身健心功能,及其小学生的特点,分析讨论健美操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穿插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与实验法对教育实习点南平水东学校小学部四年级1班与2班的学生进行实验比较,通过观察法,对学生在实验期间的上课积极性、状态等情绪进行观察比较。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小学生的情绪状态、上课积极性及其效果。得出,运用健美操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小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认真程度、效果都比常规田径课好。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教学内容 健美操 小学体育课堂
  一、前言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根据本人的专项特点和健美操的独特的魅力,我在教育实习期间将其引入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融体操、舞蹈等动作为一体的,通过身体动作表现的、有律动和拍节融合而成的,富有情感和节奏的体育运动项目,是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它既注重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达到增进健康,培养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的一种锻炼手段,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已在我国大力开展,深受学生的欢迎。小学阶段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正确的身体姿势在逐渐形成,而塑造健美形体对小学生一代最富吸引力。它不仅使学生身体素质经过锻炼得以改善、提高,还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培养,并能掌握正确表现美的能力。而且健美操不受场地、器材、季节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单独或群体进行练习,可以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平水东学校小学部的四年级1班与2班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查阅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多篇专业论文及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资料室有关健美操的特点及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2)实验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实验法对教育实习点南平水东学校小学部的四年级1班与2班的学生进行实验比较。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实验方法为:
  準备活动部分:对1班和2班采用不同的准备活动内容,用于50米测试前的准备活动。先观察学生对这两种准备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进行运动效果比较分析。1班准备活动内容:慢跑100米、健美操自编关节操、跑跳步组合2分钟。2班准备活动内容:常规热身法。
  放松活动部分:对1班的学生进行健美操结合柔和音乐的小幅度放松运动。2班学生进行常规放松。并就二者在上课情绪状态、积极性、纪律等方面进行利与弊的比较
  基本内容部分:1班学生上课内容为设计后的健美操课,初期(1课时):基本步法教学及运用基本步法进行简单创编的小套路教学。中期(3课时):少儿一级教学及根据小组进行分组训练。后期(2课时):小组分组训练及根据音乐进行小组学习评比。2班学生上课内容为常规田径课。为时6个课时,试验观察期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就学生上课积极性及上课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3)观察法:对进行实验的1班与2班的学生,观察分析上课情绪、积极性、效果等状态。
  三、结果与分析
  健美操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方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计划和需要,合理安排健美操。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的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以健美操的形式进行。又根据课程改革后的要求,也可以把健美操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教授。
  (一)融入于开始部分及其效果分析
  体育课是一项全身关节都在活动的课程,因此在做大的运动之前,我们有必要让关节不再处于冷硬状态。在现今体育课中课前准备部分常用慢跑加徒手操的方式进行热身,这是一种较传统的方法,因种种原因,学生未能在此种准备活动中达到好的热身效果。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准备活动也开始变的形式多样起来。健美操作为健身房中锻炼热身减肥的一种手段,那么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中也可以引用其热身效果发挥一下其全身运动的功能。
  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运用健美操的基本步法编排小学生容易接受的简单小套路。套路可以编排从头部依次向下的方式,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进入课的状态。为证实运用健美操做准备活动可以弥补以往常规准备活动中的不足,改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实验法对教育实习点南平水东学校小学部的四年级1班与2班的学生进行实验比较。结果分为两个部分,表1显示的是对学生对两种准备活动的积极性及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分析,表2是两种准备活动所带来的运动效果。实验结果如下:
  由表1可见,运用健美操热身能够带起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学生愿意把注意放在教师的身上去模仿动作。由此可见,把健美操作为热身项目,可以在课的开始部分就把学生的兴趣吸引过来,依次达到热身所期望的效果。由表2可见,运用健美操热身在同样的热身时间内,健美操能够更快的把学生的心率提起来,也说明了健美操作为热身项目,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热身效果,因此提高了运动成绩。这是由于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决定的,健美操运动时间短而运动量大,学生的心率提高较快,利于学生的心肺功能的提高。将健美操作为准备活动,强度适中,兴奋性提高,使身体机能处于竞技状态,有利于发挥出体能。而常规准备活动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已经习惯于形式,不再有更高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失去这位老师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融入于结束部分
  根据体育课的性质来看,无论是上完体育课还是做完体育运动,放松运动尤为重要。放松活动可以使心脏较快的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放松活动也能加速乳酸的消除,避免肌肉的充血、僵硬。健美操的特点决定了,它既有刚性的一面也有柔性的一面。在课的结束部分,我们可以采用柔和的健美操动作,配上慢拍优雅的音乐,使学生在轻松畅快的环境下进行激烈运动后的放松。笔者也在教育实习期间,把健美操带入了体育课的放松部分,并且现场观察健美操放松与常规放松,比较二者的利与弊。观察结果见表3:   由表2可以看出二者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但从整体来看,健美操的放松方式较常规放松方式好。这是因为常规的体育课放松部分,只是粗略的对大关节进行放松,而且因形式比较单调保守,学生对其失去耐心,因而只是敷衍了事,从而达不到放松的效果,对运动后恢复不益。健美操是一项新兴项目,课程改革后,健美操才进入校园,学生对其还是充满着好奇。特别是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学生认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放松。健美操也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使他们在动中求学,在学中求乐。当然,表中所显示的弊我们也应看到,为了改善这一弊端,教师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编排出最优套路,尽可能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放松的作用。
  (三)将健美操作为教学内容带人体育课堂
  新课标出台后,把每周的体育课从原来的两节课增加到了三节课,这为健美操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土壤。据了解,现在大部分小学的体育课内容多为跑、跳、投之类的田径项目,健美操还未有自己的方块。那么,我们就可以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来进行教授健美操,让健美操慢慢成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开始引入时,从健美操的基本步法动作开始教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掌握之后,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健美操套路进行教学,如少儿健美操组合,少儿一级动作简单,移动少,方向变化少,正好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不会引起困难感,能够保持孩子的兴趣。小学生还是正处于好胜的年龄阶段,我们可以合理运用他们的这种品质,让学生先按自愿严则再在此基础上教师安排的原则,进行分组。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再根据掌握情况,对各小组进行评比奖励。在小学时代,男生和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已经开始不一样,当然对于健美操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健美操的内容形式多样,有搏击健身操、街舞、爵士等等。我们除了教授一些已有的套路外还可以根据男女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创编几套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喜欢学习的套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是他们记忆力长久的保障,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那么不仅为正常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还能为终身体育做好准备。为了证明此法与常规体育课的效果及积极性的优异,特对1班与2班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如表4:
  表4 健美操课与常规课效果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健美操课在初期显示出与常规田径课相似的运动效果,这是由于健美操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健美操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内容,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适应的阶段,因此运动量不宜太大,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的中期,无论是上课积极性还是课的效果,比起初期都有所提高,而后期,由于前面所说的对其进行小组分组训练评比奖励的办法,以此来激励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行为。在与健美操的比较中虽常规田径课在初、中、后期的上课效果和积极性都是一般,但并不是對它的否定,只是在二者观察结果比较来看,健美操课的效果优于常规田径课。其原因是因为健美操作为课的内容编排有一定的原则和科学性,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由小关节到大关节,其内容一般从身体上到下等各部位的动作组成。他能使人体的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等得到发展,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加快心脑血管中血液的循环,使大脑很快进入兴奋状态,从而减少运动损伤。又由于健美操的每个动作组合都是小幅度进行小关节的练习,提高运动效果。又因为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这样的编排与教学方法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出发,更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四)将健美操融入小学体育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把健美操引入体育课上,它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不是为了训练健美操专业运动员,因此,在健美操的教授中,我们要不时的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学好知识,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让他们害怕学习因而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1)在动作与教学方面
  ① 在动作度的选择方面。小学生还处于一种从模范到实现的学习阶段,持久能力较差,所以在最初的教学上,动作的选择上应该以动作简单、节数不躲、幅度较小、转动不超过180度、易于模仿的动作为主。跳跃的动作也不宜过多,否则强度太大,导致学生过早疲劳,影响教学效果。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当的增加动作的难度,增加一些不对称性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动作的幅度慢慢加大、原地动作相对减少、速度由慢到快、运动量在学生适应的范围内加大。学生不喜欢一层不变,却喜欢挑战,在他们适应之后,若不加强难度,那么只会浇灭他们的兴趣,当然任何事都要有度。② 在动作套路的选择方面。要根据男女生的特点来选择,最好在一套操里能同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我们在自编套路时,可以编出两种风格在一套操中,这样就可以满足所有的学生了。③在动作的示范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因此在动作的示范上,教师应注意以优美的动作示范吸引学生,示范动作舒展大方、造型优美、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让学生产生一种崇拜感、好奇心、跃跃欲试的感觉,以此迫使学生想动、爱动,真正达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标指导思想。④ 在动作教授方法的选择方面。多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教授动作,这样既不影响动作结构和动作连接技术,又能把复杂的动作简单化,从而掌握动作的细节,增强掌握动作的信心。
  (2)音乐的选择
  在音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感受能力逐步发展的特点,开始初期,可选择学生熟悉、节奏欢快、节拍明显的曲目,如动画片的一些插曲之类的。一般拍数为一拍一动或者两拍一动,这样既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声中学习,又便于学生跟上节奏,提高学习模仿的兴趣。到了中后期,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稍快、富有朝气的音乐,让他们在原有的慢动作上,根据音乐提高动作的速度,以振奋精神、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健美操动作的美、韵律美形体姿态美,还能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健美操无论是在课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还是作为基本内容,都提高了小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及上课的效果。具体来讲,它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音乐感、柔韧性等各项身体素质,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健美操对发展学生参与运动兴趣、终身体育思想的生成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课表出台后,要求对体育课进行改革,将健美操作为体育课内容的改革,无论是从时下分析还是以长远的目光来看,都是一个可行的举措。将健美操推广进校园,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爱上运动的同时,爱上校园,爱上学习。
  (二)建议
  (1)健美操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兴趣。
  (2)对健美操热爱并且有天分的学生,发挥其体育骨干作用,提高他们的技术与胆量,增强自信心;也给其他学生起表率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到健美操学习队伍中来。
  (3)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组织一支健美操队,平时进行基本功的练习,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以实战经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志清.小学健美操的开展初探[J].才智, 2010.26.
  [2]韩意.浅谈健美操进入小学体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09.12.
  [3]栗霞.浅谈健美操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19.
  [4]范书春.浅析如何进行小学健美操教学[J].科学咨询,2011.06.
  [5]张宁.论健美操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G].辽宁体育科技,2003.6.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为改革、创新我国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在成人教学中改变了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等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运用了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媒体教学法等多种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使整个教学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改革 创新 教学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举办的成
理论创新是人们冲破旧的思想观念、超越老的理论体系、创立新的理论概念、构建新的学说体系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表现.创新的本质在于它的革命性和发展性.党的十六大是进行理论
期刊
电子商务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传统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营销手段即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着重阐述了网络营销的方式,现阶段网络营销存
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数学这门工具性学科,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数学教师要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寻找传统与创新的有效结合方式的同时,努力探索并构建创新型的整合教学模式,进而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切实落实创新教育。本文概述了数学创新能力并具体介绍了提高数学创新能力的教学创新方式。  关键词:高
当今世界,城市燃料燃气化,城市燃气管道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管道燃气设施.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城市燃气管道化将会有一个新
地铁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地铁建设中,众多的车站和区间同时施工,各工点下又都有大量的监测项目展开,这样每天都会产生大
引言:从陈寅恪“河朔胡化说”说起rn以中古史研究名世的陈寅恪,特别重视“种族(氏族)及文化二问题”[1],其中又以文化问题为最.甚至陈寅恪史学的特征,不妨以“文化史观”概之
期刊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发展目标,这为区位条件优越和自然资源较丰富的湖北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我国现代化
目前,物流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改进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而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为企业物流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可以说,供应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