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绘本 让孩子“读”享快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绘本已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幼儿园教学中,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体味愉快的阅读经验,让孩子“爱读”;营造亲子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正确引导,让孩子“会读”等,和孩子一起“读”享快乐。
  关键词:想读;爱读;乐读;会读
  
  新《纲要》中指出:“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已被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作为儿童早期阅读材料的新生力量——绘本,以其出色的创意、联想,幽默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到孩子的喜爱。“绘本”又称为“图画书”(picturebooks)。是作绘本家、画家专为幼儿创作的图画书。儿童是富有幻想的,他们常常凭借着自己还不多的体验,进入到想象的世界中去。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尝试从绘本阅读入手,让孩子快乐地阅读,从而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
  环境是绘本阅读的最好向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绘本,放在班级图书袋中,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提供相应的新图书,并向幼儿介绍图书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教师除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绘本读物,还要并保证读物每月换一次、并逐步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保持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同时要安排一定时间(如:午睡起床后、离园前)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
  二、体味愉快的阅读经验,让孩子“爱读”
  想让孩子多读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孩子爱上书。这就要让幼儿有愉快的阅读经验,老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寻找,如教师可以请幼儿将自己所熟悉的故事或经验自制一本书,利用睡前餐后时间读给幼儿听,与同伴分享;或是幼儿在编讲故事时,老师要当忠实的听众,让幼儿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老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适时、适当,老师尽可能调动各种手段,如每周开展一次阅读日活动、读书比赛活动、创编故事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活动、竞选故事大王活动、制作小人书活动、认识书店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幼儿爱看书、会看书、看懂书;我们在组织幼儿阅读时,除了集体阅读时间,我们还有个人的阅读时间,个人阅读时间主要是放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让幼儿在探索中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习惯、能力,以便作个别指导。
  三、营造亲子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
  试想:孩子坐在妈妈柔软的膝上,身体被温暖的双臂环抱着,小脑袋依偎在妈妈的怀中,头顶时不时感受着妈妈读书时的气息,这令人陶醉的温馨画中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每一个热爱亲子阅读的家庭中。肌肤的相亲、语言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会使得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那个人”,带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觉。另外,在孩子尚且不识字的年龄段,妈妈读,孩子听。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莫过于妈妈的声音,当妈妈用温柔、细腻、声情并茂的声音给孩子“读”故事时,孩子会沉浸在母亲温暖的话语中,会感受到母亲愉悦放松的心情,营造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灵舒适感。而安全感和心灵舒适感对日后孩子妥善管理自我情绪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四、正确引导,让孩子“会读”
  教师和家长正确的观念对孩子的阅读尤为重要,要把阅读看作成长的延续——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阅读陪伴人类终身。教师和家长要忠于原作的意境和内容,以自然亲切的声音娓娓道来,营造轻松、愉快、温馨的气氛,讲述时投注感情,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在图文共赏中放纵心情,获得快乐。读完绘本后,不要立即把孩子拉回到现实中来,更不要问他诸如“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之类的问题,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和回味故事,等孩子主动提出问题了,再去与他交流。
  “读”享快乐。绘本就像是一列带领孩子四处旅行的列车,在这列车上,即使是生活经验有限的孩子,也一样能够在图画书的画面中获得更多的生活认知,带给孩子无限的人生可能性。而生动温馨的画面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不同绘本之间的被成人忽略的线索又会点燃孩子的联想力。因此,绘本阅读的世界应该是无条件的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
其他文献
2005年3月,叶小纲的第一版《大地之歌》(四个乐章)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成功地于北京保利剧院首演,随即由中国爱乐乐团在包括旧金山和纽约林肯中心等美国近十个城市的主要音乐厅上演,反响强烈。作为中国爱乐乐团赴伦敦和柏林巡演曲目之一,中国版《大地之歌》同样受到了欧洲听众的关注。继而,柏林的“青年、古典、欧洲夏季音乐节”和“上海城市音乐公司”决定共同委约叶小纲继续完成剩下的两个乐章,并在柏林进行这两个
世纪下半叶,中国琵琶音乐的传习和实践伴随社会的变革历经了一条从民间艺术向舞台化艺术发展的道路。专业音乐院校的培育机制,导致传统琵琶的音乐认知与音乐教习从不同层面上遭到挑战,如何传承与开拓琵琶艺术,成为当时一辈艺术家孜孜探索的命题。  以林石城、王范地、刘德海为代表的琵琶艺术家们,自80年代起陆续发表了众多讨论琵琶演奏基础理论的著述、演奏谱整理及面向社会普及琵琶音乐的书目等。其中,梳理、解析、探索琵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的邀请,2015年9月30日晚,作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友好使者、俄罗斯钢琴家维奥利达·叶果洛娃(Violetta Egorova)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新近投入使用的哈尔滨音乐厅如期举行。叶果洛娃生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市,现为意大利卡塔尼亚西西里钢琴学院教授。曾获得意大利特尔尼亚历山大·卡萨格兰德国际钢琴比赛、维奥蒂国际钢琴比赛、美国吉娜·巴考尔国际钢琴比赛等诸多赛事的一等奖,她曾为环
19年6月15日,年届77岁的巴伦波伊姆携柏林德国国家乐团(Staatskapelle Berlin)上演现代时装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下文简称《特里斯坦》),正式拉开了柏林国家歌剧院(Staatsoper Berlin)固定夏季项目“每个人的国家歌剧院”(Staatsoper füralle)的帷幕。该项目从2007年开始推出,强调在开放的空间为市民免费演出或直播音乐会,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
5月22日晚,在闭幕式音乐会“歌唱大地”的回声中,由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国家级音乐艺术盛会——201 4年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北京音乐厅落下帷幕。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迎来了世界各国的新面孔,来自美国、法国、波兰、新西兰、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地的数百位音乐人齐聚北京,进行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共同参与了这一现代音乐的盛会。  “经过十年的历练,北京现代音乐节在不断探索中逐步
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周娟“‘半缘君’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于2016年11月5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厅成功上演。在这场个人作品音乐会中,包含了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的三部民族管弦乐作品:板胡协奏曲《胡笳吟》(2016)、琵琶与乐队《半缘君》(2014)、笙協奏曲《自由花》(2016)以及选自京剧《金锁记》音乐的室内乐组曲(2016)。音乐会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指挥家刘沙、崔媛媛,板胡演奏家胡瑜
“官商角徵羽五千年礼乐传统源远流长润华夏,仁义礼智信亿万人文明理念建构生活兴祖邦”。这是悬挂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大门处的一幅巨型对联,经过两年筹备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4年7月10至15日在这里隆重举行。  一、传统现代共创新 交流共享新平台  2013年在武汉召开了本届年会筹备工作会议,乔建中会长及副会长、理事们听取了组委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的筹备工作
10年11月1日起,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①。这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成传统的校庆纪念相比,明显把校史提前了10年,即从1940年11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设在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算起。来院参加校庆活动的不少校友提出种种疑问,有的说,为什么突然变成70周年了?有的说,前身明明有6个,为什么偏偏要以重庆-南京国立音乐院为主要前身呢?有的认为,这么算校龄不合适,“
2016年4月18日晚,“中国故事·喜马拉雅之光——叶小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落下帷幕。此场音乐会共推出了叶小钢的六部乐队作品:为女高音、男中音与乐队而作的《地平线》(Op.20,1985),为朗诵与乐队而作的《将进酒》(Op.33,1999),为钢琴、合唱与乐队而作的《星光》(2008),为男高音、男童高音、古筝、合唱与乐队而作的《喜马拉雅之光》(Op.68,201
2006年11月,中国青年指挥家杨洋,在希腊举行的2006米  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有史以来中国指挥家在国际大赛上独占鳌头的第一人,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它的意义具有突破性,说明中国指挥艺术及指挥人才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杨洋获取的这枚宝贵的金牌,可以看作是中国指挥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  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是一项世界大赛,它与贝藏松指挥比赛、卡拉扬指挥比赛、库塞维茨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