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探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ko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的共诊断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下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行中药和针灸推拿治疗,对特殊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早期指导康复锻炼,出院指导。随访3~6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89.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的共诊断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00例,其中,男性97例,女103例,年龄34~50岁,平均(39.4±1.3)岁;病程6个月~11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发病时间等指标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全部病例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和(或)下肢疼痛。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随访3~6个月。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实施常规护理,即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术后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基础护理: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出院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手法推拿护理、中医饮食。
  中医饮食:中医饮食应以“活血化瘀”为原则,进食活血祛湿利水的食物,如山楂、茄子、生藕、冬瓜、西瓜、木耳、田七等,忌寒腻滞辛辣香燥之品,如动物内脏、公鸡、肥肉、胡椒等。鼓励病人多饮水及适当粗纤维食品[1]。术后患者常规禁食6 h后进普食。
  中药烫熨治疗的护理:中药烫熨是利用本院协定处方的烫熨包蒸热后,暴露患者腰骶部皮肤,治疗巾覆盖患者全身,烫熨包作用于患者腰骶部[2]。清洁烫熨部位皮肤,以手腕部掌侧试温,感觉不烫手时,将烫熨包放到腰部患处反复烫熨,力量要均匀。通过药包的温热及药物的作用,达到行气活血、祛风、温经通络、祛瘀消肿、散寒止痛的目的。
  手法推拿护理: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右侧,先用右手掌根反复推、揉腰部5~7次,然后用法从腰背两侧按扳数次以缓解肌肉酸胀,再点按椎间隙痛点处,最后根据患者情况分别做后伸扳法或斜扳法[3]。患者症状缓解后,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同时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使其持之以恒,主动锻炼[4]。
  1.3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两组之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100例患者中74例3~6周后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及劳动。其中13例8周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2例保守效果较差,采取手术疗法,其余11例无改善。治疗组100例患者中86例3-7周内症状消失,恢复良好,其中10例8周后恢复,其余4例手术治疗后完全恢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一组临床多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以损伤为多[5]。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属于中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6]。目前大多认为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和突出物化学性刺激是引起腰腿痛的根本机制[7]。最新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压迫和无菌性炎症,压迫来源于突出物及继发粘连,炎症来源于髓核化学物质及免疫反应,当椎间突出物压迫神经根产生疼痛时,局部血管收缩,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的堆积,反过来刺激感觉神经,加重疼痛[8-9]。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临床上逐渐以手术治疗为主。
  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的共诊断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行中药和针灸推拿治疗,对特殊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早期指导康复锻炼,出院指导。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89.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俊娣,付成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疗效观察.西部医学.2011/08.
  [2] 张向慧,杨豪,王子华,轩中勋,李俊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临床观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7.
  [3] 卢雄才.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04.
  [4] 林红霞,陈汝文,包小琼.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辨证施护及康复指导.齐鲁护理杂志.2008/07.
  [5] 吁冬妹,喻玉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05.
  [6] 黄培倬,蒋雅兰.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5.
  [7] 邹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
  [8] 张燕群.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2.
  [9] 彭花军.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9/0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2005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宫腔注入无水乙醇治疗以更年期功血为主的子宫异常出血28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子宫异常出血;乙醇;护理    我院于2005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宫腔注入无水乙醇治疗以更年期功血为主的子宫异常出血28例,发现本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而且治疗效果好,较经济实用。现将其护理体会
期刊
【摘要】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只针对肿瘤细胞中一个靶点或者是几个靶点而产生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抑制的作用。在对EGFR突变型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 小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埃罗替尼的疗效已经证实超越了传统的细胞毒药物,随着其应用的日易广泛,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分子靶向治疗肺癌的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定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产科手术有腹部切口的患者进行护理分析,以达到临床上最好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3月—2008年3月期间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64例,将选取的64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口愈合程度及手术疤痕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62±
期刊
【摘要】康复训练护理活动在骨科护理中至关重要,能够为患者肢体机能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明确康复训练对于骨科患者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基于骨科康复训练的护理活动,希望能为骨科患者的康复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    随着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治愈率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了复康护理方面的重点关注内容。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进行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2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本组23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2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接受了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吸烟、合理饮食、体育锻炼、按时服药等行为方式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情绪、体重和睡眠质理等疗效指标方面也有明显的好
期刊
目前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不但有了一整套自己理论体系和学术领域,并且有了特定的研究对象。没有丰富的护理知识是难以实现这个转变的。我们在职的护理人员的现有知识结构,就存在着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加强 在职护士的专业知识更新,已成为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大问题。  上述所言,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浅薄的看法。  1护理职业道德  护理医德就是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它是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体会。方法:打破以往的常规护理的思维方式,以人性化工作模式为主提升普外科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和治疗依从性及掌握疾病相关技能、知识等方面明显提升。结论:对普外科住院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质量,使患者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中药注射液为例探讨了其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科学的应对策略,对规范行业秩序、提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及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应对策略    1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现状  中药注射液因其成分复杂、包含不同的生产工艺,在临床治疗中常常与他类药物相配伍使用,因而其药物的微粒、稳定性及稀释液、热源等诸多因
期刊
【摘要】目的:新形势下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解决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出发研究,来提出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措施。方法:总结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报告来改善和总结质量管理的措施与方法。结果: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护理质量按理方法、护理质量监控等都有待改进和提高。结论:从护理团队整体综合素质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患有肝硬化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抽取9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肝硬化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一年内肝性脑病发生率、患者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