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融媒体教材的建设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信息化日渐普及的背景下,传统纸质教材诸如枯燥、不便携带、缺少互动、内容陈旧无法及时更新等弊端日渐显露,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融媒体教材则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成为当下不少高校的新选择.文章分析了融媒体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大学语文融媒体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以期满足“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需求.
其他文献
中国精神源于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精神品质.音乐教育符合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需要,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音乐教育为例,阐述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音乐教育对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作用,提出了高校运用音乐教育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路径.其中,可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多元平台;强化音乐师资力量建设,培育专业队伍.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的形成和传承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红色文化具备教育功能、传承价值与政治教育价值.高职院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能够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给高职学生的心灵带来了震撼、启发,照亮了高职学生的心灵.高职院校红色文化塑造与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的使命和职责.面对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使得将“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实践路径.
在传统媒体面临转型、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当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维,不断深化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使其教学与时代相适应,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文章主要从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秉持“一专多能”的教学理念、建设一支能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021年,河南卫视凭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在各大卫视中脱颖而出,“奇妙游”屡屡“破圈”,赢得业界学者和网友的赞誉.以文化立台的河南卫视,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助5G、AR技术,有效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通过背景、技术等角度分析文化节目“破圈”的经验,从而思考技术推动文化传播的新做法.
近年来,美育教学过程中价值引领功能弱化、学科视野封闭、育人育才功能不足等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下的新文科建设,为美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在改革过程中,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指导,践行课程思政,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教育创新,有助于高校美育教学摆脱困境,完成育人育才的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且历史悠久、内涵精深的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戏曲”单元为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策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传统戏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如增设课前调研、课堂活动、课后实践、课程考核等环节,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发现传统戏曲所蕴含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写到黄河的诗歌众多,既有摹景状物,对黄河生态的深情描绘,又有咏史咏怀,诗人情感意志的抒发表达,还有忧国伤时,对战争与和平的沉重思考.唐代诗人或描绘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或慨叹黄河烟波浩渺、惊心动魄的壮丽景象,或感伤战火频仍的生民苦难,或表达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景.
现当代黄河散文中有较多著名篇章,但以其为对象的整体性研究少之又少.文章以五十余篇经典作品为对象,对这一题材作品从题材分类与文学性、作家地域特征与思想性、创作的时代特征与艺术性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推动当下的黄河文学创作,促进当下黄河文化建设.
网络小说经过多年发展,作品数量极为庞大,难以尽观,从排行榜看网络小说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角度.客观分析网络小说排行榜,可以了解网络小说发展的大概走向和阶段性特点,推动网络小说向精品化、经典化方向发展.